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对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2-06-13 08:42张羿汪占华芦洁
系统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病案血流资料

张羿,汪占华,芦洁

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 730060

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萄”)是社区及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金葡菌可导致人体血流、呼吸道、骨髓等部位发生急慢性感染,其中血流感染危害性较强且发生率较高, 临床血流感染患者中由金葡菌引起的人数占比约为11.4%[1]。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血压异常、恶心、心率加快等症状或体征,在临床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中,由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引起的约占患者人数的一半以上,MRSA 对临床大部分抗菌药物均具有广泛耐药性,可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2]。 金葡菌作为食源性致病对人体均具有高度致病性, 患者多因接触或食用受金葡菌污染的水、食物后导致感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关于金葡菌血流感染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给临床患者的诊治带来了一定困扰[3]。 因此对金葡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做出针对性的防控防治措施对于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研究收集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该院135 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病案资料,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并收集该院135 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病案资料并据此展开分析, 患者病案资料的使用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病案信息均来源于该院住院患者信息管理系统。 纳入标准:①经血液标本菌落培养试验[4]证实存在金葡菌血流感染; ②均在进行药敏试验后于该院接受抗生素治疗及配套治疗措施;③患者病案资料(年龄、户籍、居住地、性别、民族、菌落培养结果、临床症状或体征、耐药情况、治疗信息、治疗结局、首诊科室、标本来源等)完整清晰;④患者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就诊前2 个月曾接受抗生素治疗, 可能对药敏结果产生影响的患者。

1.2 方法

搜集整理患者年龄、户籍、居住地、性别、民族、临床症状或体征、菌落培养结果、治疗信息、治疗结局、首诊科室等资料,并将病案上述资料进行进一步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19 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分离病原菌,分离菌的体外培养使用RPMI-1640培养基(安徽天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 (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型)进行菌种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M100-S27 标准[5]进行结果判读,明确是否为MRSA 感染。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局与转归[6]:(1)治疗结局:①治愈:经系统治疗后患者金葡菌转阴、 影像学检查提示正常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②好转:金葡菌转阴但影像学检查提示病灶残留或临床症状未全部消失;③稳定:金葡菌未转阴但临床症状轻微改善或保持稳定; ④死亡: 治疗期间患者因金葡菌血流感染并发症导致死亡。 (2)转归情况:①无复发/加重:院后随访治愈患者无金葡菌转阳或复发症状,好转/稳定患者无金葡菌转阳或症状加重;②院后死亡:院后患者因金葡菌血流感染复发或加重导致的死亡。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 t 检验;符合偏态分布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秩和检验; 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院后复发加重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35 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基线资料分布

135 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基线资料显示,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以男性居多(男性占比84.44%),且市郊居住人群占比高于市区(市郊占比64.44%),感染科与内科是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主要首诊科室(感染科占比44.44%、内科占比35.56%),见表1。

表1 135 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基线资料分布[n(%)]

2.2 135 例金葡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135 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低热(占比 31.11%)及咳嗽/咳痰(占比 22.22%),辅助检查项目多见C 反应蛋白升高(占比73.33%)、白细胞计数升高 (占比68.89%)、 降钙素原升高 (占比66.67%),见表 2。

表2 135 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表现分布[n(%)]

2.3 135 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治疗结局与转归分析

135 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治愈69 例 (占比51.11%),45 例好转或保持病情稳定(好转33.33%、稳定14.07%),院后复发/加重率较高(半年复发/加重 6.67%),见表 3。

表3 135 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治疗结局与转归分析[n(%)]

2.4 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院后复发加重影响因素分析

Logistic 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 (变量赋值:合并肺结核否=0、是=1;合并烧伤否=0、是=1;合并高热否=0、是=1;其他类型金葡菌感染=0、MRSA 感染=1),肺结核(95%CI:1.275~2.470,OR:1.521)、烧伤(95%CI:1.284~2.467,OR:1.695)、高热(95%CI:2.990~4.560,OR:3.835)、MRSA 感 染 (95%CI:2.669~6.241,OR:4.841)是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院后复发加重的影响因素,见表4。

表4 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院后复发加重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金葡菌血流感染作为一种典型的社区/医院获得性传染病,其具有极高的传染性与危害性,金葡菌血流感染早期隐匿性极强, 早期患者可无症状或仅表现为身体不适及低热, 易与感冒发烧等常见病混淆,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体温可逐渐升高并伴随呼吸道症状,若未经及时治疗可最终导致患者死亡[7-9]。金葡菌是一种具有极强生命力的细菌, 其可广泛分布于人体皮肤、肠胃、鼻腔及环境中的水、土壤及空气中, 当人类破损皮肤接触受污染的或空气后易发生金葡菌血流感染进而导致病发[10-12]。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治疗金葡菌血流感染的最主要药物,抗生素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生存率及预后质量,但部分金葡菌亚型(如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成为了影响金葡菌血流感染治疗的关键因素[13-15]。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感染金葡菌后病原菌会侵入人体血液中, 并在体内不断繁殖导致体内正常细胞组织死亡而引起人体组织、 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危害患者身体健康[16-18]。 该研究探讨金葡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质量影响因素, 旨在为临床金葡菌血流感染防治提供参考。

研究结果显示,135 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中男性居多(84.44% vs 15.56%),且市郊居住患者占比高于市区(64.44% vs 35.56%),与陈静等[19]的研究相似, 他们的研究中男性患者人数占比高于女性(62.6% vs 37.3%), 农村感染患者人数占比高于城镇(65.76% Vs 34.24%),以上结果提示男性及市区居住人群为金葡菌血流感染的易感人群。此外,临床特征表现分布显示,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低热(31.11%)与咳嗽/咳痰(占比 22.22%),且部分患者血清学检查可见C 反应蛋白升高(73.33%)、白细胞计数升高(68.89%),与卯建等[20]的研究对应,他们的研究中有68.43%的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存在白细胞计数升高, 另有69.76% 的患者存在C 反应蛋白升高, 这一结果提示临床可通过以上体征及血清学检查对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进行筛查诊断, 以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 预后质量(院后复发/加重)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肺结核 (95%CI:1.275~2.470,OR:1.521)、 烧伤 (95%CI:1.284~2.467,OR:1.695)、 高热(95%CI:2.990~4.560,OR:3.835)、MRSA 感染 (95%CI:2.669~6.241,OR:4.841) 是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院后复发加重的影响因素,这表明临床须对存在高热、烧伤、肺结核或MRSA 感染的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进行重点监控与治疗,以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体温升高、咳嗽/咳痰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异常是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高热、烧伤、肺结核、MRSA 感染是影响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因素, 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制订治疗干预方案。

猜你喜欢
病案血流资料
体外反搏对于狭窄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影响的高精度计算机仿真研究
质量控制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实施
微血流成像能准确鉴别和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
超微血流成像与CDFI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流灌注的对比研究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病案数字化质量控制研究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