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东北振兴政策和哈尔滨实践探析

2022-06-15 02:33盖兆骞何庆龙于占成
学理论·下 2022年5期
关键词:东北振兴

盖兆骞 何庆龙 于占成

摘 要: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哈尔滨市取得了积极成效,2003年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近4倍,但占全国比重由0.99%下降到0.51%,发展落后于其他副省级城市,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厘清矛盾和问题,探索未来发展的路径和重点。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东北振兴;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5-0074-05

东北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国家发展全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哈尔滨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必须准确把握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历史经纬、深刻内涵和贯彻落实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

一、东北振兴政策的提出和内涵

(一)东北振兴政策的提出

东北振兴政策的提出,始于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此后,国家分别于2005年、2009年、2014年、2016年陆续出台支持东北振兴政策。2019年8月,国家出台了推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部委也陆续出台配套文件,成为东北振兴发展的最新纲领性文件。对东北振兴之背景、原则、指导思想、意义、目标、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部署。

(二)各阶段东北振兴政策的含义

四阶段出台的文件表述上的不同,体现了东北振兴在含义和实践上的发展变迁。2003年、2009年两份文件表述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侧重振兴老工业基地。其中2003年提出东北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市场化程度低、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等5个方面的问题,明确了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等8项重点任务,目标是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即东北振兴的主要目标是产业振兴、工业振兴、重工业振兴。2009年国务院文件中提出“认真总结振兴工作实践经验,进一步充实振兴战略的内涵,及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可以看作是2003年文件的延续和补充。2016年文件提出“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侧重全面振兴,对东北振兴的定义和要求既有提高,也有扩充,加入了有关社会发展、大力支持民营企业、鼓励创业创新等内容,政府职能转变成重点任务,人才引进也被列入其中,由产业尤其是工业、重工业,转为各方兼顾,更加强调社会事业、民生改善,这是东北振兴从老工业基地振兴到全面振兴的巨大进步。2019年文件侧重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出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到2020年,东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取得重要进展,“三大攻坚战”取得重要成果,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到2035年,市场体系、产业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等基本健全,战略地位更加巩固,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优、发展活力足的东北振兴新局面,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东北振兴的内在含义更加全面、具体。

二、哈尔滨东北振兴政策实施效果

2016年和2019年的文件对东北振兴的成效和依然存在的问题都做了总结,可以作为对东北振兴的评价参考。从哈尔滨的情况看,2003年到2021年,哈尔滨市经济与东三省经济基本一致,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少数年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纵向比,哈尔滨市东北振兴政策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状态。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基础全面夯实,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 183.8亿元,年均增长8.2%(2003年至2020年期间,GDP统计口径调整,按2003年1 355.9当期数据估算),占全省比重提高到37.8%,比2003年提升7.2个百分点,省会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39亿元,较2003年增长4.4倍,年均增长9.2%,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稳定在80%以上,2019年达到82.5%。固定资产投资平稳有力,2003年至2015年,均保持10%以上增速,其中,2009年达到41.1%;“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约4%。

二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2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12户,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3个。普通高校毕业生数由2003年4.5万人提高到2019年20.7万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年均专利申请量2.3万件,专利授权量1.2万件,每年校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达300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5年的82.3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00亿元,增长1.4倍。

三是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农产品加工、现代生物医药、特色文化旅游4个主导产业和信息、新材料、现代物流、金融4个优势产业的“4+4”現代产业新体系加快构建。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3年的49.9%提高到2019年的67.7%,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居民收入增长基本同步于经济增长,全市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8个百分点,2020年达到39 791元;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2020年达到19 631元。就业稳定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3年的3.9%降低到2019年的3.51%。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市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2003年的93.6万人提高到2019年的162.8万人。E97FC540-75AA-47BF-BF17-112B7A6E6ADB

五是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实测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别由2015年的70毫克/立方米、40毫克/立方米、51毫克/立方米降低到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17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持续强化污染防治,累计淘汰燃煤锅炉近8 000台,2020年底,全部淘汰城市主城区内环保不达标的燃煤锅炉和落后小热电机组。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3.8%,2020年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557万吨标准煤。2019年,松花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率超过国标23.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等天数144天,比上年增加21天。

横向比,哈尔滨市发展速度和质量仍相对滞后。哈尔滨市土地面积占全国0.55%,2003年,哈尔滨市GDP占全国比重0.99%,远高于国土面积占比,但是到2020年,占比下降到0.51%,近乎腰斩,且仍有进一步下降趋势。主要表现是:

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2003年,哈尔滨市第二产业占比33.8%,其中工业占比26%;到2011年,第二产业占比达到38.8%,其中工业占比28.2%。但是2012年以后,哈尔滨市第二产业占比急剧下滑,到2020年,仅为22.1%,其中工业不足18%。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其他副省级城市。2003年前后,哈尔滨居民收入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居于10位左右。到2020年,绝对量排在末位,除武汉外,哈尔滨是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唯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的城市。

三是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哈尔滨市总人口954.3万人(2020年哈尔滨市统计年鉴:户籍人口数据),2020年,常住人口为1 000.99万,虽然有所增加,但较六普时减少了62.61万,是全国唯一出现人口减少现象的省会城市。从人口结构看,2019年,全市0—17岁人口占13.5%;18—34岁人口仅占19.9%,35—59岁人口占44.0%,60岁及以上人口占22.6%,老龄化趋势明显;从人口素质看,哈尔滨本地高校毕业生多数选择到南方特别是北上广深等地工作和发展,毕业生和人才形成了虹吸效应,仅华为公司每年就吸纳哈工大毕业生400人以上,目前在华为工作的哈工大毕业生总数已超过4 000人。

三、正确认识哈尔滨在东北振兴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国家出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后,哈尔滨市积极推进落实,在若干领域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历史、地理、政策、体制、结构等多种因素叠加,发展速度和质量与一些副省级城市化有很大差距,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经济稳增长与新旧动能转换之间的矛盾。经济总量小、速度不快、质量不高,新旧动能转换不畅问题突出。从全国情况看,东北地区占全国GDP比重由1978年的13.2%逐步下降到2003年的10.9%和2020年的5.03%,哈尔滨由1978年的1.07%逐步下降到2003年的0.99%和2020年的0.51%,经济总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倒数第一。从投资、消费、进出口“三驾马车”视角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海关进出口总额3项指标“十三五”年均增速为3.8%、3.1%、-4.3%,分别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7、3.5、9.1个百分点。从新动能培育视角看,农产品加工、医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传统优势产业贡献了主要经济增量,但更多依赖扩大再生产式的外延式增长,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新兴经济占比较小,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不突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冰雪经济、供热经济不优不大不强,生产性、技术性、生活性服务业没能实现较快发展。

二是财政减收和民生保障压力加大之间的矛盾。受国家政策性减税影响,市级财政收入回落严重,促民生、保运转等刚性支出只增不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基础平台等领域补短板资金缺口较大。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额已扩大到822.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占支出额的22.9%,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收入排末位,财政支撑未来稳定、发展的能力堪忧。

三是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定位与外向型经济发育不足之间的矛盾。哈尔滨作为我国扩大与俄欧、东北亚开放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外向型经济市场主体培育不足,进出口贸易增长乏力,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处于下降通道之中,国际物流枢纽建设推进较慢,如何进一步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重要支撑,需要做出更积极探索。

四是人才外流加剧与人才吸引战略效果不彰之间的矛盾。受制于城市软硬环境、收入水平等多重因素,吸引人才政策“成色”不足,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人才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难以破题,人才供给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黑龙江省高校到省外创业和工作的生源毕业生数量约为25.17万人,年均流出5.03万人,而考入省外高校的,仅有14%回省就业。人才外流直接影响创业创新,制约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比如:具体反映到“专精特新”上,企业数量和其他副省级城市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形成較大反差。

以上矛盾对经济社会运行产生较重大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企稳向好基础不牢固,招商引资项目困难较多,民间投资、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等面临增速下滑,项目质效不高的问题突出。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回升基础不稳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难以实现较快增长,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发展质量不高。国有企业总量偏大、非公经济发展缓慢。国有经济一直占据工业经济成分的主导,保持近50%的占比,高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非公经济发展不充分,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偏少,每年新登记的私营企业家数不足15个副省级城市平均值的一半,民营企业实力不强,缺乏活力。E97FC540-75AA-47BF-BF17-112B7A6E6ADB

三是内生动力不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多年低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第二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集群度不高,除了4个国家级开发区外,其余产业园区仍存在发展能级不足、产业规模体量偏小、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等问题。

四是社会综合成本较高。在哈尔滨兴办企业,因基本建设周期长、施工期短(只有6个月)且取暖费用高,综合成本至少高于山海关以南1/3。哈尔滨城市居民,因气候寒冷人均每年增加各种费用达5 000元左右,而哈尔滨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又比副省级城市平均水平少1万元以上,一反一正哈尔滨每年少收多支1 000亿元以上。另外,全市用能成本方面较高,黑龙江省属于电力过剩区域(发电企业只发挥了70%左右能力),进口俄电价格低于东北地区50%左右,但国家电网对哈尔滨二、三产业用电收费每度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元左右,而哈尔滨居民户均享受基础电价仅为每年2 040度,而河北、山东居民生活用电户均享受基础电价分别为2 160度、2 520度。

五是财政平衡压力较大。受财政减收与实施更大规模降税降费等影响,财政收入持续低位运行。哈尔滨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弥补城市建设欠账的任务十分繁重,加之城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推进城市建设补短板、强弱项上存在巨大资金缺口。

四、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路径和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东北振兴工作,对黑龙江省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肩负重要责任和担当,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和市委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水平开放,走出一条新形势下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

(一)聚焦重点领域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破除各种障碍,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一是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参照国内最优化标准,按照要件最少、时间最短、办事最便捷的原则,推动服务事项清单的全覆盖。按照包容审慎的原则,健全“四新经济”监管机制。积极实行企业挂点服务和首席服务员制。深入评估和总结好省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及哈尔滨新区的各类创新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加以复制和推广。

二是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搭建更加完善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体系,提升政府的要素调节能力。

三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重点聚焦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混改见实效,促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积极探索地方企业与中央企业、省属企业融合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合作模式和方式,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是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五是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清除制约人才流动的政策障碍,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落实好省“名校优生”战略,留住及吸纳高校毕业生在哈尔滨就业。要重视产业工人,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夯实产业基础。

(二)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通过产业振兴引领和推动全面振兴。突出抓好“工业强市”,坚持“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方向,认真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构建形成“4+4”现代产业新体系,夯实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产业基础。

一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以整机带动相关配件,以应用强化技术供给,加快产业基础再造,强化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的引进研发,实现重大装备的国产替代,突破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先进技术工艺及共性关键技术。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强化产业链、价值链间的配套能力,推动产业链、政策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等有机融合。

二是加速重点产业持续扩量升级。巩固和提升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特色文化和旅游、现代生物医药4个主导产业,培育和壮大新材料、信息、现代物流、金融4个优势产业。积极谋划布局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太空—极地—深海等产业。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提升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通用飞机、重載直升机、生物疫苗等产业化水平,依托哈尔滨新区加快建设国家航空航天产业化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逐步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强化生活性服务业对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有效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三是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以“链长制”贯通产业链条上下游及关键环节,实施政策聚集、资源聚集、产业聚集,聚焦“4+4”产业打造重点产业链,打造多个千亿级和百亿级的产业集群。

四是培育高能级产业平台。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集聚化发展,鼓励企业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打造成为具有专业特色的产业功能区。

五是不断壮大企业经营主体。积极采取外引内培等举措,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主导型企业的产业生态。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和融通发展,着力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培育“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中小企业。探索以“资源换产业、市场换项目、政策换产业”等方式,加快引进一批产业链节点上的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

(三)聚焦创新引领,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

把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创新体系,支持和推进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培育发展新动能。

一是构建高能级创新体系。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科技,聚焦深空、深海、极地环境等模拟与测试等领域,争取国家支持打造一批国家大科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重点建设一批省级实验室。支持在空天科技、极地科学、生物工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领域组织开展联合攻关。积极承接生物菌种、生物育种、生物疫苗、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增强前瞻性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E97FC540-75AA-47BF-BF17-112B7A6E6ADB

二是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培育以技术创新中心为主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关注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成果在全市的应用,探索引进适合哈尔滨市的国际先进技术落地转化,支持做好哈工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创建工作。

三是发展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建设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准规划哈尔滨新区科学城。建设科创产业带,打造环大学(所)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加强与俄、日、韩及中东欧等国家的科技双边合作。

四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与质量,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群体。

五是强化科技人才和政策支撑体系。健全科技人才的评价体系,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创投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力度。发展“校友经济”,开展“百万校友资智回哈”行动。

(四)聚焦数字赋能,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据价值化和数字治理,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民生、社会、生态、城市治理等领域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推动主城区及县域重点地区实现千兆宽带上网、5G上网和工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积极争取开通哈尔滨区域国际互联网转接点,积极打造服务于全国的“北方大数据中心”。

二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探索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要素流通、数据中心整合利用、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等。以数字经济牵动工业强市,打造全省领先的智能制造产业先导区,拓展数字技术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领域应用,促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大数据要素交易市场。

三是加强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构建政府数据共享和开放平台,推进教育、医疗、交通、治安等领域信息化应用,全面提升社会民生的数字化水平。

四是推动华为、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数字领先企业在哈投资建设重点项目,提升数字经济的支撑和引领能力。

(五)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进一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县域发展短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是打造粮食安全“压舱石”。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统筹实施智慧农业、现代育种等重点工程。提高种业科研能力,提升种业产业竞争力。

二是培育高效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种植养殖结构,统筹“粮经饲”发展,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两牛一猪一禽”工程,叫响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

三是积极开展“乡村建设”行动。聚焦环卫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和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有效强化县城和重点乡镇的综合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四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百村千社万户”示范典型三年培育计划成果,完善农业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构建新型的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能力。

五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正确引导工商和金融资本等下乡,鼓励和促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科技下乡,引导人才、技术、土地、资金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

(六)聚焦高水平开放合作,建设双向开放枢纽城市

推动“南联北开”,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开放合作。

一是加快建设国家交通枢纽城市。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及“交通强国”战略部署,加快提升链接国内国际资源能力,建设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完善公路、铁路等综合枢纽,畅通连接日、韩、俄、欧及北美的国际运输大通道。发展国际、国内物流,提升物流装备水平,加快补齐农产品冷链短板,建设多式联运、双向开放的国际物流枢纽。

二是促进“三区一港”联动发展。推动黑龙江省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与哈尔滨市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内陆港之间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施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力争提升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江南片区、临空经济区和市综保区等各项功能,推动江北一体发展区申建海关特殊监管区,在临空经济区申建海关监管场地。

三是发展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依托国际枢纽及中欧班列等国际通道优势,全力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内陆加工贸易发展新路径,推进俄、蒙、乌等国资源型产品进口及精深加工。发挥自贸区平台功能,采取“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跨境贸易”等方式,支持企业全力开拓东北亚及国际市场。扩大全方位对外交流,规划建设中日、中韩产业园,积极参与中东欧“17+1合作”。推进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打造中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区。

四是加强国内区域合作特别是深哈合作。“带土移植”“离土移植”深圳体制机制和政策经验,形成一批干部人才交流、产业对接互补、重点园区共建、重大项目合作成果,对标深圳政策和营商环境,努力培育和形成“特区效应”。开展科技赋能深哈合作行动,打造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将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打造成为对口合作标志性工程。

(七)聚焦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建设幸福宜居城市

把人民至上理念貫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是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快健全就业创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优化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功能。

二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保险的覆盖保障水平,构建完善的住房保障、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救助与慈善事业等体系,强化老年人关爱,充分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三是提升城市基础承载能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静态交通系统,完善城市快速路体系,不断提升道路通行水平,重点做好提升新城区路网密度工作。加强供排水设施建设,做好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保障。加快全域城市更新,积极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重点区域城中村改造,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

四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多渠道增加普惠制幼儿园的供给力度,办好学前教育、专门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普融通,推进城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

五是建设“健康哈尔滨”。加快全市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增量,逐步优化区域和城乡均衡布局,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增强县乡级医院诊所的诊治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S].2016-12-19.

[2]周建平,程育,李天娇.东北振兴战略总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20.

[3]李凯.东北振兴中的产业结构调整[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20.

[4]张伟,韩平.“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与方略[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6).

[5]张振,赵儒煜.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21(3).

收稿日期:2022-04-04

作者简介:盖兆骞,经济研究所所长,从事宏观经济政策和地方经济实践方面研究;何庆龙,民革党员,副处长,从事经济政策和地方重大关键经济问题方面研究;于占成,高级经济师,从事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方面研究。E97FC540-75AA-47BF-BF17-112B7A6E6ADB

猜你喜欢
东北振兴
不要再把GDP作为衡量东北振兴的标准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勇于破困前行
东北振兴,关键在于制度的“振兴”
文化与地域发展
辽宁“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新一轮东北振兴形势下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发展的思考
“东北振兴”区域政策经济效益评价
东北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全国新一轮东北振兴拉开帷幕
以全面创新来提高东北振兴的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