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混合式教学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动态演化分析

2022-06-15 05:52马慧子时丹丹苗萱刘美娟
教育现代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领域阶段

马慧子,时丹丹,苗萱,刘美娟

(1.山东科技大学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2.哈尔滨商业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一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两种课堂形式配合开展的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流。2018 年4 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指出要推动“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规模扩大、信息应用深化、数字平台融合等发展目标。2020 年,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战略,为混合式教学的线上教学部分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发展混合式教学是适应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探索,对于实现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从教学行为来看,张策等[1]认为混合式教学是将教师“远程教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远程学习+课堂学习”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善于运用多渠道、多平台联合完成教学任务。从教学意义来看,Xie和Xu[2]认为混合式教育是对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和继承,混合两种教学方式在增加灵活性与配适性的同时打破时空局限扩大教育覆盖面,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过程中拓宽了高等教育的参与度。从教学目的来看,Ni Uigin 和Cofaigh[3]认为混合式教学是采用在线和校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核心教学时间及其外教学时间进行系统规划,作为更全面的学习体验组成部分纳入教学项目,是实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目标的创新教学模式。

本文运用CiteSpace 软件通过对混合式教学学术研究的时空分布特征、知识结构框架及动态演化路径等方面进行基础计量分析,进而提供混合式教学研究领域动态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

二 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基础计量分析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所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知网(CNKI)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以此确保使用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的研究数据。数据收集时间 为2021 年10 月19 日至2021 年10 月20 日。在CNKI 数据库中设置检索关键字为“混合式教学”,筛除无效文献后得到1299 篇核心及以上的期刊文献。在CSSCI 数据库中设置篇名为“混合式教学”,得到99 篇有效期刊文献。

本文借助CiteSpace5.8 软件,采用可视化分析对得到的反映混合式教学领域特征的知识图谱进行梳理分析。首先,在对文献整体增长趋势进行分析可以直观地发现混合式教学研究发文量的变化。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混合式教学进行核心作者分析,能够发现混合式教学的导向内容。其次,从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方面探究混合式教学的知识结构。最后,绘制混合式教学研究的时区演化路径图来探究其热点演化的迁移轨迹及前沿方向。

(二) 时间分布分析

时间分布分析有助于探索混合式教学研究的知识积累量。2012 年,《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刻理解信息化发展对于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应将数字化教学逐渐应用到教学过程等指导意见后,混合式教学发文数量分布呈现逐年增加态势。2016 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加快落实高校信息化的指导建议后,越来越多的高校采取自主选择在线课程的辅助教学模式,以有效措施推动教学改革进程,混合式教学研究发文量逐步展现高速增长趋势。由于2020 年新冠疫情的冲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混合式教学成为与之匹配的教学机制,混合式教学研究发文量则进一步呈现爆发式增长。

(三) 核心作者

混合式教学领域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学者之间的合作,而作者合作分析能够清楚的展现混合式教学领域中的核心作者群体以及作者间联系程度。根据作者合作图谱,混合式教学领域的作者合作网络包括301 个节点及185 条连线。作者发文量越高其节点越大,且作者间合作交流越紧密其间连线越明显。从节点大小来看,于放、代伟、何玉琴、刘志佳、刘志文、吴丽萍等都是混合式教学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

三 混合式教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分析

(一) 关键词共现分析

通过CiteSpace 进行关键词共现,得到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结果如图1 所示。从图1 可以发现,混合式教学领域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教学改革,出现了151 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线上线下、MOOC 等紧随其后。研究热点大体可以归纳为两个方向:一是教学方面的改革,包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教学设计、在线教学、课程思政等;二是教学平台及工具的研究,包括MOOC、SPOC、雨课堂、互联网+等。这些高频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者的热门关心问题和研究倾向。

图1 关键词共现图谱

中心性可以用来衡量关键词在该领域的重要程度。其中“翻转课堂”中心性最高,教学模式、教学改革、MOOC、教学设计等中心性均大于0.1,它们都是共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中的“先教后学”完全翻转,重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环节,节约课堂时间进行集中答疑及知识拓展,从而达到深层学习的目的。由于基于MO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供的灵活学习时间,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打破时空对学习的限制,增强学生对课堂外学习时间的把握,合理调整学习与休息时间,在提高学习舒适度的同时集中学习注意力。

(二) 关键词聚类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本次文献数据的Modularity Q 值为0.5021,说明聚类结构显著。考虑到Silhouette(以下简称S 值)体现了集群同质性强度,数值越接近1 说明聚类结果越合理。本次文献数据的S 值为0.8417,可以判断本次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是具有说服力的。本次混合式教学研究相关数据被分成#0 线上线下、#1MOOC、#2 翻转课堂、#3 实验教学、#4 教学设计、#5 在线教学等11 个聚类主题,现对规模排名前三的“线上线下”“MOOC”“翻转课堂”三个聚类进行分析。

图2 时区演化路径图谱

聚类#0 线上线下主题规模最大,包含48 个关键词,其S 值为0.803,以教学改革、线上线下、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大学英语、混合教学等为研究重点,着力于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改革,并融入实践教学及课程思政等创新元素。在线教学要结合教学实践,要做到线上教学课程与目标一致,师生间相互交流探讨答疑,以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也应重视课程思政环节的建设,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质量教学。

聚类#1MOOC涉及38 个关键词,其S值为0.888,包含MOOC、SPOC、雨课堂、在线学习等研究重点。此聚类主要研究了在线教学平台在混合式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以MOOC 为例,在线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进而激发学生自觉自主求知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聚类#2 翻转课堂涵盖33 个关键词,其S 值为0.741,主要以翻转课堂、深度学习、在线教育、微课等为代表。曹佩升(2020)[4]以专业用途英语为例,基于e-Learning 结合多媒体教室构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评估发现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学习效率。

四 混合式教学研究的动态演化分析

2002~2021 年间混合式教学研究的时区图谱如图2 所示,结合图谱可发现我国混合式教学演化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理论孕育阶段(2002~2008 年)。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在该阶段刚被引进,学者研究重点聚焦在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线上线下、课程建设、实验教学等高频关键词。该阶段出现了很多节点较大的关键词,说明混合式教学领域研究最多的热点大多都在这阶段已经展开研究,但该阶段的重点是对混合式教学相关的创新思维、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等进行探讨。

(2)适应性初探阶段(2009~2012 年)。该阶段新兴热点相对较少,以教学设计、大学英语、混合式等关键词为主要研究重点。但随着在线教育平台的陆续推出,此阶段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通过在线课程等形式,在大学英语课程领域研究较多。

(3)实践发展阶段(2013~2016 年)。混合式教学在本阶段发展过程中逐渐注重与实践紧密结合,以翻转课堂、MOOC、SPOC 等线上平台提供的在线教育作为传统课堂外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实现教育中心由教师向学生的过渡,鼓励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维实践教学活动。

(4)复合创新阶段(2017~2021 年)。混合式教学的研究角度与前三个阶段相比更具多元化特征。混合教学、雨课堂、深度学习等关键词开始聚集在这个时期,呈现出热点研究领域。

随着研究内容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前沿进一步明确,成果导向、产教融合、课程思政、金课、智慧课堂等关键词是2020~2021年的热点话题。未来混合式教学将进行更加多元的研究,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重视发挥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在作用,使得学生全方面素质发展。同时,开展多种教学培养方式,例如通过产教融合手段,将实践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

五 结论

本文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手段对2002~2021 年混合式教学领域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对混合式教学领域文献进行基础分析、知识结构与演化趋势方面的系统分析,总结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从基础计量分析来看,混合式教学领域研究随着政策不断推动,发文量呈现出逐年升高态势,但高水平论文数量尚待提高。核心作者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紧密,学术共同体已初步形成,研究团体的高质量科研成果促进了混合式教学领域体系的建立。混合式教学研究发文期刊类型多样,不同领域教学研究均可与混合式教学相融合。

第二,从知识结构来看,研究热点聚焦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课程思政等方面。研究主题分为线上线下、MOOC、翻转课堂、实验教学等方面。一方面,学者们不断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进行研究探索。另一方面,将课程思政融于混合式教学,使得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做到知行合一。

第三,从演化路径来看,混合式教学先后经历了理论孕育阶段、适应性初探阶段、实践发展阶段、复合创新阶段。孕育阶段初步引入了对混合式教学相关理论的讨论,随着混合式教学领域研究的开展,学者们的视野不断扩大,由初期聚焦理论转向实践研究,并进入多学科创新发展,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前沿也进一步明确。与以成果为导向、产教融合、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对混合式教学领域的演化发展进行梳理,可以为学者提供学科研究的前沿导向,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研究未从混合式教学在各学科融合发展方面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研究广度有待进一步扩大。因此,在之后的研究中可以探索混合式教学在多学科交叉领域中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混合式教学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领域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2020 IT领域大事记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领域·对峙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