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国际学生创业的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

2022-06-15 05:52夏芳芳
教育现代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义乌电商学生

夏芳芳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一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是发展的大趋势。世界上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也证明吸纳各国优秀人才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是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新生力量。这些既有海外背景、又熟悉中国文化、中国国情的国际人才理应成为我国实施全球化人才竞争战略的重要力量和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国际学生创业不但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国际经济、文化等往来。创业意愿是预测创业行为最直接的指标,而深入了解国际学生的创业影响因素对高校、政府等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极具外向型的城市——义乌,是一所办在世界小商品市场上的大学。自2007 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以来,已累计招收国际学生10000 余人次,培养了大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其中不乏为义乌地方经济贡献力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本研究将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学生为调研对象,对国际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方向、创业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二 调研结果分析

(一) 调查对象情况

图1 受访国际学生的国籍构成

课题组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50 份,收回有效问卷133 份。从受访学生的国籍分布来看,提交有效问卷的133 名国际学生来自美洲、欧洲、亚洲、非洲4 个大洲,共计35 个国家。受访学生中,男性106 名,女性27 名,分别占到总受访人数的79.7% 和20.3%。从年龄分布来看,18~25 岁的共计71 名,占总人数的53%;26~30 岁的共计56 名,占总人数的42%,30 岁以上的6 名,占总人数的5%。

(二) 调查内容分析

课题组针对有效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受访的国际学生在创业意愿、创业方向、创业需求与创业影响因素等方面呈现下列特点。

1.从总体上来说,创业意愿强烈。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在义乌创业的看法,69.2%的国际学生表示赞同,24.8%的国际学生表示还不确定,仅有6%的国际学生没有开始创业或创业的打算。

2. 创业方向以创办传统外贸公司为主,跨境电商、直播电商成为新兴方向。

在参与调查的国际学生中,有54.8% 的学生选择了从事传统外贸行业,申请进出口经营权,按一般贸易交易方式进出口货物;排名第二的是跨境电商行业,占比12.7%;其后依次为直播电商行业,占比10.5%;国际物流行业,占比9%;特色餐厅、理发店、法律咨询等服务行业,占比8%;其他行业,占比6%。超过半数以上的国际学生选择从事传统外贸行业,这与义乌地方经济发展中外贸行业的发展情况完全契合,且选择从事外贸行业的学生中有81.4%的学生家人或亲戚曾经或正在从事该行业的贸易活动。通过深入调查,课题组还发现选择跨境电商行业、直播电商行业的同学大部分都参加过学校或义乌市地方部门或企业组织的跨境电商培训、直播体验等等。这些学生受到此类培训与活动体验的启发,普遍认为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在国际市场上存在诸多商机,是今后可以努力发展的方向。

3.对创业政策、创业知识与技能等相关培训需求强烈。

受访国际学生认为要想在义乌成功创业,支持外国人在义乌创业的政策、创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调查显示仅有23.3%的国际学生了解外国人在义乌创业的政策,高达60.2%的国际学生只是知道一些创业政策,但是不是十分清楚,而16.5%的国际学生则表示完全不了解相关创业政策。在国际学生最关注的创业话题中,排在首位的是签证问题,其次是注册公司流程问题、商务相关法律和法规问题。在创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方面,他们希望学校能全方位地开设创业相关课程增加知识储备和提高创业技能,例如创业基础、财税知识、国际贸易实务、涉外商务法律、跨境电子商务等,他们也很关注国际学生创业经验的分享,希望多了解各行各业的行业发展现状。

4.制度环境、社会关系网络、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国际学生创业意愿形成的三大主要因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选择创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制度环境、社会关系网络与自我效能。

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其主要由创业政策、文化、法律等要素构成。这是一种外部宏观的治理因素,在其治理范围内影响到所有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的经济主体,影响其行为决策。“中国向私营企业和国外企业渐进开放市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度通过个人因素影响个体的意愿,适宜的制度环境对创业者的态度有正面影响。[1]”课题组在调研国际学生的同时,也走访调研了义乌市出入境、外事办、义乌市科技局、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政府部门。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义乌市出台了各类政策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国际青年留义创业。例如尽量简化流程为世界青年到义乌创业提供一站式涉外服务,给予公司注册、就业许可、居住居留等便利,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备案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将义乌打造成全球青年创业创新高地。2018 年义乌就出台了《义乌市小微商贸企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试点实施细则》,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我国将来华工作的外国人分为外国高端人才(A 类)、外国专业人才(B 类)、外国普通人员(C类)三类实行分类管理。义乌按照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对尚不符合A、B 类条件的从事国际贸易及部分配套服务的外国人统一纳入C 类第(一)条款管理,有效解决了外国人来华许可制度对小微商贸企业外国人来华工作的一些限制。同时,对来华许可延期情况则实行积分制管理。其中,以遵纪守法情况、个人收入、税收贡献、带动本地就业、在义工作年限、信用程度、个人贡献等情况计算积分。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则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国际学生同样适用。除此之外,政府还从医疗、教育、涉外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建设,不断提高营商环境。从对制度环境的满意度情况来看,受访的国际学生对义乌的营商环境大部分表示比较满意,但尚有提升的空间:其中19.7% 的学生认为十分满意,58.9%的学生认为比较满意,有16.5% 的学生表示一般,4.9%的国际学生则认为不太满意。

社会是一个由多种多样的关系构成的巨大网络,在国际学生创业活动中,这些多种多样的关系主要包括家庭血缘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各种交易关系等等。Mark S. Granovetter 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一文中将社会关系网络分为强联结和弱联结两种,从互动的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进行区分。在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就创业而言,血缘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等强联结关系对创业意愿的产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选择创业的国际学生中家人、亲戚等都曾经或者正在从事国际贸易活动的占比为78.9%,有部分是家族企业,也有部分学生是受学校中教师或身边的同学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有意向从事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相对新兴行业的国际学生认为在学校帮忙对接的跨境电商培训、直播活动中得到的弱联结关系对创业意愿的产生了决定性作用。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著名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 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人们也通过自我效能感选择某些特定的活动和环境”[2]。所以创业活动中自我效能感将直接影响创业者对创业行为的选择、思维的过程、动机性努力的程度甚至是情感过程等。影响国际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原因主要有外界环境、自我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等,在国际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这些因素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三 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 国际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解读不到位

从调研中课题组发现义乌地方部门如出入境、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外事办等虽然常携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做国际学生创业相关签证政策、法律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宣讲等,但宣讲力度与深度有待加强,政校协同培育国际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存在国际学生对创业相关政策的认知度偏低,国际人才认定积分要素需要进一步优化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制度环境因素无法发挥出其对国际学生创业的最大效能。

(二) 国际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国际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制的长期缺位,创新创业体系构建缺乏顶层设计这是现在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少有高校会成立一个专门的国际学生就业创业管理部门,统筹国际学生创业实践、毕业实习、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这些活动通常临时被分配到教学、国际学生管理等部门,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学院常组织学生参加跨境电商培训、直播电商体验等活动,对国际学生创业方向的选择与创业意愿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活动存在临时性、非系统性等特点,无法真正持续、有力地对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产生作用。

(三) 国际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该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文秘专业(商务汉语方向)学生的课程中语言类课程占了绝大部分。国际学生未来就创业所需的课程目前只有职业生涯规划、经济学、涉外商务法律等很少几门,且所用教材多是照搬中国学生的创业基础教材,缺乏针对性,对国际学生的帮助不大。就学习中文的语言生而言,创业类课程更是几乎没有。从总体上来说,国际学生创业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实践及保障体系缺乏系统研究。如此现状与国际学生强烈的创业知识与技能培训需求明显不符。

(四) 国际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是国际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国际学生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背景特征,对师资配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从调研情况来看,该校从事国际教育的教师大多为理论型教师,一般专业背景为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或外语,如果以这样的师资队伍指导国际学生创业,缺乏生动的创业案例分享,不能熟悉地为学生讲解企业运作模式,因缺乏创业实战经验而无法发挥出较好的指导效果。

四 对策与建议

(一) 开展针对性的国际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宣讲

在问卷调查中,高达60.2%的国际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只是听说过,更有16.5%的国际学生表示对相关政策完全不了解。因此,地方院校要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形成长期合作机制,在政策宣讲与政策优化方面建立常态化的协作体系。除了邀请当地政府部门宣讲之外,还可以邀请知名校友、著名企业家等为在校的国际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讲座,及时分享创业经验和心得。也可以“以赛代训”,鼓励国际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在比赛中了解各项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便于早日确定创业方向。除此之外,还要将政策宣讲融入到相关创业课程中去,编写校本创业政策宣传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与广度[4]。

(二) 建立国际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国际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需要专门的管理部门来统筹日常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比赛、创新创业实践等各类活动,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体系。此管理部门负责整合社会资源、政策资源、经济资源等助力国际学生创业,建立国际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统筹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与指导国际学生班主任、专任辅导员、创业导师等开展创业指导。社会关系网络是影响国际学生创业意愿产生的三大因素之一,成立专门的国际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部门的目的就是为国际学生争取到各种社会关系,为其创业打好基础[5]。

(三) 完善国际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完善国际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增设国际学生创新创业类课程,例如创业基础、跨境电商、直播电商实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符合学生兴趣的创业知识、创业实操等课程,使国际学生能学以致用,发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其次,编写国际学生创业相关类课程教材。现在市场上几乎没法买到适合国际学生学习的创业类教材,这就需要创业指导教师根据国际学生实际的语言、文化背景、创业实际等情况编写校本教材。

(四) 建设多元化国际学生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包括管理干部、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政企名人、知名校友在内的多元化国际学生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第一,要加强对创业教育本校师资队伍的培训,不断增强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第二,长期聘任政府、企业等知名人士或优秀毕业校友为国际学生创业实践导师,为国际学生创业提供个性化指导,利用这些兼职师资资源,打造国际学生实习实践平台。

猜你喜欢
义乌电商学生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义乌展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赶不走的学生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浙江义乌: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学生写话
为义乌试点聘任公务员制叫好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