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启“智” 赋能未来

2022-06-16 00:38苏苑勋罗倩雯
教育家 2022年22期
关键词:智能化人工智能智能

苏苑勋 罗倩雯

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创办于1945年,现有46个教学班,1938名学生,102名教职工。学校秉承康有为先生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办一所教育改革先行者实验学校为办学目标,以“有为智能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培养可以拥抱未知的有为少年为智能教育的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爱家国、敢担当、勇创新、有梦想的有为少年。

学校从2003年开始进行智能机器人方面的教学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沉淀,智能机器人项目成为广州市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目前学校是中央电化教育馆的虚拟实验校、广东省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广州市人工智能实验校、广州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校长苏苑勋身先士卒,全力推进学校智能化建设,经过遴选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智能名校长的培训,在导师的引领与团队的互相促进下,推动学校智能化发展的全面规划与更新迭代。

智能学校发展一定是基于师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支撑与助力。学校智能化的发展是学校系统性管理的变革,是基于未来人才培养需求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创新,而形成的动态新型育人空间,表现形态在于虚实交融的泛在学校时空、人机环境融合,为教师教学提供精准数据,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教育服务形态。

智能教育促进智慧校园建设

为适应智能教育的需要,开展智能化校园教育环境的升级建设,学校分步建设了学习空间灵活、开放、功能复合、绿色环保的智能校园,为面向未来的教育提供硬件基础和研究范式。

设备智能化。逐步改善校内网络环境,建设校园信息化集控中心。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以及智能化教学平台、智能测评系统等应用,最大化地发挥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优势,为教学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校园的广播系统配备直播功能,每周升旗仪式及教育教学活动向全校直播,学校承办的区域性大型活动、教育教学研讨均可向省内外的教育同行现场直播,互动交流。校园全域配备高清安全监控系统,实时记录学校校门、操场、教学楼各层公共活动场所的影像资料。

学校46个教学班,专用教室和功能场室共70个,均配备多媒体平台,分批为专用教室配备SEEWO一体机,功能场室配备电子白板;为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展建造了人工智能实验室、智造空间、科创课室等。

管理智能化。学校致力于校园管理信息化,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考勤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现在教职工考勤、功能场室使用、设施设备报修、疫情防控数据收集、通知发布等均通过企业微信等软件辅助完成,提高了管理的实效性。逐步实现多平台统一身份认证,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完善校园智能化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能,增强校园安全保障。

教学智能化。通过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应用,实现教学行为智能化。学校逐步对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课例等教学资源实现数字化管理,建立教学资源包,促进优质资源应用和管理。学校借助人工智能进行更为精准科学的教情和学情分析,推进课堂方式转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科学评价监测课堂教学水平,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因材施教提供数据支撑。学校参与中央电化教育馆的虚拟实验校的研究,虚拟现实技术与实验教学融合应用,虚实相生、虚实互补,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展现了新技术支持下的科学课堂的新范式、新样态。

智能教育推动教与学的变革

教师团队信息素养提升。教师是实现学校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革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与应用,创新信息化教学技术活化课堂教学,不断促进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

全员培训。教导处每年均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培训,如全面推进“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以新应用的普及促进教与學,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培养骨干。以学校中层干部及学科骨干为核心组建信息化骨干教师团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以系统培训促进骨干教师信息化素养全面提升,熟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与整合,以骨干教师智能+教学研讨课,带动广大教师提升运用智能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识与水平。

以赛促学。搭建校内信息化教学竞技与交流的平台,以点带面,积极推动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的比赛,积极制作并上传优秀的教案、课件、微课等,争取人人善于分享资源,使用资源,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丰富与使用,在竞赛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

智能化教学。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教师更直观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动态变化,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发掘个人潜质,以学定教,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体系,从而探索“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提质增效的新路径。如通过系统大数据分析辅助,实现学生作业快速批改,学校正在探索使用的作文批改系统,就是语文老师的好助手,不但减轻了教师批改作文的工作强度,更为教师提供了横向与纵向的数据分析,让作文的评价更客观更有据可依,对学生更有指导意义。在对学生情况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辅导精准投放,家校一体协同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效。

教师借力广州市阳光评价体系,充分应用数据分析,强优势,补短板,不断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依托广州市与荔湾区两级智慧阅读服务平台,推广智慧“大阅读”,建立学生阅读档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能力、习惯,提升阅读素养,构建区—校—社区—家庭多级联动机制,开展阅读能力分级测评,开展脑科学、认知科学、教育科学等交叉学科实证研究,探索阅读活动与青少年身心发展关系,以智慧“大阅读”实现教学改革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教师与智能化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实现个性、全纳、公平与终身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工智能学习。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定标,多维推进人工智能学习在学校的开展。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趣味科创节,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在近距离接触AI技术的亲身体验中感受智能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在3-6年级开设每周一节的AI课程,普及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组织兴趣浓厚的学生开展AI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进一步激发兴趣,深化学习;对于在AI学习具有潜力的学生,学校组建了竞赛队,以赛促学,培养学生运用AI技术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级别的信息化科技竞赛取得丰硕成果,共 642项,其中国际级43项 ,国家级127项,省级87项,市级160项,区级225项,连续多年获广州市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一等奖。学生团队曾代表中国参加了三次国际机器人竞赛活动,获4金2银1铜和5个一等奖的好成绩。

科研引领智能化。学校在科研课题引领下不断深化开展智能教育的思考,不断优化路径。苏苑勋校长分别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融合智能技术促进小学人工智能项目资源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及广东省中小智能教育名校长专项《智能+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带领教师团队精研智能教育开展策略,全面提升骨干团队教师信息素养。

智能教育的时代已经悄然而至,既是机遇也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挑战,学校将紧紧抓住这一契机,面向未来,面向教育现代化,以智能教育赋能学校未来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智能学校建设为抓手,引领全体教师开展“智能+教育”的学校建设,构建未来教育的新范式,让教育为未来而教。

猜你喜欢
智能化人工智能智能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2019:人工智能
智能烹饪机
人工智能与就业
超智能插秧机
数读人工智能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