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精梳机梳理隔距校正的技术要点

2022-06-16 08:05刘允光
纺织器材 2022年3期
关键词:圆心角垫片校正

刘允光

(聊城允光精梳技术服务中心,山东 聊城 252000)

0 引言

通过大量试验表明:合理缩小锡林梳理隔距,尤其是缩小后区的梳理隔距,可显著降低常发性纱疵的IPI值;在锡林梳理过程中,适当缩小锡林梳理隔距,可使梳理隔距变化平稳且变化量小,则锡林对棉丛的梳理负荷就越均匀,梳理效果就越好[1]。早期眼差较大的精梳机,通过精确校正梳理隔距,其成纱棉结降幅可达30%~60%。

笔者通过走访用户发现,一些纺纱企业在校正精梳锡林梳理隔距问题方面存在一定误区,有的企业为了大幅度降低成纱棉结,忽视了显著存在的梳棉工序梳理质量问题,仅从精梳工序找原因,甚至不切实际、片面地为降低成纱棉结而大幅度缩小锡林梳理隔距,导致精梳条短绒率增加、耗电量增加、出现锡林严重嵌花甚至接针问题,大幅缩短了锡林的使用寿命[2]。

1 校正锡林梳理隔距的常用方法

1.1 在锡林齿条与锡林基座间设置垫片法

通过在锡林齿条与锡林座间增加垫片(采用0.10 mm的锡纸或0.05 mm~0.10 mm的钢片),来调节锡林齿条与锡林座的间隙,保证8个眼梳理隔距的一致性,但这种方法只能用0.10 mm的锡纸垫1~2张,不能多垫且需所有针条均垫相同厚度的锡纸,避免影响锡林外圆径向尺寸;若相邻两组齿条加垫的锡纸或钢片厚度差异较大,则会进一步加大锡林左、右两侧梳理隔距的差异,且容易在相邻两组齿条之间产生嵌花。目前,使用这种操作方法的企业已不多见。

1.2 在锡林基座与锡林法兰间设置垫片法

通过在锡林基座与锡林法兰间增加垫片,保证8个眼梳理隔距的一致性。操作时,垫片主要是垫在螺丝孔的边缘。由于近几年国产精梳机加工精度普遍提高,而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实用,不会影响锡林外圆径向尺寸,是目前精梳机使用厂家校正锡林梳理隔距的常用方法。

1.3 使用梳理隔距可调式精梳锡林

目前,国内外关于梳理隔距可调的技术专利有多种可以实现锡林梳理隔距的连续无级调节,但真正投入使用的只有浙江锦峰纺机齿面圆心角为95°的JZX-5T型梳针锯齿锡林以及瑞士立达推出的齿面圆心角为130°的Ri-Q-Comb flex型可调式精梳锡林。

1.3.1 JZX-5T型梳针锯齿锡林

JZX-5T型梳针锯齿锡林,通过调节锡林基座上的可调节螺母,保证8个眼梳理隔距的一致性,属于无级精细化可调节梳理隔距专利技术,只需用专用扳手调节锡林壳体的中孔调节螺栓,来改变锡林与锡林法兰间的间隙;通过调节4个中孔调节螺栓,即可将梳理隔距均匀地调整至要求值[3]。

1.3.2 Ri-Q-Comb flex型可调式精梳锡林

Ri-Q-Comb flex型可调式精梳锡林能实现梳理隔距的连续无级调节,可设定更精准的梳理隔距,更便捷灵活的无级调节锡林与钳板的隔距,轻松完成所有梳理位隔距的一致性调整,达到理想梳理状态,使质量、产能和原料利用率达到高标准[4]。

2 引起锡林梳理隔距变化的因素及其影响

2.1 梳理隔距调整不当的危害

精准缩小前、后区的精梳梳理隔距,可以大幅提高锡林齿片对棉丛的穿透能力,使纤维的伸直度、分离度、平行度以及纤维单根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但是,笔者认为精梳梳理隔距并非越小越好,梳理隔距应根据锡林针齿的锐度、锡林齿面圆心角和上机工艺综合确定。锡林梳理隔距的大小,反映了纤维所受锡林针齿梳理力的大小以及梳理作用的强弱;梳理隔距过小、梳理力过大,会加剧纤维损伤,同时会伴有锡林针布严重嵌花、棉网破洞、断棉网、台面喇叭口堵塞、耗电量急剧增加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锡林针布接针[5]。梳理前区的针齿有效抓取须丛中的纤维、充分分解纤维束,是锡林后区有效清除棉结的前提,能消除高速时棉网的破洞;而适当缩小锡林后区梳理隔距,同时调整后区针齿密度,可以有效清除更小的棉结,提高棉结清除效率。适当增大前区梳理隔距,也有利于降低第1排梳针冲击力的作用;但梳理隔距过大、梳理力就会过小,这时前排针齿无法迅速插入棉须丛抓取纤维,使大量纤维挤压到后面针区,造成上层纤维束无法开松、分离和梳理,易嵌花,且纤维易在锡林针布与上钳板钳唇下缘间搓动形成棉结,使纱线中各类纱疵增多。

2.2 锡林定位工艺与上机调整对梳理隔距的影响

不同的钳板开口量,形成的梳理隔距变化曲线呈动态变量;锡林定位工艺不同,梳理隔距的变化曲线亦不同;改变分离距后,梳理隔距最紧点位置亦改变;采用不同的锡林齿面圆心角,起始梳理隔距与后区梳理隔距变化亦不同;皮老虎结合件长度差异变化,也会导致梳理隔距的改变。以上5种动态变量,会形成梳理隔距大小以及最紧点位置交叉影响的变化。因此,如果其他上机工艺、操作方法不当,不仅会导致锡林梳理状态不佳,甚至会出现锡林接针问题。

3 校正梳理隔距的技术要点

恒速梳理精梳机梳理隔距的变化规律,一般是锡林前半区(分梳区、粗梳区)的梳理隔距较大,而锡林梳理后半区(精梳区和细梳区)隔距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且梳理的细梳区又略有增大,充分发挥各梳理区的作用是提高成纱质量的关键。梳理隔距的调校,应在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将最紧点的梳理隔距控制为0.2 mm~0.3 mm较合适;在机械误差允许的条件下,在做到最大限度地缩小锡林梳理隔距的同时,确保同台各眼梳理隔距一致性好,机台间台差、眼差尽可能小[6]。

3.1 锡林基座与锡林法兰间加垫片的操作要点

3.1.1先用湿布揩擦、清洁上下钳唇的嵌花,如果嵌花或杂质清除不净,将会存在一定的调整误差以及锡林接针的隐患。再用宽度为10mm、厚度为0.05 mm的纸条,放置在钳板左、中、右处,逐一检查8个眼钳板的密接状态,在钳板转到锡林开始梳理的分度位置时,以纸条抽不出为钳板咬合密接状态良好;若纸条能够抽出,应及时查明钳板不密接的原因。

3.1.2优化钳板开口量工艺。当锡林第1排齿片与上钳板钳唇相遇时,上下钳板若无法完全闭合,一旦遇到钳板开口量急剧减小的情况,就会导致锡林与钳板接针事故的发生。

3.1.3逐一测量并记录精梳机各眼前区、最紧点及后区的梳理隔距,确定需要调整垫片的数量。由于变速梳理与恒速梳理精梳机,在不同齿面圆心角锡林的梳理隔距曲线,均有明显差异,其隔距调整需根据实际进行。虽然变速梳理精梳机配置齿面圆心角为90°的锡林,几乎是等隔距梳理,但由于国产锡林与进口锡林的针齿锐度亦存在差异,所以在调整梳理隔距时也要有所不同。笔者通过实践总结了不同机型、不同齿面圆心角锡林梳理隔距的校正标准,见表1。

表1 不同机型、不同齿面圆心角锡林梳理隔距的校正标准 单位:mm

按照表1给出的锡林梳理隔距校正标准调整前区、最紧点和后区3个隔距点时,需使梳理隔距变化平稳且变化量小,操作完毕后对每组齿条均要复查1遍,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梳理隔距过小问题。

3.2 JZX-5T型梳针锯齿锡林的操作要点

首先,将锡林壳体中孔的4个调节螺栓伸出锡林内径处的高度差调为负值,装上锡林并拧紧4个中孔调节螺栓后,检测实际锡林梳理隔距值后进行校调;注意每次的调节量要小,根据每个眼检测的实际锡林梳理隔距值,在对应输棉台板上放置隔距大小的标识片,便于操作者心中有数、方便统一调整,有利于提高调节效率。

3.3 低温下调整梳理隔距的注意事项

精棉机锡林托架(弓形板)的材质有铝合金和铸铁2种,锡林基座通常为铝合金材质,而铝合金件热膨胀系数为23.8,铸铁件热膨胀系数为10.2。由于金属材质不同,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在冬季精梳车间温度低于18 ℃的冷车状态时,不适合校正锡林梳理隔距;若在冷车状态进行校正,则必须在梳理隔距校正标准数值下加大0.03 mm~0.05 mm;当精梳机车间温度升高、且精梳机高速运转3 h~4 h后进行隔距校正时,应使精梳机的梳理隔距比标准值减小0.03 mm~0.05 mm,但不能将精梳梳理隔距调得过小,否则很有可能会有接针的危险。

3.4 梳理隔距曲线差异较大的调整方法

对于早期意大利马佐里(Arzoli)的PX2型及CJ40型精梳机而言,由于其梳理隔距曲线差异较大,钳板摆动时与精梳锡林之间的梳理隔距呈前区大、中区小、后区又急剧放大状态,如齿面圆心角为90°的锡林,其第1组齿条的梳理隔距均为0.9 mm,而最后1组齿条的梳理隔距为0.8 mm~1.1 mm:而齿面圆心角为112°锡林最后1组齿条的梳理隔距高达1.0 mm~1.4 mm;后区从第4根齿条起,锡林梳理隔距开始急剧增大[7]。由此可见,齿面圆心角为90°和112°的锡林,仅通过在锡林基座与锡林法兰间垫垫片的方法,是无法达到接近等梳理隔距效果的。在逐一测量并记录精梳机各眼前区、最紧点以及后区的梳理隔距的大小后,拆下第1组和第4组锡林齿条,在第1组锡林齿条与锡林基座之间增加厚度为0.10 mm~0.15 mm垫片;在第4组锡林齿条处增加厚度为0.15 mm~0.20 mm垫片;然后视前、后区梳理隔距大小,在锡林基座与锡林法兰之间增加合适厚度的垫片,以弥补钳板运动机构的先天不足,使锡林梳理隔距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异减小,达到较好的锡林梳理效果。

3.5 梳理隔距的检查与维护

梳理隔距校正完毕、运行一段时间后,在揩车时要复查隔距,尤其是新安装的设备在运转一段时间后,个别钳板会有下沉问题。此外,应严格规范润滑操作,避免回转部件缺油、油嘴堵塞等,造成机件干磨,使锡林轴、下钳板前摆臂的上、下轴承磨损;定期检查上钳板关键部位螺丝是否松动,避免钳板下沉导致上钳板钳唇与锡林接针。

4 结语

4.1校正锡林梳理隔距的常用方法有锡林齿条与锡林基座间增加垫片法、锡林基座与锡林法兰间增加垫片法,以及应用可调式精梳锡林调节法。锡林基座与锡林法兰间增加垫片法的操作方法简单、实用、快捷,也不会影响锡林外圆的径向尺寸,是精梳机使用企业校正锡林梳理的常用方法。

4.2校正锡林梳理隔距的操作方法不当对生产危害较大。若梳理隔距过小,不仅加剧纤维损伤,同时伴有锡林针布严重嵌花、棉网清晰度不良、断棉网、台面喇叭口堵塞、耗电量急剧增加,容易导致锡林与钳板接针。

4.3适当缩小锡林梳理隔距,确保锡林梳理过程中,梳理隔距变化平稳且变化量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梳理隔距的变化量,则锡林对棉丛的梳理负荷就越均匀,梳理效果就越好。制定优化缩小锡林梳理隔距校正标准和操作的技术规范,合理控制锡林梳理隔距变化幅度,能有效提高锡林的梳理效能,可使成纱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猜你喜欢
圆心角垫片校正
垫片含缺陷钢制螺栓法兰结构密封性仿真分析
圆周角和圆心角关系演示教具
再分析降水资料的适用性评估与偏差校正
如何理解消防系统法兰垫片“遇热不致失效”要求?
WorldSID 50th假人整体式和分体式胸部垫片的比对分析
厘清圆中概念明晰圆中定理
承载结构的垫片设计
炫酷ACR
一种具有自动校正装置的陶瓷切边机
“圆心角”度数:弧长计算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