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的策略研究

2022-06-17 02:08王淑琴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芽儿深度评价

王淑琴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提出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让学习真正发生,更是我们新一轮深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我们要倡导课堂深度学习,其核心在于激活思维,引领学生在发现、理解、迁移中实现广泛而深刻地参与,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发展高阶思维,这才是最好的课堂生态。

一、立足高认知培养,搭建学生深度学习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华指出“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获得健康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素养导向学习目标的引领下,聚焦引领性学习主题,展开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与活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会学科基本思想,建构知识结构,理解并评判学习内容与过程;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有扎实学识基础、又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合作、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创造美好未来的社会实践的主人。”还有其他专家学者对深度学习有不同的表述,其主旨观点都是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在教学中,我们评价一节课是不是好课的标准,就是要看有没有对学生高认知的培养,也就是高阶思维的培养。

(一)确定高认知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要想深度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教学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所以要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目标,而且学习目标的中认知水平不能只体现低阶思维水平。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学习目标为: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2.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责;3.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过程和重要意义。这个学习目标都是了解和知道,属于低阶思维目标,很难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一个好的学习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体现出高阶思维的培养,而且要有一定的进阶性。例如小学综合实践三年级下《神奇的泡泡》学习目标为:1.围绕研究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修改完善方案;2.按照图纸制作、完善泡泡器,从不同的维度评选“最美”泡泡器;3.能将自己的创意、方案充分展示和表达,实现创意可视化。这个学习目标不仅有分析、评价和创造这样高认知水平目标,培养高阶思维,而且三个目标具有一定的进阶性。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学习目标制定时,一定要有高认知的学习目标,才能引领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二)利用高效率工具,落实学习任务

创造深度学习的课堂,为学生准备高效率的学习工具是非常必要的。在长期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很多一线教师研发了诸如学习任务卡、学习指南卡、学习资源卡、学习评价卡、学习检测卡等学生学习工具,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学习任务卡为例,学生怎样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卡呢?笔者认为,学生要经历教师引领、习得方法、形成能力等几个阶段。起初,教师精心编写的学习任务卡学生不能顺利地完成,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认识学习任务卡的构成,每一部分的意义和要求是什么。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设计的学习任务卡: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做到学有方向。其次,阅读知识链接,为学习课文补充资源。再其次,仔细阅读方法指导,这是开启学习、探究之门的金钥匙。最后,利用学习任务卡的方法有步骤地完成预习任务。此环节是学生是否能有序完成,方法能否合理使用,有没有好的读文和书写习惯,都需要教师给予关注,或个别点拨,或全班指导。例如在培养学生批注式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小起步、放长线地逐步让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教给学生逐步掌握三个星级标准的批注能力。分别是一星级:圈(生字)、括(生词)、标(序号)、组词、解词5 项内容;二星级:用三角号和浪线标画关键词语和优美句子,赏析佳句,记录心得;三星级:用双横线标注中心句、过渡句等,体会文章主旨,获得启迪,也可在疑问的词句末尾标注问号,发现疑问,提出问题。以上批注能力也要结合具体文本示范引领、循序渐进地进行。经过以上3 个阶段的训练,学生会逐步学会完成学习任务卡的方法,再辅以评价机制的发挥,学生使用学习任务卡的能力会逐步增强,学习质量逐步提高,最终,更好地为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这一角色定位而服务。

二、立足高参与度学习,创设学生深度学习空间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活动的场域,能否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心理的适应性,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营造一个学生能够高参与的学习空间,给予学生一个安全、舒适、平等的生态环境。

(一)明确教学主体责任,准确定位师生角色

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适时地学会“隐身”,把学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学,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主,让学生真正地能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但这种“隐身”并不意味着老师退出课堂活动,而是更好地扮演“配角”的角色,发挥其指导与引领作用。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122+77=?动手操作,探究算理教学片段:盒子里面装着方块图、数线图还有计数器,同学们选择喜欢的一种学具,圈一圈、画一画、拨一拨,在做之前先想一想怎样表示122,怎样表示77,用你认为合理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同学交流一下,开始吧!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然后学生汇报:①我用的是方块图,先摆出122,再在2块上面加7 块,再在20 块下面加70 块,就是199;②我用数线的方法,先在数线上找到122,再把77 分成70 和7,122 加70 等于192,192 再加上7 就是199……然后探索竖式计算方法,有的学生在本上写,有的学生到黑板去板书。这个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针对性指导,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二)把握课堂教学本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师生、生生对话方面,我们尤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具有情境性、整合性、开放性和高阶性的学习任务,顺学而导,以学定教,培养学生深度思维。例如:教师在执教三年级语文下册《春芽》一课时,学生依据学习任务卡展示完生字、新词和文章条理后,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以此来决定下一步的探究重点。起初,学生目光茫然,竟无一人举手。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于开口了,而且提出了一连串让教师意想不到且很有价值的问题。“作者在哪儿发现的春芽儿?”“作者什么时候发现的春芽儿?”“春芽儿长什么样?”“作者喜欢春芽儿吗?”“为什么作者要写春芽儿?”……三年级的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让教师喜出望外。这些问题不仅含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有对文本情感的感悟,而且涉及到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这些任务也正是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接着,教师和学生对这些疑问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形成了下一步探究的任务:1.文中的春芽儿和你眼中的春芽儿有什么异同?2.结合具体词句体会作者对春芽儿的态度。3.小组交流作者写春芽儿的原因。明确任务后让学生自学、合学,深化对文本的感悟。由于任务来源于学生,所以,在深入学习课文时,孩子们学起来比较投入。其间,教师适时地“上线”巡视、指导。课堂学习呈现出一派生生互助、师生合作、平等参与的和谐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们畅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任务的科学设计不断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深度思考。

(三)搭建展示自我平台,培养学生建立自信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耳熟能详的格言。笔者认为,对于义务教育段小学生来说,应该是“成功是成功之母,”这也是赏识教育成功之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在学生深度学习中,展示成果环节就是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此环节教师要和全体学生要尊重展示的学生,耐心倾听,并给予赞许和肯定。例如《平分生命》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明确目标和流程后,进行小组交流和预展,教师巡视、倾听、指导,发现共性问题记录下来。小组交流完毕,老师进行小结和评价。接下来,各小组同学陆续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展示字、词、文章条理和主要内容方面的收获,教师则在学生展示出错时“上线”指导,在思路受阻时给予点拨,在重点、难点上给予强调和讲解,引领展示的学生深度探究,梳理、总结、提升自己在学习中的新发现、新方法、新策略,从而带动全体学生学会展示,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生命的舞台。这一切都得归功于教师充分地信任学生,让孩子们成了课堂学习的主角。

教师在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环境的同时,教师更要设计高参与度的真实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能参与、会参与、乐参与的内生动力,让学生有深度的思考,享受学习成功后的快乐。

三、立足于高质量评价,激发学生深度学习潜能

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方案中可以看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评价是提升课堂学习质量的重要策略,单纯终结性评价已不适应如今课改需求,只有将多种评价方式有机融合,才能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发挥技术支撑,体现评价的科学性

深度学习最早来源于信息技术领域,与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息息相关,“神经网络”也是其主要的算法和手段;或者我们可以将“深度学习”称之为“改良版的神经网络”算法。

现在教育领域中的深度学习,依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要通过对大数据的观察、分析、比较,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例如:教师利用课堂观察平台中教师和学生行为等评价量表进行评价,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科学诊断。下图是课堂观察的各项分数比重统计情况(见下图)。

图1 各观察项分数比重饼状图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学生的行为表现:5.75%的学生能够交流相互评议,8.05%的学生能够提出质疑的问题,老师并给予解答,学生个体表现突出的2.30%,教师点评用语有激励性的占8.05%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从这些数据就可以分析数据背后的问题。比如8.05%的学生能够提出质疑的问题,这说明教师留给了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了,学生才能有机会提出问题,而且教师又进行了理答,这点做得很科学。但是从数据中还发现,教师点评用语有激励性的占8.05%,可以看出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运用得比较少,这一点是教师今后课堂应该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所以课堂观察中,我们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评价激发和唤醒学生的自我成长,同时也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可见对深度学习的评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促进了教师的深度教研。

(二)强化过程评价,体现评价的引领性

《方案》中明确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由“学会”向“会学”“乐学”转变,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的价值观,深度学习中的评价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

深度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发挥达成评价和嵌入性评价的作用。达成评价主要是针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强调准确评价学生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结束之后,学习结果达到一个什么程度,这对于分析教学现状和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嵌入性评价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自学。例如七年级的数学课《从点到线》: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探究:若两两城市之间有一条航线,那么n 个城市之间的航线数量是多少。这个问题对于刚刚上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小学生以算数思维为主要形式,而到了初中以后转变为代数思维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这个探究性的问题学生解决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嵌入了评价。出示了评价标准:1.认真观察,能够仿照实例正确画出表示城市的图形,数量正确。+1 分;2.能够有条理地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不漏地画出表示航线的图形,数出的数量正确。+2分;3.能发现总数量是如何得出来的,并用算式表达出来。+3 分;4.能够发现规律,并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总数量。+4 分。这样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能够拾级而上,加之同学的讨论,就能顺利得出探究的结论。这种嵌入式评价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帮助学生能够深度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更好地促进课堂深度学习发生。

(三)探索增值性评价,体现评价的激励性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课改之初,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曾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激励。学生展示时,教师和同学随时可以发现发言者的点滴进步,而且可以对展示的同学进行评价,如:教师评价“某同学的发言,在……方面有了很大进步,我希望你能……”“某同学的发言让我们学到了一种新的理解词语方法,值得大家学习”等等,鼓励学生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别人,“某某同学的这个想法值得我学习……是我没想到的”等等,在相互评价中,同学们从对问题探究的深浅、知识的正误、展姿是否大方等方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这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的害怕心理逐渐被打消了评价成了一种真情流露和对生命由衷地关切。

随着课改深入,学生的展示热情高了,参与度广了,此时,教师的评价要对学生的展示起到一个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在《平分生命》一课的展示环节,一位学生说:“我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相依为命’,意思是男孩和女孩相互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我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了‘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物严肃认真。请大家跟我读一遍。”针对这样会学习的同学我不失时机地给他们组加了5 分,并对全班同学说:“这位同学不但理解了词语,还说明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值得全班同学学习。”在朗读展示环节,教师对表现积极、配合默契的小组加了高分并对同学们说:“他们组的表现太精彩了,很难被超越。”此话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组的优秀选手纷纷举手:“老师,我想挑战Е 组的孙明桧。”“老师,我想挑战F 组的刘雨桐。”精彩的朗读场景不断呈现。挑战者声情并茂的朗读,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教师也会毫不吝啬地评价:“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啊……”老师的一次次重奖,学生们的一次次对抗,重新演绎了课文的精彩,放飞着学生们的心灵。在品读语言文字的环节,学生的用情感悟和独到见解,教师更会给出热情洋溢的评价。有了激励评价,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对本文的探究逐步深入,情感不断地获得升华。

总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深度学习课堂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在国家“双减”教育政策的引领下,我们应以不忘初心的姿态践行以生为本,心怀梦想,踏实前行——身动,心动,更要神动,用深度学习谱写孩子们绚丽多彩的生命乐章。

猜你喜欢
芽儿深度评价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芽儿
芽儿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芽儿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