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级管理在护理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2022-06-17 09:21张番番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满意率组间护士

张番番

(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 山东 德州 253100)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增高,绝大多数患者期待护士能为其提供优质且高效的护理服务,以对其各项护理需求充分满足,从而实现人性化护理目的[1]。有时间研究表明,对护士采取常规模式进行管理时,其存在的问题为收入水平低下,工作强度较高,工作期间缺乏较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造成了程度不同的护理人才流失现象,也对护理质量的改善造成了严重影响[2-3]。医院在建设护理队伍的过程中,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服务质量和专业技能水平,并将其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以达到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4]。而通过在建设护理队伍过程中应用护士分级管理,则可综合评估护士的能力、职称、学历等,可对护士人才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并通过分层级的方式合理分配使用,从而显著提升护理资源利用率和整体护理工作质量[5]。因此本文抽取时间为2020.01~10范围内的护士30名及相应患者30名设为对比组,抽取时间为2021.01~10范围内的护士30名及相应患者30名设为分析组,即探讨了在建设护理队伍中护士分级管理的重要作用,现做下述阐述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抽取时间为2020.01~10范围内的护士30名及相应患者30名设为对比组,抽取时间为2021.01~10范围内的护士30名及相应患者30名设为分析组。对2组护士常规资料做出统计,其中对比组、分析组均为女性。而年龄区间值均为23-50岁之间,统计年龄均值,对比组、分析组分别为(37.51±4.62)岁、(27.56±4.55)岁;2组工龄均为3-21年,统计工龄均值,对比组,分析组分别为(12.21±3.33)年、(12.35±3.02)年;学历水平:分析组中专、大专、本科等分别为5名、20名、5名;对比组分别为6名、18名、6名。正式开展研究前需对2组对比统计前述资料,若对比P>0.05,则分组研究可行。

1.2方法

对比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在分配护理工作时主要根据护士的个人能力进行,由管理者监督和指导护士的相关工作,并对其工作质量进行定期抽检。分析组采取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具体为:(1)制定分级标准:按照当前医院护理队伍情况对全院护士制定针对性的分级标准,打破年资、职称、学历等界限,通过评估护士的工作质量和能力,将其分为5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NO-N4级[6]。分级标准考核指标主要涉及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专科技能等,同时兼顾专科护林及职称等差异。(2)明确各级职责:N4级护士需积极参与进修学习和专家讲座,必加强临床交流。N3级护士则每个季度展开新技能培训、规范化操作等各1次,以不断提升其业务技能水平。N2级护士则需适当参与理论培训,实践技能培训每2个月参加一次。N0、N1级护士的技能和理论培训每月参与1次,负责在上一级护士工作中积极配合,并完成日常基础护理。同时下级护士由上级护士负责管理,上级需负责对下级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并指导和帮助其完成护理工作,承担相应责任。下级护士将自身工作完成的同时,还需对上级护士辅助相关工作的实施。

1.3评价指标

对比组间护士工作质量(评估因子为4项,工具为自拟量表,涉及护士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责任感、专业技能等,均为100分。该量表效度系数为0.75,内部Cronbach’s α(一致性信度)为0.86[7]。)、管理效果评价(采取自拟问卷调查,统计护士认为管理可促进团队意识增强、继续教育参与率增加、护理论文发表增加、护理人才流失减少等各方面改善的所占比例。)及患者满意率(工具为自制问卷,调查评估满分值100分,分为不满意(<60分)、满意(>90分)、一般(60~89分)等选项。该问卷效度系数为0.76,内部Cronbach’s α(一致性信度)为0.88。)等指标。

1.4分析数据

2 结果

2.1比较组间护士工作质量指标

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护士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责任感、专业技能等各项评分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如表1示。

表1 比较组间护士工作质量指标分)

2.2比较组间管理效果评价指标

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护士团队意识增强、继续教育参与率增加、护理论文发表增加、护理人才流失减少等占比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如表2示。

表2 比较组间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例(%)]

2.3比较组间患者满意率指标

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患者满意率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如表3示。

表3 比较组间患者满意率指标[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院护理质量提出的要求日益增高。以往在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则为整体管理模式,此种模式下大多是护士缺乏责任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难以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多数护士无法获得及时且有效的专业培训,所以难以快速提升其工作质量,导致患者满意度低下,且护理需求无法获得满足[8]。护士分级管理则是通过综合评估护士的贡献程度、学历水平、工作能力等划分层级,通过不同层级管理护士,并展开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以显著提升其个人工作能力,并将其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可将不同岗位护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可将其工作能力予以充分发挥,且下级护士的管理工作主要由上级护士负责,可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可提升不同层级护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意识[9-10]。在对护士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按照不同岗位分级实施相应培训,这可显著提升培训效果和针对性,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有效解决护士面临的各种问题。同时此种管理模式还可将上级护士的能力与知识充分利用起来,可在护理实践中长期提升上级护士的工作能力以及对下级护士的管理能力,可促使其不断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并辅助下级护士有效解决临床中面临的各种问题[11]。上级护士应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还可在病区工作中协助护士长对危重症患者和疑难患者加强管理和护理,可应用新技术和推广新业务,可利用带、帮、传的方式不断促进下级护士的成长。同时此种管理模式还可严格把关护理质量,可定期监督和考核护士的工作情况,可积极减少或预防各种医疗事故。在科室发展的过程中,专科护士是骨干人才,其可为患者提出专业性建议和信息以及优质护理服务,可对其他护士的相关工作进行科学指导,因此需加强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培训,要给予其充分的支持和关心,并将其特长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提升和拓展其工作能力。另外还需对其薪资待遇进行不断完善,注意改善工作环境,增加晋升机会,按劳分配,建立岗位聘用制,以显著提升护士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12]。本文结果中,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护士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责任感、专业技能等各项评分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护士团队意识增强、继续教育参与率增加、护理论文发表增加、护理人才流失减少等占比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与对比组比较显示,分析组患者满意率指标的结果更优(P<0.05)。可见,在建设护理队伍中护士分级管理的应用发挥着极大优势和重要作用。

综上,在建设护理队伍中护士分级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提升患者满意率和护士工作质量,可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士积极性,值得进一步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满意率组间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最美护士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