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净化模式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

2022-06-17 09:22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透析液终末期高通量

潘 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慢性肾脏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10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有不同的慢性肾病。慢性肾脏疾病会发展到后期的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肾衰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欧洲数据显示,慢性肾脏疾病以糖尿病肾病为主。终末期肾脏疾病是慢性肾脏疾病的最后阶段。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系统失调和炎症反应,从而引起机体对氧自由基的损害和致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近几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的肾脏功能会慢慢衰退,从而引起体内的毒素积累,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对于终末期肾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保留剩余的肾功能。肾移植因缺乏肾来源和难以匹配而成为肾替代疗法的选择。目前,血液净化主要用于终末期肾病的治疗中,其通过分散、对流和超滤等方法,净化血液回到身体[1]。本研究探索了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效果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男/女:26/24,年龄37-73(58.78±4.26)岁。观察组男/女: 29/21,37-76(58.56±4.12)岁。

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P大于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血液透析的血液净化方式治疗,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流量:300ml/min,超滤系数:13ml/h/mmHg,膜面积:1.3m2,材料:聚砜膜。

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的血液净化方式治疗。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仪进行血液净化,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流量:250ml/min,膜面积:1.4m2,采用后置换法,置换液:18-20L,材料:聚砜膜。

两组均是每周治疗3次,每次4h。透析液:碳酸氢盐,抗凝剂: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磷水平、甲状旁腺激素、炎症指标、尿素氮、血肌酐、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x2统计,计量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血磷水平、甲状旁腺激素、炎症指标、尿素氮、血肌酐比较

治疗前二组病患相关指标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磷水平、甲状旁腺激素、炎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均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如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磷水平、甲状旁腺激素、炎症指标、尿素氮、血肌酐比较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00)低于对照组10(20.00), P<0.05。

3 讨论

中国的人口老化问题日益突出。所以,人口老化问题日益突出。比如晚期肾脏疾病。最近几年,该病的发生率有所增加。肾移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常用方法。但是,由于肾移植的经济负担以及肾的来源,在临床上,血液透析是一种常用的维持疗法。血液透析是利用透析机把血液从身体里导入,把血液中的溶质与透析液进行分离和交换,以排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保持电解质的平衡,最后把血液导入身体。血液透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延长病人的生命,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终末期肾病患者自身器官、代谢功能发生了变性变化。所以,在进行血液透析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禁忌症,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相应的处理。

血液净化治疗是另一种治疗方法,常规的血液透析法只能清除中分子和小分子物质(Cr、 BUN),但对于大分子物质(iPTH、 P的清除效率很低),不能有效地抑制毒性大分子物质对病人的身体造成的伤害,从而危及病人的生命。近年来,国内的血液净化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临床上的慢性肾衰病人的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病人的生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营养不良及微炎症仍会对病人的生存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常规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及微炎症有一定的影响[2]。另外,高磷症是一种常见于终末期肾脏疾病的疾病,它可以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和骨质疏松。最近的研究表明,高磷也会引起血管和软组织的钙化,这也是终末期肾病病人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血液中的磷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减少终末期肾脏病的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通量血液透析是一种血液透析技术,它采用高通量的血液滤清器,用于控制容积的血液透析机。由于聚合物薄膜的渗透性能和扩散性能,使得在透析过程中,更多分子质量较高的溶质会从血液向透析液迁移。如果不是透析液的速度,而是同时增加血液和透析液的流量,那么透析的效果就会更好。高通量的血液透析是一种高效的血液净化技术。高通量血透中溶解质的去除机制在于(1)吸附。吸附是高通量透析器对大分子溶质的清除主要的方法。当透析膜与血液相接触时,细胞内的小分子量蛋白被慢慢地吸收。吸附蛋白的类型和数目与其疏水性、结构及材料有关。TNF-α、IL-6等大分子物质及多肽的清除与高通量透析仪有很大的相关性。膜的高通量透析仪在吸收作用上存在差异。对AN69膜和 PMMA膜的吸附性能最好,聚苯胺膜次之,仿铜薄膜的吸附量最小。(2)弥散透析器。弥散透析器对溶质的清除与分子量、膜的大小、膜的孔隙大小、膜的厚度、渗透液两侧的溶质的差值有很大的关系。低通量透析器的膜孔尺寸较小,对低分子蛋白质的分散和清除能力较差。高通量的透析器具有较大的孔径和较薄的膜,能有效地除去一些小分子量的蛋白。CTA薄膜具有25 M厚、15 M厚、40-50 M厚的聚酰胺薄膜和50 M厚的聚酰胺薄膜,具有最好的分散性和清洁性能。但是,由于其分子质量较高,分散梯度较小,因此,用分散方法对其进行脱除是不够的。(3)对流。通过对流来除去溶质,这不仅取决于溶液的分子量、膜的孔隙大小,还与超滤量有关,如果想要提高清除率,需要提高超滤量[3-4]。

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消除小分子和大分子的毒物,降低病理性物质在病人体内的累积,从而改善透析的疗效。高通量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透析方式,它对病人的血压、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小,与病人的生理状况相适应,而且并发症少。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改善大中分子的清除能力,并能有效地减轻骨骼疼痛、皮肤瘙痒等问题,我们医院的高通量透析病人没有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低血压和其他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基本相同。高通量血液透析所需要的透析设备和低通量的血液透析一样,且操作简便,既能改善病人的医疗状况,又能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质,又不会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5-6]。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血磷水平、甲状旁腺激素、炎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均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终末期肾病的病人会出现肾脏的代谢失调,这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炎症状况的变化,对身体和精神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7-8]。细菌、病毒感染是终末期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高通量血液透析主要是通过扩散、对流两种方法来清除大、中分子的。由于滤过膜的尺寸和孔径与血透设备的孔径有很大差异,因此对小分子的毒性作用也是有限的。高通量血透设备的水力渗透性能较好。在治疗期间,高通量的血液透析机会产生无菌的非热源代用品,以逐步减少机体的炎症反应,并显示出抗炎的能力,从而使体内的炎症因子降低。如果患者的炎症情况加重,可能会加重肾脏功能不全,从而出现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从而降低蛋白质的合成,从而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高通量血透装置能有效地降低人体的炎症状况。另外,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主要是因为钙、磷代谢紊乱、活性维生素D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许多研究显示,高磷血症、钙磷产物增多、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都会引起血管钙化,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几率增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血磷是一种小分子毒性物质,分子量在500 Da以下,可经透析膜清除。不同的透析膜对血磷的影响,高通量的血磷清除效果明显,而低通量的血磷则明显高于低通量。甲状旁腺激素是一种中等分子量的1180 Da。高通量透析机的透析膜具有很大的孔径,所以可以在分离和对流的情况下,分离中的分子量要比低通量的血液透析好,可更好清除甲状旁腺激素和控制血磷,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9-10]。

综上所述,高通量血液透析的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对于终末期肾病的效果确切,优于采取常规血液透析的方式,可更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降低炎症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透析液终末期高通量
类风湿关节炎髋关节终末期受累髋臼内陷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分析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高通量卫星服务专用网络的应用模式探索
新一代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超纯透析液与常规透析液对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
含糖透析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血糖血压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