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管理中的应用

2022-06-17 09:22余丽珍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普外科血栓下肢

余丽珍

(鹰潭市人民医院 江西 鹰潭 335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常见外科手术并发症,不仅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严重患者还会发生肺栓塞,最终导致患者死亡[1-2]。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可分为三种,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黏度高、血管壁损伤[3]。有调查数据[4]指出,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达到19%,若不能早期发现,不仅会导致患者丧失部分功能,甚至会诱发肺栓塞这一死亡率高的疾病。为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临床展开了大量研究。有研究[5]指出,科学适宜的护理干预可调节普外科患者的身心状态,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基于此,本文以2021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200例普外科高危患者为对象,探讨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1年1月-2021年11月,选取普外科200例手术患者为对象,通过单双数法分组。单数100例患者为观察组,男有57例、女有43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9岁,均值(44.76±4.28)岁;消化道手术44例、肝胆手术35例、胰腺手术15例、骨科手术6例;手术时间最短0.5h,最长1.5h,均值(1.13±0.32)h。双数100例为对照组,男有59例、女有41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8岁,均值(44.94±4.29)岁;消化道手术42例、肝胆手术35例、胰腺手术15例、骨科手术8例;手术时间最短0.5h,最长1.5h,均值(1.09±0.30)h。上述临床资料对比,均P>0.05,结果提示其无差异。

纳入标准:(1)术前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无下肢深静脉血栓;(2)患者可配合完成术前、术后检查,可提供高质量检查结果;(3)患者病历资料完整;(4)患者可配合进行手术与护理操作;(5)对研究知情同意,在同意书签字患者。

排除标准:(1)近期发生过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或是术前超声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3)存在下肢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患者;(4)存在糖尿病足患者;(5)近三月内进行过外科大手术治疗患者;(6)近半个月服用过对凝血功能造成影响的药物患者;(7)不配合本次研究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详细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辅助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明确手术及术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治疗期间充分配合医生,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若患者存在失血较多现象需及时补充血容量,及时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失衡与酸碱失衡,术后阐述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原因,鼓励患者病情稳定后早日下床活动,若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需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治疗。

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①术前评估,术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明确患者的各项影响因素,分析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②知识教育,因患者属于高风险群体,所以需提前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症状表现、应对方案、造成的危害等等,让患者、家属做好相关准备,积极配合临床医疗服务,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③术前处理,若患者术前检出血液高凝,需第一时间遵医嘱提供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等药物调节血液粘稠度,降低血液粘稠度。④饮食调整,主动告知患者饮食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嘱咐患者清淡、营养饮食,需保证饮食高纤维、低脂肪、低胆固醇以及低盐,还需增加饮水量,调整血液粘稠度,稀释体内血液。⑤合并症处理,若患者合并高血脂、糖尿病,或教育肥胖,还需在术前1h给予弹力袜,改善患者的下肢静脉回流。⑥信息反馈,在手术室护士访视时,需主动将患者的Wells系统评分筛查结果告知,阐述患者的相关结果与术前处理方案,辅助手术室护士充分了解患者情况,调整术中护理方案,做好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工作。(2)术后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意识清醒后,需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安抚患者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护士还需再次强调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一并发症,提升患者对该并发症的重视,促使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术后护理与治疗操作。考虑到患者恐惧这一并发症,还需列举成功预防与成功治愈病例,提升患者的信心,消除患者心理压力。②病情监测,术后需定时测量下肢不同平面周径,量测下肢皮肤温度与脉搏变化,定时检查穿刺点以及凝血指标,明确是否存在异常情况。③用药干预,术后24h,给予5000IU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一天一次,连续用药三天。④体位干预,术后需适当抬高下肢,尤其是大手术患者,下肢抬高20°-30°,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血栓形成,还可保证重要器官脏器血供。⑤适当活动,若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意识清醒后即可开始深呼吸活动,每小时进行10-20次,增加人体膈肌运动,促进机体血液回流。术后24h开始,指导患者进行下肢抬高与肌肉收缩训练,下肢骨折患者可适当延缓运动时间。若患者无法下床,则指导患者在病床上进行运动,如下肢跖屈运动、背伸运动、内外翻运动、足踝环转运动。若患者不能进行自主活动,家属与护士帮助患者自下而上进行挤压运动,顺着静脉血管血流方向运动促使压力梯度形成,一天运动时间不少于3次,可加速患者的下肢静脉回流,促使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⑥预防护理,在患者可下床活动后,给予弹力袜穿戴,严格按照说明书穿戴弹力袜。弹力袜可对下肢形成均等压力,可缓解下肢局部疼痛与下肢局部缺血现象。还需提供腿部间歇梯度充气仪加压,预防血栓发生。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进行超声检查,结合超声检查结果确诊;(2)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护理前、护理3d后应用多功能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查,指标包含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浆黏度三项。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比较,分别行计量资料(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计数资料(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若比较数值显示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分析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显示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n/%)

2.2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分析

护理3d后观察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显示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x±s)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普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因多种原因导致下肢深静脉中血液出现凝结现象,继而导致血管阻塞,令静脉回流发生严重障碍[6-7]。该并发症发生后,患者多伴有下肢疼痛、肿胀、瘀血、浅静脉怒张以及功能障碍等多种不适症状[8-9]。该症状不仅影响患者术后正常康复,还会诱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10]。针对这一情况,临床展开了大量研究。有研究[11]指出,做好普外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静脉回流状态与血液流速,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赞成上述观点,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00%小于对照组18.00%,护理3d后观察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护理主张以人为本,确定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心地位。针对术前筛选出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患者,制定相应的高危护理方案,并在临床落实,无疑可在术前、术后全面消除诱发因素与影响因素,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机体血流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围手术期护理充分认识到患者主观能动性与护理依从性对护理效果造成的影响,主张充分调节患者情绪,结合评估结果向患者做好下肢深静脉血栓知识介绍,提升患者与家属的警惕心,促使患者、家属全面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保证治疗与护理的有效性,获得患者、家属的理解,最大程度上发挥护理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12]。

综上可知,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普外科血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