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视角下大学数学课堂教学探讨与实践

2022-06-18 16:07陈茜邱悦颜贺梦冬
高教学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成效大学数学实施途径

陈茜 邱悦颜 贺梦冬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17.026

摘  要:从大学数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大学生身心健康等几个方面分析大学数学课堂实施思政教学的必要性,针对大学数学课堂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以数学课程本身求是求真的理学特性和文化意蕴为两大主线,探讨思政教学在大学数学课程的开展思路。在实践课堂中,从创新教学方式、打造优质教师团队和开辟数学第二课堂,这三方面探讨如何助力思政教学的实施,并从考核成绩、教师成长、学科竞赛和优秀学生事迹等方面展示思政教学下大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大学数学;思政教育;实施途径;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7-0104-0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 mathematics classroom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status of Colleg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in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 Mathematics classroom, it puts forward two main lines, namely, the scientif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eeking truth in mathematics curriculum itself.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Mathematics. In the practical classroom,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help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building a high-quality teacher team and opening up the second classroom of mathematic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university mathematics classroom und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s shown from the aspects of examination results, teacher growth, subject competition and outstanding students' deeds.

Keywords: College Mathemat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teaching effect

2016年12月7日,習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搞好思想教育工作不仅仅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先导作用,也要结合各专业课程的特色和优势,全方面多层次携手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教学贯穿整个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在育人成才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挖掘思政教学元素,使数学教学在传授数学知识、思维方法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彰显出本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是当今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大学数学课堂实施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大学阶段多数学生属于外地求学,父母无法时时监管到位,大学素质教育下的学习环境相对较宽松,这些有别于初等教育的外界因素,对于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都要有一个适应期。而此时学生个体意识逐渐变强,处在对外界环境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年龄层,但心智上的不成熟,明辨是非及抵制外界诱惑的能力不足, 非常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加强健康心理引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需要关注。大学数学是基础性课程,理工或经管类学生四年制学习中有三年均有不同科目类的数学课程在开设,授课时间长,覆盖面广是该课程的一大特点;同时数学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息息相关,尤其是哲学与自然科学,当然经管文史美学中也不乏有数学元素出现。更有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主考科目,显然大学数学在初等数学与高等教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以此看,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数学课堂中去,必能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的育人教学要求,这也是大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大向所趋。

二、大学数学课堂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课堂思政素材单一或丢失现象严重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对万千世界中存在的各种自然规律和运行机理进行抽象概括进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内容具有客观性、逻辑性和超越意识形态的特性。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以思想理念、道德意识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文学与感性较强。迥异不同的学科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模式。因此传统的数学课堂主要以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主,课堂、教材和考核中思政因子与素材形式单一,思政题材更新的速度缓慢,数学教学与思政教学融合度不高,甚至个别数学科目中忽视与思政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专业数学教师思政意识薄弱

按照教学需求和人才招聘要求,高校数学教师绝大部分是数学专业科班出身,在几十年的受教育过程中,接受的多是自然之道,理学之理,而硕博期间数学教育更为突出。这使得数学教师的德育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另一方面,德育意识不高进一步限制了德育能力的发挥。年轻教师有教学工作量、科研、职称等压力;部分年长教师存在教学模式僵化、危机感不强、学习意识薄弱的现象,在教学之外,教师们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培训上有很大缺口。甚至有些教师观念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修和马列教师的教学范畴,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意识。因此,数学教师思政能力和德育意识提升要着眼于团队方面的整体建设,才能为思政教学的开展提供优质师资力量。

(三)数学课程知识抽象,课时缩减等原因给思政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

近年来,数学类课程教学课时有所变动。如高等数学课程授课学时由上世纪90年代的220学时左右缩减到现在的160学时左右。课时缩减,知识体系基本不变。同时,数学知识抽象,课堂上PPT课件翻阅式、视频式讲解都不利于学生思维同步于数学教学过程,传统的讲授与黑板板书的教学课堂难免有“向前赶”的现象出现。再加上大班授课,授教人数多,学生基础功良莠不齐等因素都给数学课程高质量教学增加了难度。显而易见,既要完成数学课程的教学,又要兼顾思政教育的开展,课堂中必须另辟蹊径,创新教学模式。

三、大学数学课堂实施思政教学的两大优化思路

(一)传授学科知识,培养理性思维,突出课程特色

首先,大学数学知识中的理性思维能锻造学生的唯物主义精神。现实世界是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客观规律运动而发展的,数学正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然能认知客观与主观、个性与共性、整体与局部、原因与结果、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等唯物辩证法的元素。这些数学理性思维的熏陶,能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唯物主义观。

其次,数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品格。数学学习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对问题进行分析、求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没有答案可循,很大程度上需要创新,开拓思维,打破表面现象的迷惑,寻求物质世界的真相。这种追根思源,求真求实的论证过程,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特有的逻辑严谨、思维缜密、条理分明等特点,使学生在判断正确与错误时,更多地依靠运用理性推理,这能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能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可为学生后续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数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探索研讨能力。数学与其他学科息息相关,正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推动了数学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我国古代著名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粟米、商功、盈不足等都是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人们分田丈地、商贾经济中的實际问题。牛顿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瞬时速度问题时,提出的“流数”便有了微积分的萌芽。但大学数学一般以讲授数学理论为主,教材中的实际应用题目不多且更新较慢,因此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推陈出新,纳入一些与所授专业相近的数学应用类题型,引导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这种数学本源实际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查找文献,之后分组讨论,能促进团结协作。群策群力集体力量的凝聚,问题的解决也必然能使学生获得丰收的幸福感。

(二)着眼文化蕴意,提升数学素养,多方位培养人才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要把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不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那么什么是数学文化呢?齐民友的《数学与文化》,从非欧几何产生的历史阐述数学的文化价值,特别指出了数学思维的文化意义。南开大学教授顾沛认为,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他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数学文化。我国诸多著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数学文化给予了研究,如李大潜院士、张奠宙教授分别探讨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养、数学史的关系,徐利治教授研究了数学文化对人生的作用。尽管学术界对数学文化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是人为约定的逻辑建构系统,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进行数学行为活动所产生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从刻画计数、结绳记事那时起,数学就与文化息息相关。

1. 数学传统优秀文化激发学生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长河中,数学传统优秀文化如同浩瀚星空中的闪亮瑰宝,在华夏文明中大放异彩。在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近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 592 6,这一结论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在毫无精密仪器及网络计算软件的辅助下,他又将回归年的长度推算为365.242 814 81,误差只有50秒左右。“哥德巴赫猜想”是现今悬而未决的数学难题,在近代,数学家陈景润1966年发表的“陈氏定理”是目前最先进的成果。更有中南大学在读本科生刘路用两个月的时间破解了17年的国际难题“西塔潘猜想”,被誉为“当代陈景润”。这些数学家滚石上山不畏险,爬坡过坎不避难,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奋斗精神,将激励和鼓舞一代代有为青年,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介绍丰富生动的数学发展史,追溯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讲述数学家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励志故事,使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2. 数学符号文化提升美学感悟能力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诗歌“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几个数字,妙趣横生,雪梅交融,使人身临其境,体现出数学符号文学美、简明美;数形结合思想体现了统一美;生活中那些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体现出了数学多维空间概念中点、线、面的和谐美、对称美,这些内容和表现形式呈现出的思想文化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折射出人们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人,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到数学的内在美。”教师要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挖掘数学逻辑、数学符号、数学图形、数学思想中的美学价值,注重把这些美的元素与教学联系起来,就能使学生在枯燥的数学课堂中感受到数学之美,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长期以来,我国数学教育的应试现象突出,尤其是在初等教育中,为了提高升学率,数学教学多是搞题海战术,往往忽略了数学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数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础,教师要认识到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注重将数学文化融入到理论知识教学中去,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数学人才,推动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四、大学数学课堂思政教学实施途径研究及教学成效

(一)创新教学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助力思政教学的开展

学高方为师,身正方为范。学校教务处多次聘请线下、线上建课知名专家来校传授经验和心得,成立“混合式课程建设群”“学校线上教学服务群”对教师线上教学建设答疑解惑,普及信息化教学教师培训工作,举办教师教学课堂大比武等,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使教师紧跟先进教学步伐,极大地促进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数学思政教学的顺利开展。

1. 课堂教学收获

在学校对德育教学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高等数学课程自2018年开始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在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中实施思政教学,旨在实现多个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提升数学思政课的获得感和实效性。以2017秋采用线下教学方式与2019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为例,对高等数学课程两班级期末试卷随机取样,样本容量均等下进行成绩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下学生整体成绩得以提升,高分人数有增高趋势,如图1所示。

2. 教师成长得到认可

在疫情期间,数学部教师们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第一时间就如何进行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运行、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建设和探讨,在前期线上建课的基础上,明确“三大课程模块,两种教学阵营”的课程建设思路,开展“以青带中,一个也不落” 群策群力的研讨互助式学习策略,进一步健全了线上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技术。在学生会举办的“中南林最美网红教师”评比活动中,数学部有三位老师教学获得广大学生的一致认可,获得“最美网红男主播教师”荣誉称号。

(二)以党员教师为先锋,打造能力过硬的数学思政团队师资队伍

面对数学教师理学出身,育德能力有限的情况,理学院党委以党员教师为主力军,就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进行深度学习和研究,推荐教师参加省内外举办的思政教學培训会议,使教师“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又开展课堂思政竞赛大比武活动,极大提升了教师专业的德育意识和能力。数学党支部2018年在迎“七一”评选活动中被学校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的荣誉称号;2019年在“五化”评选表彰活动中被学校党委授予 “优秀党支部”荣誉称号。2018年至2020年,党员教师三人在教学课堂竞赛中分别获得湖南省二等奖2项、校二等奖2项及三等奖1项。2021年党员教师在课程思政课堂竞赛中获得校级3等奖2项。

以党员教师为核心,团队教师在课程建设中重新编制了数学类教学大纲,积极寻求数学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精挑细选科学取舍,以能体现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与和谐)、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与平等)、个人层面价值标准(爱国与敬业)为教学目标,将高等数学中能体现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中与高等数学有关联的思政素材与对应章节、知识点进行汇总, 探讨相应的线上、线下或相结合的方式实践到教学中去。以高等数学课程中部分知识点思政素材与教学方式展示见表1。

(三)开辟数学第二课堂,使育人途径多样化

李大潜院士提出“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南开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高校之一,且在十年来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借鉴其他院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又着重本校林业为主的教学特色,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开设数学竞赛、建模培训班竞赛班,也开设文科数学课程及数学实验等选修课程。在校园文化方面,开展数学广角,数学论坛等校园活动使学生多了解数学史、数学著名趣题、名人的励志故事等。经过多面的摸索和建设,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数学第二课堂的教学,激发了广大学子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功的同时,还培养了大批高质量人才。

1. 覆盖面广,竞赛出佳绩

选修数学实验课程,参与数学竞赛和建模培训的人数逐年递增,竞赛中更是屡创佳绩。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生2019年获国家二等奖4项,湖南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2020年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湖南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2018年获得湖南赛区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9年获得湖南赛区国家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湖南省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2020年首次获得湖南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湖南赛区国家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

2. 优秀个人突出,榜样力量凸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提倡“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致力于数理化基础学科协同育人的教学探索,其“思政”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初见成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理学院2015级地理信息专业毕业生陈本坤同学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跨境“云抗疫”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报道;2016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谢闯同学在国内口罩紧缺时从美国购买一批口罩,为理学院老师雪中送炭,以解燃眉之急。两位同学的事迹在校园中广为流传,成为同学们争相学习的榜样。

总而言之,大学数学课堂思政教育的开展,能使思政教育的理念落实到数学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教育当中去,教师用新时代的话语体系,把科学精神素养、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感、辩证思维等价值引领要素及内涵融合到数学课堂中,必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既贴合新时代“怎样培养人”的教育需求,又能实现“为谁培养人”的教育目标,从而能真正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七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李大潜.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养[J].中国大学数学,2008(10):4-8.

[4]张奠宙.关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J].高等数学研究,2008,11(1):18-22.

[5]徐利治.数学文化教养对人生的作用[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1):5-7.

[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7]鲁振云.传播数学文化,发展学生素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9):34-36.

[8]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J].中国大学数学,2006(1):9-11

[9]顾沛.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程十年来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9):92-94.

基金项目:湖南省省级教改项目“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与探究”(HNJG-2020-0358);湖南省省级教改项目“过程教学模式下智能教学系统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以‘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为例”(湘教通〔2019〕291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基于协同育人的数理化基础学科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2019SZ00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级教改項目“《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改革及实施途径研究”(12190080)

作者简介:陈茜(1976-),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讲师,数学支部书记,研究方向为高校数学类课程的建设及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成效大学数学实施途径
职校物理教学如何优化整体效果
注重兴趣培养提高体育教学成效研究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研究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基于专业需求与案例驱动相结合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中大学数学案例式教学模式探究
以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谈大学数学的教与学
生活化教学中提升数学教学成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