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课程“项目化”背景下的教学成果与改进

2022-06-19 22:16肖鹏娄忠秋廖晨雅
四川建筑 2022年2期
关键词:项目化高职课程

肖鹏 娄忠秋 廖晨雅

摘要:在国家明确职业教育的改革实施方案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将专业课课程进行“项目化”是有效的实现途径之一。以《建筑结构》课程为例,将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在学生学习课程之后,通过数字平台及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教学的教学实施效果,提出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主要的要点,并对今后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改进措施。也为其他工科类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

[作者简介]肖鹏(1988—),男,本科,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结构工程、BIM技术。

1 项目化教学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背景下,如何开展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一直是教育学者们研究的问题之一。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明確指出,到2022年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需要达到总课时一半以上,并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需大幅增加。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可以看出,高职院校需要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那么教师团队需要本着突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的目标,在教学中以国家现行的建设工程标准、规范、规程为依托,根据实际工程项目来进行教学设计[1]。那么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对课程进行“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设计就成为建筑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式之一。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基于理论指导实践的行动模式导向教学[2]。主要是在教学中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可实施的教学任务,并分别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划分教学单元,通过实施项目来完成目标[3]。2016年,在国家推动高职院校项目建设的大背景下,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团队积极响应,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提升工程实际经验,同时在各个专业课中开始进行课程项目化改革。本文以高职建筑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结构》为例,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基于数字及网络平台的数据收集,及调查问卷分析,得到项目化教学后的成果,并针对成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方向。

2 教学设计

《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共4学分,72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钢筋、混凝土及砌体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各种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掌握一般房屋的结构布置、截面选型、基本构件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以及平法制图的基本方法,能正确解读国家建筑结构的有关规范,处理建筑结构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逐步培养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从事一般的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2.1 整体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该任务教学内容多,复杂,是整门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将所有教学内容任务化、具体化。

(2)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除了要掌握任务书要求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还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追求精益求精,养成团结协作的习惯。

(3)教学设计思路:整体的教学设计思路,紧跟项目化教学理念,如图1所示,将各个知识点融合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并进行优化。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盖设计的教学子项目,确定为6个学习环节,包含4个课上学习任务,任务优化为识任务、练技能、定设计3个学习阶段。

(4)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云班课、结构设计软件及APP、Excel办公软件、中望三维软件等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实施

该任务实践性强,难度高,要求学生具有极强的综合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学生基础差,很难掌握繁杂的计算,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不感兴趣,老师往往是在唱“独角戏”,花费时间和精力多效果却很差。但学生喜欢动手,学习新技术能力强,尤其是信息化技术。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法,运用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练习法、案例法等参与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基于上述情况,将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上精讲、讨论,课后提高拓展3大环节。

3.1 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通过云班课发布学习资源、学习任务、课前测验和作业,学生完成任务后上传至云班课。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云班课进行答疑讨论。

3.2 课上精讲、讨论

针对学生课前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发布本次课程任务,以小组讨论等形式,分小组完成任务并将提出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并对难点进行精讲。学生根据教师讲授,完成自己的任务。

3.3 课后提高拓展

课后根据“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参照“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指导书”和校本教材,完成自己的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任务。

3.4 课程考核

在课程考核中融入表现性评价,通过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态度等,课程考核的要素之一[4]。同时基于产教融合的大教学背景,教学课程以与实际工程施工“零距离”为主导思想,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精益精神、团队合作等基本素质,基本操作技能、质量检测与评定等职业素养。

整个课程以及每次任务都以多维度评价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3个主体,准备阶段、实施过程、实施结果为评价指标,融入素质评价与职业素养评价。全方位多角度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4 教学实施成果

4.1 学生参与度提高

任务均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采用接地气、重参与的教学方法。课后针对学生对改革后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通过云平台发放调查问卷并分析得出:学生更喜欢改革后的课堂,自觉知识掌握程度更高,对本专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理论学习没有以前那么抗拒。

4.2 “课程思政”效果明显

在云平台上发布投票问卷显示,学生在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当中,注重了自身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的学习,了解“思政”是自身发展的基石。与传统的课程相比,还提到了诚信、敬业、精益等符合社会需求精神品质,理解“工匠精神”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责任心。

4.3 教师教学技能提高

为迎合课程要求及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团队需不断补充新的知识与实际工程案例,提高自身施工技术操作手段,学习前沿施工技术。于此同时,需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有效的将实际工程案例与理论相结合,解决项目知识较单一、不全面的问题。

5 不足与改进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是以职业适应导向为目的的教学探索[5],在此模式之下,学习目标十分明晰,强调知识应用能力,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和崭新挑战,只有围绕教学多开展反思,才能实现教学预期目标,逐步提升教学水平。

5.1 不足

(1)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要求按照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完成任务,教学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

(2)教学活动的设置、活动时间的把控需要进行微调。

(3)未能结合实际操作,做到理实一体化。

(4)部分学生课下学习积极性不高,督促评价制度应进一步完善。

(5)教学资源信息化水平不够高,比如微课质量、设置的时间以及丰富度等。

(6)建筑新技术需要进一步融入课堂,如“BIM技术”“3D打印技术”等等。

5.2 改进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师团队定期到企业顶岗,熟悉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学习企业先进技术。

(2)根据课程特点,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一起编制适合教学需要的云教材。

(3)适当增加实际操作环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制定奖惩连带制度,若出现一人未完成任务,则一组都连带受罚,促使大家相互监督。

(5)努力建设线上线下及时互动教育的“互联网+”模式。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 陈倩.大概念统整的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3] 钱存阳. 项目化教学培养大学生系统实践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2):187-192.

[4] 龙芳. 高职项目化教学课程考核模式研究[J].问题探讨. 2009(2):147-148.

[5] 苏彩霞. 项目化教学法在高职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學论坛.2020(41):297-299.

猜你喜欢
项目化高职课程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生产过程在电动汽车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