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蛋白桑替代部分进口苜蓿饲喂奶牛效果研究

2022-06-20 10:27邵丽玮张一为王亚男范京惠陈子宁安永福王晓芳
中国饲料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产奶量苜蓿桑树

邵丽玮, 刘 泽 , 张一为, 王亚男, 符 乐,范京惠, 陈子宁, 安永福, 王晓芳

(1.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00;2.保定市畜牧推广站 河北保定071000;3.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河西300061;4. 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河北承德067000;5.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河北保定071001;6.清河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邢台054800)

桑是我国一种种植历史悠久的农作物,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我国作为世界蚕业的发源地发展桑产业具有相对优势(胡少华,2020)。 蛋白桑属于多年生丛生灌木,是我国北京桑梁技术发展中心培育出的新型杂交、抗逆性品种桑,其主要优点是桑叶蛋白质含量高,仅次于大豆,优于苜蓿;含有18 种氨基酸和50 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杜周和,2011),对于牛、羊等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张建明,2018)。 而奶牛场依赖性很强的进口苜蓿自2018 年中美贸易战开始至今,价格从2600 ~2800元/t 增加到3000 ~3200 元/t, 再加上现在人工、土地等成本也逐年上升,让本就处于高成本、低收益的中国奶牛养殖业更加窘困,节本增效是当前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的重要途径。 因此,本研究以充分利用本地粗饲料,节本增效为目的,开展夏季用鲜蛋白桑替代部分进口苜宿饲喂奶牛的试验研究。通过检测产奶量、乳品质、采食量、血液抗氧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等指标检验饲喂效果,以期能够为奶牛场实现节本增效做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奶牛:产奶量相近的2 群高产中国荷斯坦奶牛。 产品:鲜蛋白桑,每天现割现用。

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本试验于6 月15 日~7 月19 日在河北保定曲阳瑞犇奶牛场进行。 根据奶牛场现有牛群情况及便于饲养管理和减少分群应激的原则, 选择产奶量水平接近的2 个高产奶牛群,剔除其中不健康的奶牛。随机选择其中一群为对照组(85 头),饲喂奶牛场原有高产基础日粮(日粮组成见表1,各原料营养成分见表2);另一群为试验组(82 头),根据等干物质原则在高产基础日粮中将1 kg 进口苜宿用3.5 kg 鲜蛋白桑替代。 TMR 全混合日粮饲喂,试验期35 d,每天早中晚饲喂3 次;每天挤奶2 次;自由饮水。其他管理按牛场常规方法进行。试验期根据前期产奶记录从每群牛中筛选出代表牛群平均水平的5头健康奶牛(均为2 胎次,高产奶牛均为38 ~ 41月龄,单产记录平均31 kg)作为收集乳样及血清的固定奶牛。

表1 基础日粮原料组成kg/头·d

表2 各原料营养成分(风干基础)%

精补料配方:玉米、豆粕、棉籽粕、麸皮、石粉、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氯化钠、硫酸铜、硫酸盐铁、磷酸氢钙、硫酸锌、硫酸锰、亚硒酸钠、益生菌、氧化锌等。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采食量 每天记录每群牛的给料量及剩料量,用于计算每头牛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

1.3.2 产奶量 每天早晚挤奶的时候, 记录每头牛的产奶量,用于计算平均每头牛的产奶量。

1.3.3 乳成分 于试验前1 天(试验前)和试验结束当天(试验后)分别采集每头样本牛早、晚2 次挤奶的乳样,按1∶1 混合后,放入奶样收集瓶中,快递送到石家庄DHI 检测中心检测乳品质。检测指标包括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尿素氮、体细胞数等。

1.3.4 血浆生化指标 于试验前1 天、 试验第17天和第35 天从各组固定的5 头样本牛颈部分别抽取静脉血液样品10 mL, 在奶牛场立即3500 r/min离心10 min 分离血清,并将分离出的血清导入4 mL 干净无菌的离心管,标记日期及牛号,随后立即将其置于-20 ℃冰箱中,贮存待检。 主要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等含量。

1.3.5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蛋白桑和进口苜蓿价格、应用量及产奶量变化计算经济效益。

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试验数据经Excel 2007处理, 采用SPSS 17.0 软件比较均值 (单因素分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用Duncan’s 法进行数据间的多重比较, 以P<0.05 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鲜蛋白桑替代部分进口苜蓿对干物质采食量及产奶量的影响 从图1 和图2 可以看出,干物质采食量在试验期间随着时间变化对照组呈波动降低趋势,试验组呈波动增加趋势。整个试验期对照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平均为23.27 kg/d·头,试验组为24.98 kg/d·头,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提高1.71 kg/d·头,采食量提高了7.35%。 产奶量变化趋势与干物质采食量基本一致, 整个试验期对照组平均产奶量为31.2 kg/d·头, 试验组为32.3 kg/d·头,试验组产奶量比对照组平均高1.1 kg/d·头,产奶量提高了3.53%。

图1 采食量随时间变化趋势

图2 产奶量随时间变化趋势

2.2 鲜蛋白桑替代部分进口苜蓿对乳品质的影响从表3 数据可以看出,两组生鲜乳干物质含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尿素氮试验前后差异均不显著(P>0.05)。体细胞数试验前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后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24.80 万/mL 降到7.87 万/mL,降低率为68.27%。

表3 试验前后乳品质检测结果

2.3 鲜蛋白桑替代部分进口苜蓿对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从表4 得知,随着时间变化,各抗氧化指标两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两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试验组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丙二醛和一氧化氮含量两组均呈逐渐升高趋势, 但试验组升高趋势低于对照组。

表4 试验前后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

2.4 鲜蛋白桑替代部分进口苜蓿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每天1 头牛用3.5 kg鲜蛋白桑(按0.5 元/kg 计算)替代1 kg 进口苜蓿(按3 元/kg 计算),饲料成本降低1.25 元。 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干物质采食量增加1.71 kg(按3元/kg 干物质计算),增加饲料成本5.13 元,产奶量增加1.1 kg (按4.3 元/kg), 增加收益为1.1×4.3=4.73 元。 所以最终每头牛每天增加收益大约为4.73+1.25-5.13=0.85 元。

3 讨论

3.1 对奶牛采食量及产奶量的影响 徐万仁等(2004)研究表明,桑叶对大多数动物都有很好的适口性,在常规植物叶中,反刍动物会优先采食桑树叶而不是苜蓿,其饲用率比苜蓿高4.8%。 桑叶青绿饲料具有很高的消化率,通常情况下,桑树叶的消化率70% ~80% , 嫩枝37% ~44% , 树皮60% ,全植株58% ~76%(程妮,2005)。从本试验饲料原料营养检测结果来看, 风干基础上蛋白桑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高于进口苜蓿,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比苜蓿低, 营养水平高于苜蓿,这与黄静(2014)研究结果报道一致。从图1 得知, 对照组奶牛采食量在热应激期间呈降低趋势,试验组呈波动增加趋势,试验组比对照组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提高1.87 kg/d,说明用鲜蛋白桑替代进口苜蓿在热应激期间可以提高奶牛采食量,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同时,随着试验组采食量的提高,产奶量相应提高,试验组产奶量试验期间平均每天每头牛比对照组增加1 kg。 而冯兴龙等( 2016 )研究不同粗饲料对秦川肉牛生长发育的影响时发现,桑叶组肉牛的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苜蓿组和对照组(P<0.05)。吕冠霖(2015)利用甘蔗叶和蛋白桑树配制生长肉牛全混合压块日粮研究中得出,全株蛋白桑树可作为优质蛋白饲料,并且可以提高采食量。 杨希川(2018)报道将蛋白桑添加到泌乳母牛的饲粮中,能够提高其奶产量,同时降低饲料成本。 刘浩民(2020)用蛋白桑育肥杜泊肉羊结果显示,添加20%蛋白桑的试验组杜泊肉羊生长性能最佳,其采食量增加十分明显,日增重也是最高的, 养殖户可以通过适当的添加蛋白桑提升杜泊肉羊的育肥效果。

3.2 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 随着规模奶牛场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产奶量逐年提高,乳品质也在逐渐提高。乳蛋白、乳脂率和体细胞数是检测乳品质的主要指标。 本试验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体细胞数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说明鲜蛋白桑替代进口苜蓿不仅不会降低乳品质还会改善乳品质。李胜利等(2007)发现,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饲用桑叶粉, 可显著提高乳蛋白率和降低体细胞数。 Cheong 等(2012)报道,在肉牛饲粮中添加青贮桑能够增加牛肉中脂肪酸含量, 改善牛肉品质。 Lin 等(2017)利用桑树叶粉饲喂蛋鸡发现,添加 桑树叶粉不仅能提高蛋鸡的饲料转化率,而且还能提高鸡蛋的蛋黄重、壳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颜色和哈夫单位。 Margareta 等(2012)利用桑树叶粉喂鸡,发现添加桑树叶粉喂鸡能加深蛋黄颜色,从而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说明蛋白桑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还可以改善畜产品品质。 另外,蛋白桑含有许多活性物质,也可能影响牛奶的特殊风味或者特殊活性成分, 本试验中未进行检测,后续有待研究。

3.3 对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在热应激状态时,奶牛外周血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极显著降低,氧化产物MDA 和NO 的水平升高。本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期间各组奶牛血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一氧化氮含量增加,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两组各抗氧化指标差异不显著, 但用鲜蛋白桑替代进口苜蓿有改善抗氧化能力的趋势, 可能与试验持续时间短效果未完全显示出来有关, 因为牛场的鲜蛋白桑在这个阶段产量相对高, 对照组如果长久不喂蛋白桑会造成牛场蛋白桑大量浪费。 李伟玲(2012)在蒙古羯羊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桑叶后发现,桑叶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与免疫能力。 Cheong 等(2012)研究发现,在育肥后期的韩牛中添加青贮桑树叶能能清除OH- 、 O2-和RO-等自由基,并提高背最长肌中抗氧化酶的活性。 侯启瑞等(2017)研究发现,利用桑树叶粉饲喂獭兔可以清除机体内的DPPH 和OH-等自由基,并能显著提高肝脏中抗氧化酶的活性。 这些研究均表明蛋白桑可提高畜禽抗氧化能力。

3.4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奶牛场养奶牛的最终目的是产生经济效益。本试验中用一定比例的鲜蛋白桑替代进口苜蓿后每天牛每天增加收益0.85 元。Vu 等(2011)利用桑树叶代替棉籽粕喂牛和Kaviraj 等(2013)利用发酵桑树叶代替鱼粉喂鲤鱼,均发现桑树叶可以代替价格更高的饲料,从而降低了饲料成本,直接提高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本试验中用3.5 kg 的鲜蛋白桑替代1 kg 进口苜蓿是根据等干物质及奶牛场种植的鲜蛋白桑供给量设计的,相当于替代30%的进口苜蓿,也许替代更高的比例或延长试验时间经济效益更好,有待研究。

4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奶量、乳品质、抗氧化性能及经济效益,夏季用3.5 kg 鲜蛋白桑替代1 kg 进口苜蓿饲喂奶牛, 每头牛每天增加收益0.85 元,可以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

猜你喜欢
产奶量苜蓿桑树
荷斯坦牛泌乳速度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桑树下的快乐
我的小桑树
口齿留香说苜蓿
苜蓿
苜蓿芽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
要造就一片草原……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
中国苜蓿利用现状及对生鲜乳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