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融入生活情景,创设小学道德与法治精彩课堂

2022-06-21 10:01黄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4期
关键词:生活情景道德与法治小学

黄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将生活情景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立足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的意义与不足之处,从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目标、融入真实的生活化教学内容、设计多元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开展科学的生活化教学评价等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生活体验。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情景;课堂教学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通过融入生活情景,能为学生构建出生动的教学体系,提升课堂的授课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就生活情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中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应用策略进行深入的探析,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情景的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聚焦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修养和人格修养,掌握道德与法律的基本规范,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和学生生活相结合。

作为一门以社会发展与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其实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最终也会被运用回现实生活中,所以,以生活情景作为小學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切入点,对创设精彩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生活情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视域下,生活情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应用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深入研究、探讨,但基于实际上的教学情况来看,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比较狭隘,与生活衔接不足。部编版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大多数来源于学生个体、家庭和学校,这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问题,并将其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部分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过度依赖教材,罗列的内容仅局限于教材本身,而对学生们实际生活中的素材整理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方式传统枯燥,学生积极性很低。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主导,从而忽视学生的自主性,也是导致课堂被动、乏味的主要原因。

第三,教学评价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发展。根据课程教学评价分析,部分教师在对学生作评价时,更倾向于做出一致性评价,或者是依据考试成绩进行等级评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与法治是一种实践的态度,单一的评价模式会让生活与德育背道而驰。

三、生活情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与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融入生活情景,优化教学目标,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领略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基本内涵,使其更贴近生活。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层次不齐,教学对象的层次性决定了教学目标也应该具备层次性。所以,教师应立足教学实际,使教学目标的制订更加合理。其二,教学目标应该体现适应性。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该结合社会发展的真正需求,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本,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法律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二)融入真实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为学生提供真实愉悦的课堂环境,特别是将生活化的场景与内容带进课堂,对学生思维意识的提高、学习兴趣的增加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多番留意学生生活中的动态,也要时常关注社会热点,做到将生活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例如,在讲授二年级上册《班级生活有规则》时,除了依托教材中展示的事例,老师还可以列举生活中时常遇到的内容,来为学生阐述规则的意义。像教师可以列举日常生活中学生喜欢的运动:打篮球、乒乓球、拔河比赛等事例,引导他们从中寻找需要遵循的规则,直观地建立起规则的概念。此外,教师再通过班级与学校中各种需要遵循规则的情景,如考试时不能交头接耳、值日时要做好清洁、上课时要专心致志等,帮助学生意识规则存在的合理性与普偏性,在分析、联系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三)设计多元的生活化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设计多元的教学方法,在融入生活情景中构建出可供学生参与、体验的教学过程。

1.表演教学法

要使课堂教学达到生活化,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背景、人物以及具体事件,对角色进行饰演与对话。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表演欲,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领悟,使教材的内容走进生活。

例如,在讲解四年级下册《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这节课,提到餐桌上的浪费时,可以通过代入餐桌上的情景,让学生扮演成餐桌上的食物,诉说自己的美味、营养价值以及制作的不易,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到食物的珍贵,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明白在生活中也不能铺张浪费的道理。

2.项目教学法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的项目教学方式,来充分深挖学生的团队协作与综合实践能力。

例如,在进行《周末巧安排》这一课程时,课后练习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有同学说,周末的我们是最自由的,因为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他说得对吗?”其实这一问题也反映了大多数学生内心的想法与疑惑。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学校中能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梳理观念;回到家中,能与家长交流,制订周末行动计划,这样一来,从想法的收集、行动计划的设计到最终的评价,皆由学生自主进行,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执行力。

(四)开展科学的生活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必要途径,是促进教学改进的重要环节。在生活情景融入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评价,更应该从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中解放出来,结合生活化的教学内涵,构建一套科学的生活化评价体系。

首先,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检验生活化教学的成果。此外,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应该参与评价之中,只有让学生有参与感,家长有代入感,聆听多方的声音,才能确保评价的客观准确性。其次,要体现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教师应该规避以往以分数作为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的片面形式,而是应该根据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场所的表现进行分析,从其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判断,再次,要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通过记录法、对话法、情景模拟法等各种方式进行评价,以此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巧妙地将生活中的情景应用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习的兴趣,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侯胜文.生活情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有效性探究[J]. 学周刊, 2022(11):3.

[2]曾笃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资源课程化——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简析与教学思考[J]. 甘肃教育, 2022(3):4.

[3]秦芳芳.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 2021(48):3.

猜你喜欢
生活情景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生活情境的几点体会
创设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贴近生活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探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基于能力培养的生活化英语对话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