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离子交换提钒工艺的研究

2022-06-22 05:38唐荣剑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损失率中和树脂

唐荣剑

全球现已探明的钒矿资源储量约1.6亿吨,绝大部分赋存于石煤型沉积钒矿和钒钛磁铁矿中。钒资源可开采储量分布:俄罗斯41%、南非25%、中国16%、其他18%。中国钒资源很丰富,是全球钒资源储量大国。

钒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宇航、国防军工等部门,我国钒矿资源主要有两种形式,即钒钛磁铁矿和含钒石煤,石煤钒资源属于低品位的含钒资源。石煤是我国一种独特的钒矿资源,国外开发利用研究甚少,国内目前还处在开发利用的探索阶段。石煤型钒矿的开采,目前国内没有专项研究,普遍采用的采矿方法为露天开采及地下开采,以露天开采为主,地下开采只占很少一部分,地下开采中,以崩落法为主。

近年来,钒在清洁能源方面的研究有很大进步,钒氧化还原电池已经用于商业能源存储系统。我国对钒提取的生产厂家约有数百家,大都规模较小,主要采用萃取法与离子交换法对浸出液进行富集提纯,萃取法提钒萃取条件苛刻,操作不稳定,易形成三相使萃取失效,且萃取废液夹带有机相,造成废液COD、BOD超标,由于我国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萃取法提钒应用逐渐受限。离子交换法生产流程相对简单,交换贫液能实现闭路循环,对环境较和谐,试剂消耗较少,但回收率较萃取低。通过对萃取流程分析,本文采用两段离子交换流程,能较好地提升离子交换回收率。

1 实验原理

1.1 中和过程

中和过程影响中和液钒沉降的主要因素为:浸出液钒浓度、中和pH值。钒矿石在酸浸过程中,矿石中的铁、硅、铝等杂与钒一起被浸出。浸出液用碳酸钙中和时,当PH值小于1.7,生成的沉淀主要为硫酸钙,中和液钒浓度较浸出液无降低,该过程基本无钒损失;随着pH值升高至1.8左右,Fe3+离子开始水解难容钒酸盐沉淀开始生成,中和液钒浓度开始降低,随着pH值继续升高,中和液钒浓度逐渐降低。同时浸出液钒浓度越高,同离子效应导致生成的难熔钒酸盐沉淀量越多,中和液钒沉降越大。

1.2 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提钒工艺普遍指中和—离子交换一次流程,中和液pH值为1.8~2.0时,吸附贫液钒浓度能控制在0.3g/l以内,该流程钒损失主要由中和钒损失与贫液钒损失两部分构成,钒损失较高。为了提升回收率,针对钒流程损失提出两段离子交换流程,具体过程如下:

一段中和:浸出液用碳酸钙中和至pH值为1.60~1.65,中和料浆经过滤得到一段滤饼与一段母液,一段滤饼基本不含钒,一段中和过程无钒损失。

一段离子交换:一段母液经离子交换产出一段贫液,一段贫液钒浓度约为0.6g/l左右、pH值约为1.5~1.6。

二段中和:一段贫液用碳酸钙中和至ph值1.95~2.00,中和料浆经过滤得到二段滤饼与二段母液,二段母液钒浓度降低,二段中和有钒损失。

二段离子交换:二段母液经离子交换产出二段贫液,二段贫液钒浓度约为0.15g/l左右。

两段离子交换流程钒损失主要为二段滤饼与二段贫液,由于一段贫液钒浓度低、pH值由1.6中和至2.0消耗碳酸钙量较少,产生的难熔钒酸盐沉淀量少,因此二段中和过程钒损失较一次流程显著减少。

2 实验过程与讨论

2.1 实验药剂与器材

(1)实验原料与药剂:浸出液、碳酸钙、硫酸、树脂为一种大孔径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2)实验器材:树脂柱(填充树脂300ml/柱);强力电动搅拌机、电子天平、多路阀。

2.2 实验过程

2.2.1 一段中和pH值确定

所使用的矿体中和浸出液至不同pH值,寻找浸出液中的钒开始沉降时的临界pH值,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当浸出液中和至pH值为1.70时,中和液钒开始沉降,因此一段中和pH值应小于1.70,故将一段中和pH值定为1.60~1.65之间。

表1 浸出液中和结果

2.2.2 一段离子交换

pH值为1.65的一段中和料浆经抽滤后,得到一段中和液用于离子交换,跟踪一段贫液钒浓度变化趋势,确定一段贫液钒指标,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一段离子交换贫液趋势变化图

从图上可以看出,当一段中和液吸附至第29个单位量(200ml/单位,下同)时,一段贫液钒浓度(0.6g/l左右)开始迅速提升,因此一段贫液钒浓度应在0.6g/l以下。

2.2.3 二段中和

一段贫液用碳酸钙中和,中和pH值范围从1.8逐渐提升至2.2,各pH值两个平行样为一组,确定提取矿体中所添加比例与滤饼量,进而确定二段中和钒损失,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二段中和不同pH值钒损失结果

从表2中和结果可以看出,二段中和随着pH值升高钒损失率逐渐提升(钒损失率以浸出液浓度3.96g/l计算投入金属量),一段贫液中和终点pH值为1.80时,钒损失率约为0.17%;终点pH值为2.05时,钒损失率约为0.24%;终点pH值为2.10时,钒损失率约为0.42%;终点pH值为2.20时,钒损失率约为0.52%。

2.2.4 二段离子交换

用上述pH值为1.80、2.05、2.10、2.20的二段过滤后的中和液进行离子交换实验,具体结果如图所示。

图2 贫液钒浓度趋势变化(母液pH值1.8)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母液吸附至第45个单位量(13500ml)时,贫液钒浓度(0.30g/l左右)开始迅速提升,因此pH值为1.8的母液产出二段贫液钒浓度应在0.30g/l以下。

图3 贫液钒浓度趋势变化(母液pH值2.05)

从图上可以看出,当母液吸附至第70个单位量(21000ml)时,贫液钒浓度(0.20g/l左右)开始迅速提升,因此pH值为2.05的母液产出二段贫液钒浓度应在0.20g/l以下。

图4 贫液钒浓度趋势变化(母液pH值2.10)

从图上可以看出,当母液吸附至第66个单位量(19800ml)时,贫液钒浓度(0.20g/l左右)开始迅速提升,因此pH值为2.10的母液产出二段贫液钒浓度应在0.20g/l以下,实验中该母液下树脂色阶下降(逐渐出现整体变色现象)

表3 pH值为2.20离子交换数据

综上所述,当中和液pH值为1.80时,吸附至第45个单位量,贫液钒浓度(0.30g/l左右)开始迅速提升,因此pH值为1.8的母液产出二段贫液钒浓度应在0.30g/l以下;当中和液pH值为2.05时,吸附至第70个单位量,贫液钒浓度(0.20g/l左右)开始迅速提升,因此pH值为2.05的母液产出二段贫液钒浓度应在0.20g/l以下;当中和液pH值为2.10时,母液吸附至第66个单位量,贫液钒浓度(0.20g/l左右)开始迅速提升,因此pH值为2.10的母液产出二段贫液钒浓度应在0.20g/l以下,用该母液实验时,树脂色阶下降,逐渐出现整体变色现象;当中和液pH值为2.20时,贫液钒浓度为迅速提升趋势,实验中该母液下树脂无色阶,树脂整体变色。

用pH值1.80、2.05、2.10、2.20四种二段母液进行离子交换实验,二段离子交换母液pH值控制在2.05左右,贫液钒浓度能控制在0.2g/l以内,此时吸附金属量高,钒损失率低。因此二段离子交换母液pH值应为2.00-2.05。

3 验证试验

试验主要采用“多路阀”设备,通过多路阀自动切换实现树脂吸附、解析、再生等工艺过程。连续离子交换工艺为两级吸附,其中一级吸附(2柱串联),二级吸附(6柱串联),原料为泵口母液,一级吸附完成后收集尾液,尾液用8%氢氧化钠中和至2.0,中和后尾液进入二级吸附,二级吸附尾液控制在0.1g/l~0.2g/l,根据连续运行数据,对树脂提钒工艺进行优化,获取工艺参数。

两级吸附为6柱串联,原料为pH值中和至2.0的一级贫液,吸附流速1.5BV/h,设定树脂柱切换时间为6h,具体结果如下。

表4 两级吸附工艺参数

表5 两级吸附数据

从结果可以看出,二级吸附时间为6h,吸附量12BV,二级贫液能控制在0.20g/l以内,钒总损失率约为4.03%。

4 实验结论

两段离子交换流程,一段中和pH值控制在1.60~1.65之间,一段中和无钒损失;一段离子交换贫液钒浓度控制在0.6g/l以内;二段中和pH值控制在2.00~2.05之间,钒损失率约为0.24%;二段离子交换贫液钒浓度控制在0.2g/l以内、钒损失率约为3.79%。两段离子交换钒损失率合计4.03%,相较一段离子交换流程钒损失率下降3.5%以上。

猜你喜欢
损失率中和树脂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炫酷发明
被封印在树脂与木头里的风景
棉花苗期雹灾损失定量分析
ACS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小麦赤霉病危害损失研究初报
氮磷钾配比与水稻穗瘟病指及损失率的关系研究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中和”的大美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