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雕塑的布局之美

2022-06-23 03:50王海赵月儿
民族文汇 2022年33期
关键词:自然美

王海 赵月儿

摘 要:中国传统雕塑的美是一种意象美,在与西方古典雕塑的比较中,传统雕塑渗透出浓厚的东方气质。中国的传统雕塑与环境的关系,同样有着鲜明的特点,结合古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于传统雕塑的布局进行一次梳理,使得我们可以从更宽广的领域,更深刻的理解传统雕塑美学之风格。

关键词:传统雕塑;功用性;自然美;时间的艺术;

中国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这种审美影响了传统雕塑布局风格,时空感和情感的人文关怀,深深地烙在传统雕塑群雕的布局之上。正所谓“汉魏古詩,气象混沌,不可句摘”是的,我们也只有在群雕的整体中把握个体雕塑,才能深深体味到传统雕塑的精神。

第一节 对人生的态度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传统单体雕塑的文章,我便以功用性作为突破口,开始了我对传统雕塑美的论述,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传统雕塑,很大程度上不是以美的名义发展壮大的,而更多的是以实用主义来为统治者代言的。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么雕塑也必然深深的表现出那种文化指向,并且一表现就是将近持续了两千年。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让我们了解到古代的中国人并不怕死,孟子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我们明白了我们为什么活 ,同样的“未知生,焉知死”道出了祖宗对人生的感悟,我们并不在乎个体的生死,而是在乎在社会中的自我价值,生的意义既然只存在于人在社会群体中相互关系,那么对整体气势的营造,就必然意味着,对个性一定程度上的抹杀。群体雕塑恰恰符合了这个原则,比如说秦兵马俑,陆续出土的大量秦代兵马俑,它自豪的宣誓着我国历史上,建立起第一个封建统一国家的秦始皇,在四海内“奋击百万、战车千乘”,以及“内平六国,外却匈奴,千里驰骋,所向披靡”的恢弘图景,铭刻住秦军这种“战未常不克,攻未常不取,所当未常不破”的强大力量和英勇气概,尽管陶俑千人千面,其实不过是比较微妙的变化而已,甚至有可能是在几十套模具基础型上的稍稍改动而已,尤其在动作上整齐划一,没有太多变化。这跟古希腊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群雕的动作各异比起来,有着很大的差距,然而这种对单体陶俑变化的减弱,反而突出了整个地下军团的威武气势。必须用严肃、庄重,略带阴森的整齐划一,才能营造出军阵的气势和皇帝的威严,似乎好多战争题材的莱坞电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在用这个方法来营造势如破竹的气势。

第二节 对自然的热爱

中国的雕塑同建筑如出一辙,在故宫的建筑布局中,巧妙的运用繁多的单个建筑,按照一定的秩序,层层叠叠组成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在一条醒目的主轴线上向四周平铺展开,占有更大的平面广度。而德国的科隆教堂并不去蔓延他的宽度边界,相反是以大体量向天空中扩展、垂直叠加罗列、形成内部空间巨大并且富于变化的空间形象,形成伟大壮观的整体。这种类型广泛出现在欧洲大陆,比如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这些都体现出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这一特点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西方追求神,向往天堂,向高度发展,也是西方雕塑与建筑密不可分的原因,即便是罗马时期的街头纪念像,也作为城市规划建筑的一部分,并被限制在看不到的,几何规矩之内。罗马人用墙限制住教堂里的人,只给他们打开一扇天窗,那是去往天堂的路,也是唯一的路。而中国恰恰相反,中国人太在乎建筑物的顶子了,那是避风遮雨的价值所在。而对于四周的墙,却是非常不在意的,漫步于错落、稀疏的柱子间,你可以自由出入,人和建筑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一种人类亲近自然的态度。中国雕塑同样的从园林审美出发,毫不掩饰的投向自然的怀抱。他们藏身于山泽原野、悬挂于陡峭山石。没有什么人为的边界,可以囚禁传统雕塑的出走,他们在林野中徜徉,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在自然环境中雕塑加入了空间,并在其中舞蹈。而“舞”,正是中国艺术最基本的形式韵律。以群体的美感与凝重平和的宗法思想,体现了这个民族深沉与厚重的文化特征,当印度佛教艺术传入中华大地时,习惯于融入自然的我们,有选择的接受了佛教造像,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石窟寺的造像样式,而对那些更加明确的、简洁的、直指精神的,露天石头寺庙视若无睹。这一点不正和汉代霍去病墓前雕塑,同出一辙吗?

中国人追求回归大自然,向往天人合一,中国传统雕塑同样是在大自然的广阔中无限延伸的,无论多小的雕像,都要被摆放在楼阁与山山水水当中。它们自然而然的加入空间与时间的运动之中,在大自然的环境里,透过春夏秋冬的转换,得到了更大的体量与可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传统群雕就是这样大气地存在的,它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意义,而且俘虏了周围空间的价值。而不像西方雕塑一样,被牢牢的钉死在柱子和墙壁之上,为了突显自己,徒劳的跟空间对抗。

第三节 对时间的迷恋

传统雕塑之魂,就是气韵。气韵的表现往往用线是最直接的,当然面对大自然,你无论什么形式的提炼,都会对客观事物有所改变,古代的雕塑家们是明白这一点的,但是他们更加明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大无奈,这种对人生的感悟就是对时间的信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国人明白了人生的短暂,所以在各个艺术门类里,都有意地表达渲染自己的这种无奈。比如中国园林,中国园林之美,主要反映在时间为线的“诗情画意”上,它在构思、取材、建筑布局等方面深受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形成寓情于景的特点,将人的理想、趣味和精神追求通过景物展现出来,达到"无处不可画,无景不入诗"的意境。传统群雕亦如此,比如中国寺庙佛像雕塑,从门前憨态可掬的大肚弥勒佛,将你领进佛堂,再到天王殿中威武震撼的四大天王,让你明白善恶有报的威严;从天王殿背后面无杂色的韦陀,给你公平公正的承诺,再到大雄宝殿,十八罗汉之人间百态,和三世佛之佛法无边,让你彻底的崇敬与信仰;最后的渡海观世音又给你无限的人间关怀,给你再来祈祷神灵的动力。这几转迁回的情感变化,不单是空间改变所致,还有时间魅力之所在,与其说这是群雕,不如说它是故事,是一个按时间展开的三维故事,然而串联这种种情节的就是线型的时间,是在时间空间中展开的。

传统雕塑除了处理观者与群雕的关系外,对处理群雕人物内部关系时,也在努力把握每一个人物之间微妙的内在情感交流,同时运用动作与表情,轻声低吟般的讲述着彼此的故事。比如佛祖如来与弟子迦叶、阿难三者形象的塑造,就运用了三种脸谱化的造型,两个徒弟一老一少,一个是印度人形象,一个是汉族人形象,尽管都表露出虔诚的神态,但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心境之不同。再比如佛祖身下的众多护法力士像,其职司决定了他们要造型威武表情凶恶,狰狞的面容加上夸张的肌肉团块,更加衬托出菩萨和佛祖的慈祥。这种群雕人物关系更好的突出了主题,并且表现手段极其精简,符合传统雕塑美的形式法则,可以说传统雕塑塑造的性格是有故事的,是叙事性的雕塑,是只有在时空中把握得到的。中国的气韵中包含着极大的时空性,你看那充满情感的时间之流,在纸上物体上的音乐和舞蹈,无论是绘画中还是书法中、诗文中、雕塑中、园林中、建筑中,它总在那里回旋行动,不断进行。组成节奏韵律,并且讲述着光阴的故事。。。它们如追光般流淌前行,在起伏不平的原野一路穿行游走,若隐若现。它自由而有规矩,奔放而有节制,表现出有限的超越,但这超越却又在此情感化的时间之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和宇宙是一个不断向前绵延的过程,我们不见其“终”。然而诗人传递的并不是全然伤感的情怀,他描绘出了世界宏大的绚丽多彩,同时感慨着生命的短暂与可贵,这恰如那些,埋没在荒草乱砾中的,大圭不雕却被岁月雕琢的传统石刻们,无论是霍去病墓前动物石刻,还是依山而凿的佛像石窟,都是那静兮兮,凄凉凉的时光守望者。

参考文献

[1]王子云. 中国雕塑艺术史[M].深圳:岳麓书社.2005.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黄宗贤,吴永强. 中西雕塑比较—中西美术比较十书[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自然美
从悦目的自然美到悦志的创造美
“出”与“入”——浅析儒道美学中的人格美与自然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态举隅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浅析自然界的审美现象
浅谈苏轼作品的审美意趣
让经典在学生心中绽放
发现自然之美,感悟多彩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