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2-06-23 13:15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技能型食用菌栽培

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况 丹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得到大幅度提升,而食用菌产业更是为经济建设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重新思考现阶段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现状分析

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历史时间虽然很短,但是近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不仅在高速发展,其内涵品质也在稳步提升,国家也开始重视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然而,在这高速发展的背后也有令人堪忧的短板,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其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据文献资料显示,国内外学者针对“食用菌栽培技术”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改革研究相对匮乏。目前“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教学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1)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不够,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距甚远。(2)教学模式与产业发展不适应,导致课程教学与实际生产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理论—实验—生产实践”的知识链未能有效融合。(3)考核体系不合理,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不客观、不科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客观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以地方产业发展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

第一,根据江西省以及宜春市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省内食用菌栽培面积大、经济效益好的典型品种进行重点推广教学,如黑皮鸡枞、竹荪、茶树菇、海鲜菇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气候环境等进行逐一讲解,并与外省市种植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食用菌的栽培条件虽然没有太高的要求,但对一些基本的生存条件仍然有其特殊要求,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基础,就需要我们对地方的栽培条件有所了解,并据此合理计划培养的食用菌类型。食用菌的种类繁多,生长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如对地方的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植被类群和土壤质地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果要做到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地了解该地区的基础情况,培养最为有利的食用菌种类,因地制宜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就需要我们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并且这一类人应足够了解该地的实际情况,能快速上手,这样对地方的经济建设发展才更有利。

第二,近年来,江西省工厂化栽培发展速度非常快,而管理体系、技术队伍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可以在教学内容中突破传统,增加工厂设计与管理,使学生掌握食用菌工厂化建设,参与前期的建设工作,结合理论知识,理解工厂设计原理,因地制宜地设计更合理的厂房,与时俱进,更加深入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强化实践教学

第一,结合食用菌产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服务地方经济产业需求为导向,主动把企业实习、技术培训纳入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岗位角色,增加操作实践机会,明确学习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态,开展食用菌栽培生产实训与交流。让学生全程自主实践常见食用菌栽培实训项目,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撰写实验报告,实践从菌丝培养到出菇的全部生产过程,熟练掌握常见食用菌的栽培流程及注意事项,从而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了解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过程,也就是食用菌栽培时所需要的一切有利条件,缩短生长周期以提高经济效益,不仅是正在进行研究的人员需要做的,更是还在学习中的学生需要思考的。因此,重视实验课的开展,在加深理论知识基础的情况下,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其深入学习的动力。

第三,根据企业食用菌栽培生产流程,指导学生设计实训项目,从培养基配制、无菌操作、菌种制作、观察菌丝生长、出菇管理、采收六个环节,对接企业生产的装料、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采收六个环节。将工厂设计,食用菌的形态发育,食用菌的生长条件,菌种生产基础,母种、原种以及栽培种制作,液体菌种制作,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食用菌贮藏与加工等理论知识穿插其中,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产流程及注意事项。

(三)实施科技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第一,本项目依托我校直属食用菌研究所技术力量和资源优势,将科技助农项目纳入课程实践,积极组织学生对接农村合作社,开展科技扶贫、助农兴农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第二,以大棚栽培常见食用菌为抓手,让学生全程参与生产实践和技术指导,针对菇农常见的消毒灭菌、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进行讨论总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科技扶贫、助农兴农意识,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素质食用菌产业技能型人才。

第三,下基层,了解食用菌培养的实际生产流程,并把这种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是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改革的大方向。

(四)立足栽培生产实践,完善考评体系

立足食用菌栽培生产实践,拟从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两个方面对课程考核进行评价,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从而更客观地评判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具体方案见表1、表2、表3。

表1 实验方案评分等级

表2 实验方案评分表

表3 实验结果评价表

综上所述,本文以培养高素质食用菌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结合江西省和宜春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形势,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立足食用菌栽培生产实践,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依托我校直属食用菌研究所技术力量和资源优势,将科技扶贫、助农项目纳入实践教学,树立学生技术助农、扶贫意识,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素质农业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技能型食用菌栽培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自然栽培的味道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