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四肢软组织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6-24 08:43赵爱好
医药与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换药负压创面

赵爱好

(汝阳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河南 洛阳 471200)

四肢是人体重要的组成结构,也是维持日常活动的关键部位,若四肢不健全则难以维持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在人体四肢受创后需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促使创面尽早愈合,避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方式主要以清除创面污染,控制感染及促进创面愈合为主要原则,同时考虑到创面在Ⅰ期闭合难度较大,故而还需配合不断的换药来促进创面的修复。但对于严重创伤患者而言,频繁的换药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加之创面愈合缓慢,治疗周期较长,更在无形之中增加患者的身心负担,导致临床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一种利用VSD材料、半透膜、三通接管联合负压吸引器进行负压吸引的技术,并且该技术在负压封闭的原理下进行的清创治疗在促进创面快速愈合方面具有显著功效。目前已有研究证实VSD技术在骨创伤创面软组织修复中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汝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自开展此项技术以来也取得显著疗效,现对汝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患者展开研究,观察VSD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本院急诊收治的四肢软组织严重创伤患者展开研究,资料收集时间在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四肢软组织严重创伤,即排除骨折肌腱等重要脏器损伤后,仅存在皮肤肌肉等组织损伤;(2)知情并自愿参与本项研究;(3)年龄≥18岁;(4)无手术用药禁忌证。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者;(2)患有精神疾病;(3)合并脓毒血症、败血症等严重感染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5)中途退出者;(6)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纳入研究对象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试验组(n=54),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s]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引流治疗。先详细评估患者的创伤程度,确定创伤面积的具体范围后对创面进行清洗消毒,清洗完成后充分暴露患者受创的软组织,将已经发生坏死的软组织和异物剔除;然后按照正常的顺序对患者的创面依次进行上药、放置引流管和包扎,密切关注患者创口的情况,积极给予抗感染治疗,定期进行清洗换药。

试验组采用VSD治疗,提前准备好与创面面积大小一致的泡沫材料,在其中插入两根硅胶材质的引流条,引流条上附于的敷料范围皆在2 cm左右;随后再将引流条结合在一起,使用酒精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清洗消毒,与创面2~3 cm以上的区域覆盖生物粘连膜,粘贴好泡沫材料后再采用系膜法封闭引流条的出口,将其与负压机相连。最后打开负压机进行引流,调整引流压力在125~420 mmHg,每次引流时间设定在5 min,每2次引流之间间隔2 min,若引流过程顺畅可在10 d后揭开泡沫敷料;若引流不顺畅则需要查看是否存在异物阻碍引流,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确保引流的顺畅。

1.3 观察指标

(1)详细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愈合的时间和住院总时长的差异。(2)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5 d后测定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采集5 mL空腹静脉血液以3 500 r/min的速度(离心半径10 cm)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清保存待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测定设备选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品牌:英诺华;苏械注准:20172402197;型号:DI-602),比较两组间的差异。(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患者感染、肿胀、脓性分泌物、创面愈合不良等发生率。(4)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测量患者的创面面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良好,创面面积较治疗前相比缩小85%以上且无不良反应发生代表显效;以患者治疗后创面得到有效改善,分泌物明显减少,创面面积较治疗前缩小40%~84%代表有效;不符合上述两种情况者代表无效;以前两者相加百分比代表有效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相关治疗指标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总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治疗指标比较(± s)

2.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和CRP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试验组治疗后IL-6、TNF-α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2.3 两组创面面积比较

两组治疗前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两组创面面积较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明显缩小,且试验组治疗后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创面面积比较(± s) 单位:cm2

2.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5 两组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6。

表6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四肢软组织严重创伤的发生多由高能量伤害所致,常见的包括交通事故、重物砸伤、高处跌落等;患者不仅软组织受损,还伴有不同程度的骨折、肌腱和神经损伤等情况,伤情严重、创伤面较大,影响患者的正常的肢体功能。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关闭创面,若患者的创面长期无法愈合则会增加并发继发性感染的风险,加剧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难度,延长治疗周期。

经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总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在陈众的研究中也发现,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本研究结果大致相同,由此证实,VSD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换药次数,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既往临床对于四肢软组织的治疗需要先对受伤部位进行彻底的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消除炎症后在考虑根据创面愈合情况进行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手术。经临床实践发现,软组织在遭受到严重创伤后其创腔内会产生大量分泌物,坏死组织处存在大量细菌毒素,即使给予患者频繁的换药治疗,也难以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甚至敷料在换药的过程中还会与新生的组织粘连,易使得部分表皮组织和新生组织与敷料共同被撕脱,从而影响组织的愈合,不利于后续的皮瓣修复。相比之下,VSD技术在患者清创后不仅通过持续的负压吸引及时吸出创面腔内的分泌物,还可利用特殊材料覆盖创面,促进创面的自然愈合,从而保障后续游离皮瓣修复治疗的开展。此外,持续的负压吸引一方面可以确保创面的清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少创面创口处的组织水肿,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而特殊材质生物膜还可以为创面营造的一个封闭的空间,阻止细菌的侵入,降低感染的风险,并通过局部微循环的改善促进毛细血管的增殖,为提高后续皮瓣移植治疗的成功率创造条件,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证实,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任立桐研究结果一致,临床治疗优势显著。经研究发现,IL-6则是机体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促炎因子,而TNF-α可以诱导并激活炎性细胞,促进IL-6等炎性因子的增多,扩大炎症反应;二者均可反映机体损伤的严重程度;CRP作为一种蛋白质,通常在机体组织创伤或感染时水平急剧上升。而在本研究中,四肢软组织创伤患者体内三项指标水平均处于异常升高状态,而经VSD治疗后试验组治疗后IL-6、TNF-α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由此证实VSD治疗四肢软组织严重创伤患者可以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VSD使用的半透膜与创面组织之间相容性良好,不仅不会引发过敏症状,还可以通过系膜法构建一个良好的封闭环境,使创面可以始终维持一个良好的湿润环境,避免组织发生脱水和表皮细胞死亡的情况。同时该生物膜还有益于新肉芽生长,促进了创面愈合,并且具备单向透气功能,只允许内部的有害气体排出,阻止外部细菌进入,从而有效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促进创面的愈合。对此本研究结果证实,试验组治疗后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除此以外,本研究还发现,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与王德烈的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VSD治疗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VSD治疗四肢软组织严重创伤患者可以有效减轻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换药负压创面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研究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复方雪莲烧伤膏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浅谈换药室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外科『换药』学问大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