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2022-06-24 08:43刘松林许官学
医药与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经皮机体心肌梗死

刘松林,许官学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贵州 遵义 5633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是由机体冠状动脉持续性缺氧、缺血所致,其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及致死率高等特点。ASTEMI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亦是导致患者心功能损伤和该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现阶段临床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疾病的主要方案之一,通过疏通患者机体中的病变血管,缓解机体心肌缺氧及心肌缺血状态,进而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化ASTEMI患者预后的效果。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仍有部分患者会并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进一步增加临床治疗难度的同时亦会加重患者临床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明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而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等方面尤为重要。心电图作为临床辅助诊断ASTEMI及评估患者病情乃至预后的常用手段,虽然具有一定应用效果,但心电图在临床诊断的特异性欠佳,临床应用期间误诊、漏诊或对疾病评估不全面等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寻找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诊断方式对医护人员早期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ASTEMI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及优化患者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意义不言而喻。研究发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可有效反映机体中的免疫及炎症状态,其与多种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现阶段针对SII的研究多集中于各类癌症患者预后的研究中,而关于SII与ASTEMI患者预后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4例A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SII水平与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以期为ASTEMI患者的诊治工作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支持,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4例ASTEMI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其中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50~75岁。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受试者均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的患者;(2)具备PCI手术指征,且均在发病后12 h内入院治疗者;(3)随访资料齐全的患者;(4)愿意配合医护人员,且依从性良好的患者。

排除标准:(1)伴有恶性肿瘤、血液疾病或严重肾、心、肝等疾病的患者;(2)伴有局部/去全身感染的患者;(3)伴有精神类疾病,无法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4)妊娠期孕妇或哺乳期孕妇;(5)接受其他治疗方式并可能影响本研究治疗方案的患者;(6)中途退出本研究,或自行更改治疗方案的患者。

1.3 方法

收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饮酒史、抽烟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状动脉病变支数、Killip分级;(2)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血块收缩试验(CR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

1.4 随访与分组

采用电话随访或在患者复诊期间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0年12月30日,记录所有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半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根据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半年内预后情况将124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82)和预后不良组(n=42)。

1.5 相关定义

(1)抽烟史:每天吸烟的数量≥1支,且该吸烟数量连续或累计≥6个月;偶尔吸烟者,每周吸卷烟次数≥4次,但平均每天不足1支。患者满足上述任意条件均可判定为存在吸烟史;(2)饮酒史:患者饮酒折合下的酒精量>40 g/d,且持续饮酒5年或2周内有暴饮史;满足上述任意条件均可判定为患者存在饮酒史;(3)体重指数(BMI):BMI>28 kg/m则表示为肥胖,BMI>25 kg/m则表示为超重。

1.6 观察指标

(1)比较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2)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SII水平与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饮酒史、抽烟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小板水平、CRT水平、TC水平、TG水平、HDL-C水平及LDL-C水平等临床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Killip分级及SII水平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ASTEMl患者预后不佳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的ASTEMI患者预后不佳重要预测因素,以A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Killip分级及SII水平作为自变量,以ASTEMI患者预后情况(坏=1;好=0)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支数、Killip分级及SII水平均为A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

表2 ASTEMl患者预后不佳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ASTEMl患者不良预后的Peaeson相关性分析

Peae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STEMI患者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患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69,=0.000)。

3 讨 论

ASTEMI疾病是医院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多为不稳定斑块出现破裂、脱落后堵塞冠状动脉,且伴随机体血小板异常聚集进而导致冠状动脉堵塞,最终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出现心肌梗死。ASTEMI是心肌梗死疾病中的常见类型之一,且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随着发生率逐年增高,现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一种公共卫生问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虽然是现阶段治疗ASTEMI患者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及心源性休克等情况发生,进而导致患者预后不佳甚至死亡。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病死率可达20%~35%。因此,临床重视ASTEMI患者治疗的随访工作,同时给予ASTEMI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有效判断,并及时制定相应的个体化干预措施,进而对降低ASTEMI患者病死率及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等方面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ASTEMI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期间,机体中炎症反映所诱发的微血管通透性改变亦是该病发生的重要机制。SII是一种结合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的新型炎症指数,其可有效且全面的反映出机体炎症状态及免疫系统状况。人类机体发生炎症后可促使血小板异常升高,异常聚集的血小板亦可粘附在机体内皮细胞的表面,进而诱发局部缺血、缺氧及微血栓形成进而造成组织凋亡。淋巴细胞计数异常降低提示机体淋巴细胞凋亡过度,使机体免疫系统能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进而易促使内皮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血小板活化后异常聚集及血栓形成。而中性粒细胞亦可通过激活、诱导机体炎症反映,促使机体冠脉斑块状态异常,诱发粥样斑块发生破裂及血栓形成,进而促使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相关研究证实,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异常降低与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病情进展及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相关。Jiabao等研究表明,术前SII水平异常升高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同时表明,SII水平是预测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的临床预后潜在指标。K Esenboa等研究表明,SII水平升高是预测经皮冠状动脉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情况的有效指标。张天骄等将SII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中发现,预后不良组SII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ASTEMI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饮酒史、抽烟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小板水平、CRT水平、TC水平、TG水平、HDL-C水平及LDL-C水平等临床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Killip分级及SII水平等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属于一种线性概率型的预测模型,作为分析传统资料的常用模型,其可研究分类观察结果和一些协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操作简单的同时亦能更为直观地反映各影响因素的危险程度,现阶段临床上常将该模型应用于分析诱发疾病的高危因素的相关研究中。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Killip分级及SII水平均为A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此外,Peae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STEMI患者SII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69,=0.000),结果与上述结果相一致。提示,SII水平异常增高与ASTEMI患者的不良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

综上所述,ASTEMI患者的SII水平与ASTEMI患者是否发生不良预后呈正相关,临床医务人员通过检测ASTEMI患者的SII水平对ASTEMI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及诊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此外,本研究仅研究系统免疫指数与ASTEMI的相关性,且纳入的样本量相对有限,研究均在本院进行同时未对ASTEMI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可能存在些许不足。因此,关于系统免疫指数与ASTEMI预后不良的相关性分析结论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验证。

猜你喜欢
经皮机体心肌梗死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邓俊峰作品选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柴油机机体常见损伤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