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事件报道体现人文关怀的路径探讨

2022-06-25 11:37王浩宇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关怀

摘要:对于“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在信息传播手段和途径更加多元化的今天,媒体报道的内容、角度和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自媒体的涌现和二次传播,让主流声音之外也不乏噪音的出现,这也再次引发新闻界乃至社会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关注和讨论。灾难性事件报道往往会涉及受害人群,如何在新闻报道中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文关怀,避免对受害人群造成二次伤害,同时为社会提供准确的救援信息和援助渠道是新闻媒体思考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等新闻报道案例,对灾难性新闻的报道技巧及人文关怀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传统媒体的一线记者乃至自媒体从业人员起到抛砖引玉、自查自省的作用,让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灾难性新闻报道。

关键词: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人文关怀;保护隐私;东航MU5735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7-0154-03

灾难性报道是指,围绕刚刚发生的灾难,对其进展、危害、影响、抗灾、救援、成因等进行新闻报道。灾难性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震撼性、负面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人类无法精准预防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台风、洪灾、火山爆发、重大疫情等;另一类是人为灾害,如战争、交通事故、凶杀、矿难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1]。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媒体记者应该如何报道?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该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与常规报道不同,灾难性事件与生命息息相关。它的关注度高、波及面广、社会损失大,是非常沉重的话题。严峻时刻,也是对媒体记者的特殊考验。如果媒体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做不到客观、冷静、准确,可能会传递错误信息,误导舆论。如果在新闻素材采集、稿件撰写、画面剪辑时,不注意体现人文关怀,则容易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二次伤害。因此,如何准确报道灾难事件并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如何报道灾难事件

(一)记者要及时身临第一事发现场

时效性既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原则,也是衡量媒体记者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灾难事件发生时,如果记者能在第一时间赶至事发地,那么他所提供的视频、照片、文字就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也会赢得受众的尊重,因为这绝非一些自媒体依靠二次转载闭门造车的内容能相提并论的。

在手机直播普及的今天,记者也可以采取直播的形式进行现场报道。从受众的角度来看,这种报道形式参与感更强、可信度更高。

比如在跟踪报道“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时,人民日报微博客户端就多次采取了直播的形式,其3月22日的直播总播放量就超过了1亿次。

在灾难性事件的初期报道阶段,时效性是最重要的指标,因为受众需要第一时间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这个角度而言,短小精悍的新闻更受欢迎。在行文方面,这类稿件言简意赅、用词精准即可,不需要辞藻华丽,因为此时媒体记者比拼的是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要有充分的沟通,以免出现信息的误读和情绪的误判。

(二)注重细节,尝试“全景视角”报道

当灾难发生时,会对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生活、人文地理产生重大的影响。记者可以从多角度切入,从不同维度勾勒出一个灾难性事件的全貌。

指挥部负责人、救济点负责人是权威信源之一,往往能让记者掌握整体的概况。如果来得及,记者最好随身携带一份当地各个机构负责人的名单。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记者要擅长使用电子地图和实时定位。如果当地通信网络中断,语言、路径、关系都可能成为采访障碍,此时找一个当地人做向导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做法[2]。

需要强调的是,新闻报道中引用的数字一定要精准。数字可以让一篇报道变得更加具象、真实、直观。当记者引用这些数字时,一定要注明来源。当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时,名字、年龄、伤情这些最重要的信息应放在采访的最前面,以免因采访意外中断而来不及采集重要信息。

此外,记者要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报道手段展现灾情,扩大报道的信息量。从细节入手,有时会发掘出与众不同的视角。比如,3月28日,#坠机事故现场有黑蝴蝶飘落#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榜。这一自然现象与救援人员搜寻到的黑色蝴蝶结发圈产生了情感上的联系,引发了网友强烈的情感共鸣。

一般而言,救援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媒体记者可以根据实时动态,做连续报道,及时向公众传达重要的信息。

(三)重大信息的披露要慎重,一定要以官方消息源为准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令人生畏,它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覆盖面大,且纠错成本非常高。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一旦出现信息的误读或混乱,往往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干扰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3月25日,中国民航报发布报道称,找到第二个东航失事客机黑匣子。而实际上,第二个黑匣子直到3月27日才被找到。再如,在空难发生后,一些媒体未经证实就转载一些传言,其中《东航坠机:上百亿巨亏压力下严控维修费用、压降成本》广为传播。这篇文章用标题暗示这次东航空难与“降低维修费用,压缩成本”有关,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分享和讨论。而事实上,按照东航年度财报披露的数据,东航年维修成本2021年较2019年增加了12%。

在本次东航坠机事件中,因为网络谣言造成恶劣影响,所以监管部门指导多家网站平台对网上传播的关于MU5735的谣言进行溯源,首发账号已被相关网站平台依法依约予以关闭禁言处置。此外,腾讯、新浪微博、字节跳动、快手、百度、哔哩哔哩、小红书、知乎等网络平台,对借东航客机坠毁事故造谣传谣,散布阴谋论、调侃灾难等违法违规信息和賬号都做了从快从严处置。截至3月26日,共计清理违法违规信息27.9万余条,其中谣言类信息16.7万余条,处置账号2713个,解散话题1295个。

虽然这些造谣的账号得到了处理,但它们造成的影响,却不可能在第一时间消除,这种先入为主的舆论,会严重影响官方后续公布调查结果的公信力。所以作为新闻记者,一定要注意甄别信息的真伪,不能随便引用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在报道时要客观理性,对无根据的臆测和误导公众的内容,要勇于溯本清源、及时辟谣。尤其是在报道伤亡情况、救援进展、事故调查进度等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信息时,一定要以官方信源为准,在事实的基础上,循序渐进推动报道节奏。

二、在报道灾难事件时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20世纪90年代初期,人文关怀的理念逐渐开始体现在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实践中,并成为一种重要的共识。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媒体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谨记生命至上

采访不能打断救援工作,记者应尽可能采访有时间、有能力接受采访的人员,不应干扰救援人员和医疗人员的工作,避免不合时宜的采访,更要避免因自身采访行为带来意外伤亡。比如,在地震、山体滑坡、洪水等灾难救援时,受害人所处的環境随时可能发生次生灾害,这时候争分夺秒救人胜过一切,作为媒体记者绝不能添乱。为了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而让受害人再“坚持几分钟”是非常荒唐的行为。

(二)尊重受访者隐私和意愿

如果受访者拒绝采访,不能强人所难,可以留下一张名片,然后告诉他“如果改变主意的话,随时可以联系我”。其实,许多高质量的采访都是这样得来的。采访结束后,要再次打电话跟受访者确认事实和记者想要引用的话,有照片的话也要给采访对象看一下照片,征得对方同意后再使用。一定要注意保护当事人隐私,以免在网络发酵产生不良后果。

(三)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

当灾难发生后,记者要准确无误地向外界传递信息,这就需要记者本人冷静理性,秉持新闻专业精神,避免因情绪化影响新闻报道的公正,从而对公众产生误导。灾难报道不是伤痛报道,记者要跳出“伤痛”,跳出主题和情绪上的预设,基于现场情况发声,用真实去表达,客观公正地介绍现场的所见所闻,为满足公众知情权和抢险救灾需求提供信息。

(四)避免煽情和炒作

灾难报道现场,记者要避免煽情地提问,要预估采访对象的感受,不能强人所难。同时,图片和电视画面也应避免煽情,避免一味利用受访者的眼泪吸引观众,还要避免用诱导的方式迫使受援者感恩,要尊重受援者的自尊心。同时,避免煽情炒作,也是灾难报道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官员、受灾者还是记者、名人、典型人物,都不应该冲淡灾难报道主题,成为新闻炒作的对象。如果媒体过分把灾难中本就难得的公共媒体资源倾斜到一些“个人事迹”上,实际上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降低了公众对于灾难本身的关注。同时,更不应该将报道转向“赞美灾难”,如《如果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厉害》,这样的报道更是有违新闻伦理,引人不适。

(五)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

在报道灾难事件时,面对受害者及其亲属,媒体记者不应该成为施暴者。

2014年3月,马航MH370失联,飞机上载有227名乘客,这起事故引起了大量媒体的聚焦。有些媒体把焦点放在了家属的悲痛上。有位女士在现场情绪失控,痛哭流涕。一排摄像机、相机毫无顾忌地纷纷对准了这名女士,拍摄特写画面。这名女士身边的男士见状用手遮盖住了一名记者的相机,显然受害人家属是拒绝被拍摄的。

此外,有些媒体在选取新闻图片时,选用受害人家属悲痛万分的照片,且大部分为特写。这些图片并没有做任何处理,暴露了受害人家属的个人隐私,这都是缺少人文关怀的行为。

在受灾者心情尚未平复时进行采访、干扰救人、要求受灾者摆拍、拍摄死难者脸部特写等都可能带来二次伤害。记者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遇难者家属明确反对采访时应尊重家属意愿,放弃采访或通过对周边人的采访来弥补新闻报道信息的缺失。

正确的做法:旁观并静静地记录,第一时间多报道灾情而不是煽情的故事。避免反复采访同一对象、透露采访对象的信息、要求采访对象讲述灾难经历,尽量不要采访少年儿童;当拍摄素材要公开发表时,要关注个人隐私的处理,一些特殊的素材更要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六)警惕对灾难的娱乐化报道

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而不是传媒营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在收视率或流量的驱动下,报道灾难性事件时剑走偏锋,居然采取了娱乐化的方式,或直截了当地调侃,或采取不恰当的类比,或自以为是的幽默,或引入综艺游戏元素。这些做法踩踏道德底线,泯灭了人性,冷漠到极致,不但会给受害人造成伤害,还会给普通观众带来不适,更有违基本的新闻伦理。

2004年9月1日至3日,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发生恐怖分子劫持上千名人质事件。9月6日21点30分,《今日关注》在报道该事件时,在画面下方居然设置了有奖竞猜环节,题目是《俄罗斯人质危机共造成多少人死亡?》,节目播出后,这种冷漠到极致的做法,立即引起舆论哗然[3]。

孟子曾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三国演义》有言,“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如果连最基本的同情心都没有,又如何能创作出引发社会情感共鸣的报道?

尤其是近年来一些新媒体为了所谓的贴近网民,大量使用“萌化”词汇,似乎什么都可以“萌萌哒”。比如,2020年长江第2号洪水来袭之际,南方无数群众遭遇了洪水之苦。而某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却将洪水拟人化,把它比喻成淘气的熊孩子。类似于“三峡水库总不让我出去玩”“不过我可算跑出来了”这样的“萌化”处理,引起了很多读者的不适。在洪水的背后,是很多人流离失所,如果这些受灾群众读到这篇推文,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种“萌化”的解读不但会降低新闻的严肃性和价值,更是对受害群众的不尊重,媒体记者一定不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七)要重点报道援灾渠道和服务信息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不可预知的灾难发生时,除了心怀怜悯之外,更多的国人、机构也愿意伸出援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时需要媒体把受灾地、受灾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准确地传达出去,这也是体现媒体价值的地方。2022年4月初,上海暴发新一轮疫情,当地市民对蔬菜需求较大。这个现象经媒体报道后,不少省市、企业甚至个人都自发向上海捐赠蔬菜。比如,四川人民支援了80吨爱心蔬菜,网易严选也紧急调集了50吨新鲜蔬菜,支援上海抗击疫情……

灾难发生以后,如何整合资源救援灾民,是媒体需要向公众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是否需要社会援助?紧缺哪种物资?如何捐款?是否需要志愿者?这一系列信息,都不应该被垃圾信息淹没,要让公众清楚地了解通过何种渠道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三、结语

新闻传播进入融媒体时代,虽然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但这与 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不冲突。在灾难性事件中,人员伤亡在所难免,媒体记者应该牢记,生命的价值高于新闻价值。媒体记者在追求时效性的同时,更要展现人文关怀,维护尊重当事人的权益和尊严,切实关心他们的生活环境、精神状态和迫切需求。同时,报道应该坚持适度原则,血腥无益于救灾,报道的重点应该放在救援上,及时向社会传达救援动态和需求信息,体现服务性。面对或失去家园,或失去亲人的受灾群体,新闻媒体报道如果有助于他们走出困境和阴影,有利于社会正能量的聚集,才是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因此,媒体记者在进行灾难性报道时,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 新浪传媒.中国媒体灾难报道手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1-135.

[2] 小牛工作室.东航空难!新闻报道要注意这些事项[EB/OL].中国新闻社庖丁解news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g_ gqTgd0b5_7ak5puVshBw,2022-03-22.

[3] 郑岩.人文关怀大潮中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冷漠化[J].新闻爱好者,2009(6):8-9.

作者简介 王浩宇,本科,记者,制片人,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人文关怀
浅析利用新媒体技术改进企业工会新闻报道工作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新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策略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