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移植术治疗对翼状胬肉患者的影响*

2022-06-28 09:59苏汉权江志华陈志祥谢芳陈梅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泪膜移植术结膜

苏汉权 江志华 陈志祥 谢芳 陈梅玲

胬肉的出现,常引起眼部相关的刺激症状,治疗不当,可能严重损害视力,并且在美观上,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引发的相关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较为严重[1]。翼状胬肉目前在眼科疾病中较为普遍,众多的眼科医生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都在关注翼状胬肉治疗,治疗原则为手术切除[2]。相关报道表明,翼状胬肉实施以单纯的切除术、翼状胬肉头部转移法、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其他手术治疗,如自体结膜移植术、自体结膜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羊膜移植术、角膜移植术及结膜、羊膜、角膜交叉联合应用、丝裂霉素等抑制生长药物等方法,但是无论以何种的治疗手段,报道中指出均有一定的复发率[3-4]。无论何种治疗,手术仍为首选方案,对于术后复发率的控制,是手术疗效评价的重点[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四会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患者实施不同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1年10月眼科收治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纳入标准:符合翼状胬肉的诊断标准;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内在3 mm左右。排除标准:进行性、复发性、假性翼状胬肉,或其他眼部疾病;合并全身疾病可能影响结果。经患者知情同意,并在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下,最终确定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男12例,女18例,病程1.8 ~5.4周,平均(2.02±0.41)周,年龄37.0 ~65.0岁,平均(48.26±3.86)岁。B组男13例,女17例,病程1.5 ~5.5周,平均(2.14±0.37)周,年龄38.0 ~64.5岁,平均(47.82±3.96)岁。C组男12例,女18例,病程1.5 ~6.0周,平均(2.24±0.39)周,年龄39.0 ~65.5岁,平均(48.15±4.05)岁。三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完善的术前全身检查,实施表面麻醉,胬肉处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翼状胬肉切除术需在显微镜下进行:将头部同接触部切开,分离至半月皱襞,将组织剪出并清理。A组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角膜缘上方对薄层球结膜组织分离,剪下并移至巩膜显露区域,断层缝合并固定,清理排净后术毕。B组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距离角膜缘3 mm处做平行切口,剪开球结膜,分离筋膜,剪下与其大小相同结膜片,向上平行移同另一侧角膜缘相连接。断层缝合,排空并清理血块。C组联合羊膜移植术:将生物羊膜上皮面朝上并平铺巩膜显露区域,依实际情况修剪,10-0丝线缝合、固定在巩膜区域中。术后常规换药,局部药液滴眼,术后14 d拆除缝线,21 d时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统计三组术前及术后1、2、3个月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BUT>10 s为正常。SIT>10 mm/5 min为正常。统计三组不适症状分级,复发情况及伤口恢复时间[6-7]。不适症状评级,0级:无疼痛或者轻微刺痛或异物感;1级:中度疼痛或明显异物感,但可以忍受;2级: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必须使用止痛药物。复发标准:患者症状再现,且在光学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在球结膜和角巩膜缘上皮下呈现出一不同厚度的区域,不能通过探针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术前及术后1、2、3个月BUT比较

三组术后1、2、3个月BUT均较术前改善(P<0.05);B组、C组术后1、2、3个月BUT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术前及术后1、2、3个月BUT比较[s,(±s)]

表1 三组术前及术后1、2、3个月BUT比较[s,(±s)]

*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同时间A组比较,P<0.05。

组别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2个月 术后3个月A组(n=30) 6.72±1.35 7.45±1.73* 8.06±1.45* 9.72±1.69*B 组(n=30) 6.78±1.39 10.47±1.24*# 11.42±1.17*# 12.82±1.05*#C 组(n=30) 6.81±1.48 10.62±1.49*# 11.61±1.38*# 12.54±1.33*#

2.2 三组术前及术后1、2、3个月SIT比较

三组术后1、2、3个月时SIT均较术前改善(P<0.05);B组、C组术后1、2、3个月SIT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术前及术后1、2、3个月SIT比较[mm/5 min,(±s)]

表2 三组术前及术后1、2、3个月SIT比较[mm/5 min,(±s)]

*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与同时间A组比较,P<0.05。

组别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2个月 术后3个月A 组(n=30) 7.06±1.07 7.17±1.57* 7.42±1.35* 7.89±1.03*B组(n=30) 6.98±1.24 8.02±1.02*# 8.37±1.12*# 8.73±1.23*#C组(n=30) 6.94±1.35 7.42±1.24*# 7.79±1.35*# 8.06±1.46*#

2.3 三组不适症状分级、复发情况及伤口恢复时间对比

三组术后不适症状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术后复发率均低于C组,且伤口修复时间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三组不适症状分级、复发情况及伤口恢复时间对比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眼表类疾病,在病理学角度上讲,胬肉的发生,是眼部出现了较异常的增生,在眼周呈现出一种纤维的血管样组织[8]。其生长部位常见于眼部睑裂区的鼻侧球结膜区域,为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性,进而出现了纤维血管增殖,导致了局部的充血肥厚,增生的纤维组织主要呈翼状侵入到了角膜表面。此病病程进展缓慢,既影响美观程度,又可能会引起眼睛出现较为明显的异物感和相关的视力呈现下降[9-10]。进而造成了患者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心理压力,亦可因为产生的异物感导致日常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对于症状相对较重者,则可引起角膜遮盖瞳孔,最终导致影响患者视力[11-12]。翼状胬肉对视力的影响,侵入角膜的翼状胬肉,可产生牵拉角膜的发生,导致患者的屈光状态,进而发生了相关改变,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散光并影响视力的相关结果[13]。进展期则持续生长,出现增生,遮挡视轴。如果胬肉发生在双眼部位,则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可使机体本身所产生的泪膜的稳定性出现一定程度减轻、变小[14]。而这层泪膜的功能主要有:填补眼睛角膜上皮细胞间的缝隙,使角膜光滑;湿润和保护医护角膜和结膜上皮;并且可持续性供氧及营养,最后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生长[15]。泪膜的稳定性上,则主要是受到了多种因素的综合性影响,泪膜产生成分与量与角膜结膜、眼睑、泪道发生阻塞有关[16]。泪膜的破裂时间是测量患者的泪膜稳定性的常用方法;在本研究中,亦使用了相关泪液分泌试验,即基础泪液分泌[17]。在对角膜影响上,纤维组织侵入,影响角膜局部营养代谢出现了异常,致透明性下降[18],对外观上的影响则是较为明显的。翼状胬肉常见的好发部位在睑裂鼻侧角膜缘,而少数颞侧则均可见胬肉生长。而胬肉组织如果长入角膜,可导致患者角膜暴露的部分减少,进而发生了眼球外形改变明显,因此,患者外观呈现出较为巨大变化,而在翼状胬肉的治疗上,如果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得当,则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起到美容的作用。目前的手术治疗分为多种方法,而常规的切除术是所有治疗的基础,但由于仅采取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所产生的复发率较高,相关数据表明其可达29% ~89%。有报道称,初发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移植的复发率与联合治疗的复发率比较,前者复发率较低[19]。但亦报道称,两种治疗方法的复发率是相当的;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治疗效果上,尚缺乏相关支持依据。常规单纯行翼状胬肉切除,眼部不适症状发生可能性较高[20]。而考虑到手术为破坏性的治疗手段,则是对患者的角膜创面及结膜创面,均产生一定的刺激性作用,而当角膜神经末梢受到损伤并出现相关的显露情况时,则会进一步地促进角膜创面的面积增大、加深,由此所导致的患者疼痛感也相对剧烈。因此,何种手术方案更有优势,目前尚未见“金标准”。本研究中,三组术后BUT均较术前改善;B组、C组BUT高于A组(P<0.05)。三组术后SIT均较术前改善;B组、C组结果高于A组(P<0.05)。A组、B组术后复发率均低于C组,伤口修复时间短于C组(P<0.05)。说明三种移植术均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而相比于其他两种手术而言,实施羊膜移植所导致的复发率是相对较高的,且对于术后的恢复上考虑,创面修复时间稍长。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患者以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或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试结果均优于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但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或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复发率低、伤口修复时间短。

猜你喜欢
泪膜移植术结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干眼患者泪膜破裂形态的临床研究
对比经结膜入路开眶术和内外联合开眶术摘除视神经内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老泪纵横可能是结膜松驰症
你可能不知道,眼睛也会长结石!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的护理配合
Keratograph眼表分析仪在白内障手术前后的眼表对比分析
交腿皮瓣移植术后护理
改良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泪膜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