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治疗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效果

2022-06-28 09:59库薇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内耳突发性尼龙

库薇

突发性耳聋主要指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临床常见的耳科疾病,常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并伴有眩晕、耳堵塞感及耳鸣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1]。针对患者的发病机制,目前临床尚无明确标准,但与其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内耳道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虽有小部分患者无须治疗便可自愈情况,但部分患者具有病情进展快等特点,治疗常以激素、神经营养剂与血管活性药物等综合对症治疗为主,而甲泼尼龙为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且安全可靠,但针对该药物的适用人群仍存在争议[2-3]。因此,本试验以2019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182例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甲泼尼龙治疗,分析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5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检查诊断确诊,且均伴有耳鸣、眩晕症状;(2)均为单侧耳聋;(3)均在3 d内发生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其听力损伤≥26 dB;(4)均接受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治疗;(5)可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积极配合;(6)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缺损;(2)患有严重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且生存周期<3年;(3)属于过敏体质,对甲泼尼龙等激素药物过敏;(4)合并中耳炎、内耳畸形与外耳道病变;(5)存在免疫系统疾病、患有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6)存在激素使用禁忌证;(7)有精神疾病、痴呆;(8)拒绝参与试验,或临床资料丢失。依据患者临床症状诊断结果分为甲组(n=45)、乙组(n=45)、丙组(n=46)和丁组(n=46)。甲组为低频听力下降,男25例,女20例;年龄26 ~62岁,平均(43.26±5.62)岁;文化水平:高中及高中以下22例,大专及本科16例,本科以上7例;病灶位置:右耳26例,左耳19例。乙组为全频听力下降,男24例,女21例;年龄25 ~63岁,平均(42.65±5.46)岁;文化水平:高中及高中以下21例,大专及本科15例,本科以上9例;病灶位置:右耳25例,左耳20例。丙组为高频听力下降,男25例,女21例;年龄24 ~63岁,平均(42.79±5.66)岁;文化水平:高中及高中以下21例,大专及本科17例,本科以上8例;病灶位置:右耳26例,左耳20例。丁组为平坦听力下降,男24例,女22例;年龄25 ~62岁,平均(43.75±5.74)岁;文化水平:高中及高中以下22例,大专及本科15例,本科以上9例;病灶位置:右耳25例,左耳21例。四组年龄、性别及文化水平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取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晓试验目的,自愿参与并签署协议。

1.2 方法

四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内耳循环改善与营养神经治疗,即注射用葛根素(瑞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0089,规格:0.2 g)0.2 g/ 次+注射用甲钴胺(福安药业集团湖北人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227,规格:0.5 mg×5支)0.5 mg/次+巴曲酶注射液(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30295,规格:0.5 ml∶5 BU)10 BU/次,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3 d,然后实施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福安药业集团湖北人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041,规格:40 mg×10瓶)治疗,40 mg/次,2次/周,4次1个疗程。具体操作:保持患者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麻醉,将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入鼓膜前下象限,采用耳镜观察药物流入情况,待药液完全充盈圆窗后停止注射,缓慢拔出针头,保持患耳向上30 min,并提醒患者尽量减少说话及吞咽,密切关注患者是否有眩晕、耳鸣及听力变化,1个疗程结束后行纯音听阈测试,了解患者听力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依据四组患者纯音听阈测试结果,计算患者受损频率。若受损频率听阈完全恢复,已达到健耳水平,或恢复至患病前水平为治愈;若受损频率听阈改善范围≥30 dB为显效;若受损频率听阈改善范围15 ~29 dB为有效;病情未改善,或受损频率听阈改善范围<15 dB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症状改善情况: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四组患者耳鸣及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分为症状消失、症状减轻及无变化,总改善率=(症状消失+症状减轻)/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四组临床疗效比较

四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丙组、丁组次之,而乙组最低,见表1。

表1 四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四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四组耳鸣与眩晕总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最高,丁组、丙组次之,乙组最低,见表2。

表2 四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临床常见的耳科急症之一,且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水平的提升,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与工作压力的增加,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越来越年轻化,患者发病后,若未及时治疗,随病情发展极有可能发生永久性耳聋,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4]。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治疗常以药物为主,但药物治疗效果参差不齐,故积极需求安全且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是提高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的关键[5]。

目前,随临床免疫学、病理组织学等研究的不断深入,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发病机制与其病毒感染、内耳缺血、圆窗膜破裂等因素关系密切,故治疗应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与营养神经等措施为治疗原则,若有必要可加用物理疗法与高压氧治疗进行辅助治疗[6]。而临床多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可有效抗炎、消肿,对患者内耳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水肿症状改善有显著效果,促使其血液流量增加,有效缓解其缺血缺氧症状[1]。同时糖皮质激素可与内耳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相关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有效降低其对微血管内活性成分的敏感性,对改善内耳微循环的效果显著[7]。而甲泼尼龙是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常用药物之一,属于一种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多以静脉或鼓室注射用药,但前者给药方式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且禁忌证较多,临床应用的局限性较大;而后者可有效避免静脉给药的局限性,充分发挥药物的持续作用,且经鼓室注射可将药物直接作用在内耳处,显著提高药物浓度,发挥有效的抗炎及消肿功效,显著改善患者内耳微循环,促使水肿消退,有效达到改善血氧供应的目的[8-9]。同时该药物可减弱微血管物质活性,抑制血小板,促使心肌收缩力与机体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增加,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显著[10]。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不同分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故预后也存在不同。经临床实践证实,全频听力下降患者的预后最差,高频与平坦听力下降患者预后一般,低频听力下降患者预后最佳[11]。故实际治疗时,应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准,全面评估患者病症分型,给予针对性治疗,促使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预后改善[12]。而本次试验结果中,甲、乙、丙、丁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77.78%、42.22%、54.35%、58.70%,四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组总有效率最高,疗效最佳,丙、丁组次之,乙组最低,且甲组耳鸣、眩晕总改善率最高,症状改善情况最佳。表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低频听力下降患者效果最佳,且对高频听力下降及平坦听力下降突发性耳聋患者有一定的效果,但对全频听力下降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治疗,发现治疗低频听力下降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效果最佳,再者为平坦听力下降患者,故临床治疗建议依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治疗,促使治疗效果提升。

猜你喜欢
内耳突发性尼龙
MRI内耳水成像对内耳畸形的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的术前指导价值分析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多元创造
恐龙内耳的秘密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可处理突发性疾病的智能外套
尼龙空间
3.0TMRI在内耳成像及内耳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尼龙新定义
安有尼龙扣的清理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