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利咽棒联合吞咽电刺激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研究*

2022-06-28 09:59李艺敏郑素玉曾凯军李雪琴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通窍疗程障碍

李艺敏 郑素玉 曾凯军 李雪琴

急性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吞咽障碍,相关调查显示,脑卒中患者有51% ~73%发生吞咽障碍[1]。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易出现误咽、进食困难等,引发营养不良,影响卒中后康复,还可以引发呼吸相关炎症如吸入性气管炎、肺炎等,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有效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对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吞咽电刺激仪多用于偏瘫患者及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康复训练,其治疗吞咽障碍效果良好,但单独应用的效果仍有待提高[3]。目前,关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医治疗方法无确切标准,中医认为其风痰蒙蔽神窍,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致使喉失濡养,声门开阖失司,可行通窍利咽治疗[4]。本研究以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通窍利咽棒行穴位刺激,同时联合应用吞咽电刺激仪行神经刺激,以探究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漳州市中医院60例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西医诊断标准:满足文献[5]《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对脑卒中的诊断。中医诊断标准:满足文献[6]《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诊断标准,其主症为吞咽障碍、饮水呛咳、半身不遂、口眼舌歪斜、言语謇涩或失语、偏身感觉异常;次症为眩晕、头痛、行走欠稳。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40 ~80岁;洼田饮水试验>Ⅱ级;神志清醒,能配合诊疗。排除标准:合并痴呆、失语,无法配合治疗与评估;合并脏器功能异常,如心、肝、肾功能不全;造血系统疾患或严重感染、肿瘤等病情复杂危重;其他疾患致吞咽障碍;心脏有支架或起搏器置入;病情进展,新发或再发脑卒中;危重脑卒中,生命体征不稳定。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男女比例16∶14;年龄45 ~76岁,平均(59.27±3.17)岁;病程 12 ~36 d,平均(18.05±3.56)d。对照组男女比例16∶14;年龄44 ~75岁,平均(58.89±3.25)岁;病程 12 ~36 d,平均(18.01±3.44)d。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包括给予营养脑神经、调脂稳定血管内皮、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

观察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加自制通窍利咽中药棉棒联合吞咽电刺激仪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口唇闭合,行下颌关节、舌运动训练,咳嗽和构音训练、摄食训练,训练每次5 ~10 min,2次/d;吞咽电刺激仪(苏州好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HB61BE):于喉结上下分别贴电极,刺激强度控制在患者耐受、舒适范围,20 min/次,1次/d;自制通窍利咽中药棉棒:石菖蒲、桔梗、威灵仙各15 g,薄荷10 g,加水煎至30 ml,药汁冷却后备用,冰片0.3 g,研粉,与水煎药汁混匀,随后将医用棉签置于药汁中浸泡,制备好的棉签低温冷冻备用。采用通窍利咽中药棉棒由内到外刺激患者咽后壁、舌后部、腭弓、软腭、两腮、舌尖部位,指导其吞咽。若棉棒顶端软化需置换另一根,5根/次,2次/d。

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加单纯冰棉棒联合吞咽电刺激仪治疗。单纯冰棉棒制备由医用棉签于纯净水浸泡后低温冷冻而来,吞咽功能训练、吞咽电刺激仪与棉棒刺激操作与观察组相同。

两组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受试者取端坐位,并饮30 ml温水,观察其吞咽温水时间与呛咳情况,评价其吞咽情况。评估标准:显效(吞咽评级Ⅰ级)为吞咽时可顺利一次饮下,吞咽时不呛咳,且吞咽障碍症状基本全部消失;有效(吞咽评级Ⅱ级)为吞咽温水分2次及以上饮下,且吞咽障碍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吞咽评级≥Ⅲ级)吞咽温水有呛咳,不能一次性饮下,吞咽障碍症状未有明显改善[7]。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营养状态:应用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量表共4个方面18个条目,包括人体测量、整体、膳食及主观评价。量表总评分30分,营养状态良好、潜在不良及不良评分分别为>24、17 ~24、<17分[8]。(3)生存质量:于治疗前和治疗1、2个疗程应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评估两组生存质量。该量表共11个维度44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范围1 ~5分,生存质量与最终总评分值呈正相关[9]。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构建本次科研项目数据库,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25.0完成数据处理,性别、临床疗效等以率(%)表示,组间采用字2检验,MNA、SWALQOL评分等以(±s)表示,组间、组内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MNA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MN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MN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MNA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MNA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 14.38±2.39 28.50±5.40*对照组(n=30) 14.62±2.30 25.48±5.19*t值 0.396 2.209 P值 0.693 0.031

2.3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治疗1、2个疗程,两组SWAL-QO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1、2个疗程,观察组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SWAL-QOL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SWAL-QOL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1个疗程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n=30) 101.97±11.48 150.86±11.39*180.75±10.24*#对照组(n=30) 102.34±11.37 142.78±11.54*171.38±10.59*#t值 0.125 2.729 3.484 P值 0.901 0.008 0.001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多数伴有吞咽障碍症状,其病因为患者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核性或核下性损害引发真性延髓麻痹与双侧大脑皮质或皮质脑干束损伤,从而导致假性延髓性麻痹[10]。吞咽障碍可明显延缓脑卒中患者康复时间,不利于患者预后。在中医中将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归为“中风舌本病”“言语謇涩”“喉痹”等范畴,其主要证候为风痰阻络证、肝肾亏虚证及气虚血瘀证,由肝肾阴液亏虚、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或痰瘀互结、气机闭塞,使清窍蒙蔽、咽喉气机失调所致,因此,治疗需遵循通窍利咽原则[11]。

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窍利咽棒联合吞咽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本次通窍利咽棒组方中冰片味辛、性凉,具通窍功效,可用于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抗炎止痛,抗氧化作用[12]。石菖蒲可化湿、豁痰、辟秽、同时具开窍醒神之效,多用于治疗痰蒙清窍,神志昏迷,可用于抗惊厥、抗抑郁、改善记忆、抗心律失常。桔梗具显著利咽、祛痰功效,可用于镇咳、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13]。威灵仙具祛风除湿、祛痰散结、通络止痛之效,可用于镇痛、解痉及抗炎,对平滑肌有增强节律或松弛作用[14]。薄荷有宣散风热,清头目之效[15]。以上成分联合可通窍醒脑、开窍利咽,将其自制成通窍利咽棉冰棒由内到外刺激软腭、两腮与舌尖等部位,可增加促发咽反射区域与压力感受器的敏感度,加强吞咽反射,从而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多数为神经源性,刺激脑细胞可一定程度促进其功能恢复。吞咽电刺激仪通过行生理性电刺激,促进肌肉轻微收缩,使局部微循环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咽部肌肉灵活度与协调性[16]。其次,电刺激可循环往复刺激外周神经如舌下、舌咽及喉返神经等,有利于加强患者吞咽反射,进而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通窍利咽棒与吞咽电刺激仪联合治疗将利咽开窍与促进吞咽反射结合,可加快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且治疗效果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MN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营养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1、2个疗程,观察组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通窍利咽棒联合吞咽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和生存质量。分析其原因为,通窍利咽棉冰棒联合吞咽电刺激仪可促进吞咽反射重建,加快咽部运动,一定程度保护咽部肌肉,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能力,让患者得以正常进食,满足机体营养需求,降低了脑卒中后营养不良发生率,进而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17]。

综上所述,通窍利咽棒联合吞咽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加快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通窍疗程障碍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疗鼻炎食疗方
治前列腺增生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通窍活血汤临床应用举隅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