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RP或PKRP术后发生尿道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2-06-28 09:59刘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尿管尿路感染尿道

刘杰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发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一种慢性良性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尿急、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夜尿增多、排尿分叉等典型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前列腺增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步出现增生,前列腺增生主要是移行带增生为主,中央带和外周带增生不明显。研究显示,随着我国老龄化日渐严重,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2]。手术是治疗BPH的主要方式,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可以快速缓解排尿困难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3]。但有研究显示,TURP术后易引发尿失禁、逆行射精、尿道狭窄(US)等诸多并发症,其中以US较为多见[4]。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是通过等离子双极切除前列腺,该手术方式不仅术中出血量少,同时还可以缩短术后导尿、住院时间,降低手术风险[5]。US容易引发患者排尿困难,易导致尿潴留,如不能及时解除梗阻,持久易导致肾积水,甚至引发慢性肾功能衰竭[6]。因而对BPH术后发生US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索,并给予对应的干预措施尤为关键。本研究主要探讨BPH患者行TURP或PKRP术后发生US的相关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阳新县人民医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BPH患者260例,其中115例患者接受TURP治疗,145例患者接受PKRP治疗。诊断标准:BPH参照文献[7]《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手册:2014版》,另US参照文献[8]《尿道扩张安全共识》。纳入标准:符合BPH的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及术后病理学等检查确诊;临床资料等完整;有手术指征,且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既往有前列腺或尿道手术;术前合并尿路畸形;随访失联;合并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等。

1.2 方法

(1)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包括病程、年龄、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合并膀胱结石、术前使用抗生素、术前合并尿路感染、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合并尿路感染。(2)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BPH患者行TURP或PKRP术后发生US的相关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PH患者行TURP或PKRP术后发生US的单因素分析

术后23例患者发生US。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5年、术前合并尿路感染、手术时间≥60 min、行TURP手术、尿管留置时间≥5 d、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BPH患者术后发生US的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BPH患者行TURP或PKRP术后发生US的单因素分析

2.2 BPH患者行TURP或PKRP术后发生US的多因素分析

以BPH患者行TURP或PKRP术后发生US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尿路感染、行TURP手术、尿管留置时间≥5 d、术后合并尿路感染为BPH患者行TURP或PKRP术后发生US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02、1.210、1.301、1.254,P<0.05),见表 2。

表2 BPH患者行TURP或PKRP术后发生US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BPH为进行性发展疾病,如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易引发反复性血尿、尿道感染等,重者甚至引发肾积水、肾功能不全。良性前列腺增生是比较常见的下尿路梗阻性疾病,通常由于随着年龄的进展,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从而引起膀胱出口梗阻性病变。临床上前列腺增生通常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储尿期以及排尿期的症状,储尿期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期的症状表现为尿不尽以及尿线变细、尿等待、尿滴沥,甚至二次排尿等等。严重的前列腺增生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腹股沟疝、上尿路积水、继发膀胱结石、痔疮的发生,因此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通常给予一些积极的治疗,延缓疾病的进展。TURP、PKRP等手术治疗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9]。但诸多研究显示,US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68% ~8.02%,患者多表现为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预后,因而如何预防并降低术后US成为临床上研究的重点[10-12]。

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5年、术前合并尿路感染、手术时间≥60 min、行TURP手术、尿管留置时间≥5 d、术后合并尿路感染的BPH患者术后发生US的占比更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尿路感染、行TURP手术、尿管留置时间≥5 d、术后合并尿路感染为BPH患者行TURP或PKRP术后发生U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TURP术中使用的镜鞘较粗,手术期间需要反复进退、旋转,进而压迫尿道黏膜,易造成缺血压迫性损伤,特别是尿道口狭窄的患者,易引发其发生裂伤,同时术中电切环释放热量较多,易灼伤局部组织,进而在术后尿道进行自我黏膜修复时易形成纤维性瘢痕,使US发生的风险明显升高[13];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越久,对局部黏膜组织的刺激及损伤则越大,增加尿路感染的概率的同时,易导致引流不畅,局部黏膜组织坏死,形成瘢痕组织,此外导尿管与组织的摩擦过程易导致黏膜水肿、破溃,增加US发生风险[14];而尿路感染易导致尿道局部组织炎性粘连,另外局部炎症反应会使得尿道黏膜呈现为水肿状态,刺激肉芽组织的增生,进而使得尿道黏膜处于瘢痕化的状况,诱发US[15]。因而临床上对于BPH患者应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对于无明显禁忌证可优选PKRP,且术中应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组织;术后应尽早拔出导尿管,并预防尿路感染,可适当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对于术前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应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待其治愈后再进行手术,降低BPH患者术后发生US的风险。

综上,术前合并尿路感染、行TURP手术、尿管留置时间≥5 d、术后合并尿路感染为BPH患者行TURP或PKRP术后发生US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及时给予预防及干预措施,降低术后US发生率,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选取病例时间为术后跟踪随访6个月,未来可扩展病例选取时间,对相关因素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尿管尿路感染尿道
利用横断后尿道板组织修复近段型尿道下裂的术式研究进展
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护士主导的尿管拔除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浅析针对性手术治疗措施在外伤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早期拔除尿管在骨科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小小尿管学问大
尿道损伤诊治及合并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