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视角下的英语项目式学习

2022-06-29 09:41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胡佳慧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海岛中心学科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胡佳慧

一、思——除了英语教材,还应该教点什么

笔者在教学完英语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后,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不光教师如此,笔者采访了班上学生,他们也表示对教材中的话题很感兴趣,有继续学下去的兴趣和欲望。面对这样的诉求,我们不禁思考:英语学习,除了教教材,我们还应该教些什么?学生还能学些什么?

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围绕师生关系、教与学关系的问题,教育界逐渐形成了“学为中心”的共识。学为中心,不仅仅是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更是从教学的原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找到学生的起点、疑点、兴趣点和发展点,让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材上的很多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眼光却只看到了教材,何谈“学为中心”?

二、问——三问项目式学习

(一)一问:何为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缩写为PBL),是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形成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教学流程,近几年在国内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二)二问:项目式学习如何融入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情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强调各种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工具,而非单纯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掌握多少单词或者句型,而是通过学习,发展和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对于英语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教师应同时考虑其学科学习和项目化学习两个角度,重点思考:英语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核心问题如何设计?英语的学科素养如何落实?学科素养如何提升?英语项目式学习相较于传统英语课堂着重发展和提升了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笔者基于以上思考,结合项目式学习流程,形成了项目选定(基于核心知识确立核心问题)—项目设计(基于学习目标设计驱动问题)—项目探究(借助工具学习开展合作探究)—项目成果(基于语言运用设计成果作品)—项目评价(基于学科、项目评价进行反馈修正)的“学为中心”的英语学科项目式学习流程(如图1)。

图1 “学为中心”的英语项目式学习流程

(三)三问:项目式学习在“学为中心”英语课堂的价值

1.知识点还是知识网

一线教师并不缺乏对核心知识点的定位和突破,但缺乏对如何“由点及面”,即从一个知识点扩展为围绕该知识点的知识体系的认识与经验。“只见树木”的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思考,从而限制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的能力。

2.教学设计转变为学习设计

以往的教学设计并没有走出“教师中心”的圈子,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但学生才是课堂和学习的主人。“学为中心”的课堂不光是以学生为中心,更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所以借助项目式学习,将“教学设计”转变为“学习设计”(如图2)也显得尤为重要。

图2 学习设计

三、行——英语学科项目式学习实施的路径与方法

以项目式学习为突破口,撬动英语课堂教学的变革,让“学为中心”的理念真正在英语课堂上落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其小组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借助工具学习的能力,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运用与评价的能力以及跨学科学习的能力都将得到锻炼和提升。本文以“完美海岛游”为例,阐述英语项目式学习的实施路径与方法。

(一)学习情境设计,建构知识的实际意义

笔者在设计“完美海岛游”项目式学习课例时,考虑到英语学科性和项目探究性的平衡、学科目标与素养目标的达成,弱化了英语词句的教学过程,但不会降低对学科的要求,反而更加强调与关注英语的工具性。

笔者根据英语学科项目式学习流程,在项目选定和项目计划的初期,从学科核心知识技能和学科目标、素养目标三个方面设计核心问题和驱动问题,创设第二语言学习的真实情境,还原知识学习在生活中实际运用的本真意义。

1.学科目标的个性表达

学生通过该项目的学习,(1)会用英语介绍自己喜欢的海岛,从位置、天气等方面进行介绍;(2)能根据目的地的特点,围绕海洋运动和海洋生物介绍景点的海上游乐项目、海洋生物等;(3)能用英语介绍当地美食,遵循“健康饮食”的理念,合理设计一日三餐;(4)能根据衣、食、住、行、游等五个方面进行日常交流,并提供旅行建议;(5)通过绘画或者网络工具,制作一个“完美海岛游”旅行攻略,做到美观、大方。

2.素养目标的学科落地

“学为中心”,不但围绕学生当下的学习,更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合作和创新能力。笔者力图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和探究,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笔者围绕学科和素养目标,设计核心问题“我有10000元旅游经费,暑假用5~6天的时间去看世界。应该如何规划行程呢”,以及子驱动问题“去哪里旅游?如何选择旅游景点?如何规划出行方式?如何规划旅游线路?如何订机票?如何安排酒店”,分别围绕衣、食、住、行、游等五个方面进行英语的主题学习和情景交际,赋予英语学习的真实意义。

(二)学习规则设计,重构学习的参与结构

英语项目式学习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设计,建构知识与知识、学生与知识和学生与学生三种关系,构建“学为中心”的学习规则。

1.统整之法——建构知识与知识的关系

分科教学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模式,但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知识与知识之间相互存在关联,同样,学科之间也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项目式学习因为主题不同、问题设计的范围不同,学科内部以知识点或核心概念为单位进行统整、跨学科统整都是其重要特征。

以“完美海岛游”英语项目式学习第二、三两周的学习设计为例。围绕住、游、行三个主题进行英语的项目式学习,学生利用语言贴士提供的语言支架,进行整体输出与表达。在这样的学习设计中,学生摆脱了教材知识的局限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所学即所用,激活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联。(见表1)

表1 英语项目式学习“完美海岛游”第二、三周学习设计

2.意义之辩——建构学生与知识的关系

当学生与知识发生联系时,学习才真正发生。学生的学习,是要将学习到的知识、概念等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迁移、运用,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书本知识与真实世界的联系。这才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也是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在经过前几周的学习后,第七、八两周的主要学习活动是学生制作自己的出行攻略并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出行计划。在英语学科方面,阅读与输入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先给学生提供了几个可供参考的英语攻略,同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攻略。这个活动对学生的英语阅读、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量输入之后的输出,也建立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真实意义。

3.纵横之思——建构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第二语言的习得需要大量的输入和实践,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都尽量让学生多听多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在课堂的话轮转换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项目式学习多由师生共同提出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学生借助可以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工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完美海岛游”课例中,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海岛,建立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制订的攻略,确定一家人需携带的行李,列出清单并进行单词的主题学习;分组制作海岛游攻略,小组展示并评价。这样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平台与空间,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深度的横向对话,互相倾听、表达,提出问题、质疑解惑。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横向对话中逐渐学会深度学习。

(三)学习工具设计,架构学习的脚手架

1.以思维工具呈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单词、句型的学习,还是阅读、写作或者口语交际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习活动的设计,用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完美海岛游”第一周的学习设计中,笔者为了开阔学生的思维,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说一说去过或了解的海岛,并以关键词的形式记录对它的印象。在“住”的子任务中,为了更加清晰地比较出备选酒店的优势和劣势,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对比图,帮助学生把脑海中大量的信息进行清晰的、可视化的外显。

2.以评价工具促进项目优化发展

在英语项目式学习的项目选定和计划初期,教师围绕学科目标和素养目标两个方面进行设计,所以后期评价也从这两方面进行。而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之外,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也从不同的角度对项目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见表2)

表2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也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项目式学习也是如此。“学为中心”的英语项目式学习的思考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和深入,还没有通过形成课程群来扩大辐射价值,但项目式学习打开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另一扇窗。如何不断优化英语项目式学习,让“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个目标真正落地,进一步体现“学为中心”,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海岛中心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在海岛度假
既要靠近制造中心,也要靠近科研中心 人工智能如何“聪明”地行进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超学科”来啦
先定中心后搭配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