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创新机制探赜

2022-06-30 23:00张红伟张杰
中国大学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张红伟 张杰

摘 要: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推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是培育高校整体性课程观的重要依托,也是构建高校专业教育和学科发展体系价值的内在要求。全面认识和把握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理论,既要从理论渊源、内在逻辑和价值基础等角度充分理解其价值意蕴,又要明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时代内涵。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从宏观层面讲是课程思政适应高校全面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客观表现,从微观层面则可理解为课程思政实现其价值增值的具体化。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价值增值需要通过构建同向同行导向机制、全过程支撑机制、动力形成机制、评估实现机制、创新发展机制等一系列机制来实现。

关键词: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和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当前,学界关于课程思政在其价值归属上强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创新导向,在其功能示范上凸显规范各类课程育人行为、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结构性”手段功能,而恰恰忽视了课程思政自身所应有的个体发展价值这一目的性诉求,从而漠视了课程思政对人的本质的“建构性”功能,必然导致课程思政的“人学空场”。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价值的实

现,离不开对人的问题的关注[1],立德树人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理论逻辑。课程思政的实质是课程德育,基于高校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具有严谨的学科逻辑、延展性的知识体系和综合性的培养目标,这就内在地规定了课程思政建设需要课程体系内部各类课程不仅要在育人方向上做到同向同行,而且要在育人格局上做到协同育人。然而,囿于专业教育本身具有的独立性和传统教学的思维惯性,高校课程思政不仅存在各类课程各自为政的现象,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整体性育人理念和主动建构意识。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要在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价值尺度、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基础上去探求一种全方位互动和意义生成的实践状态,让所有教师和所有课程不仅承担好立德树人主体责任,而且要实践好协同育人理念,即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既致力于满足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实现需要,又关乎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理论渊源与逻辑契合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路径一直是社会孜孜以求的教育理想和改革目标,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教育体系的逻辑自洽与统一性。从古希腊时期的博雅教育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发现,从纽曼强调知识的“完全性”到旨在打造全人的高等教育“哥大模式”,从中国古代儒家“君子不器”育人理念到“知行合一”的教育哲学命题,从新世纪前后国际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浪潮到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教育的统一性命题贯穿于中外教育圣贤的理想之中。协同思想在我国自古有之,“协, 众之同和也。同, 合会也”(《说文》),现代意义上的“协同(synergos)”一词源于希腊文,本意为共同工作。随着系统科学的快速发展和运用领域的深入拓展,“协同”成为协同学核心范畴之一,20世纪70年代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提出并建立协同学,该理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如何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与外部变量之间普遍联系和互动互涉,在基本形态、运行规律与功能结构上形成有序组织的过程。协同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协同效应、序变量和自组织效应,协同效应是现代复杂开放系统发展的必然要求,序参量是系统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而自组织是系统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作为一门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应用学科,协同学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

“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是协同学,把协同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形成了协同育人的原始定义。目前学界关于“协同育人”概念存在多义性解读,如虞丽娟认为协同育人论包括协同教育、协同管理、协同学习[2]。袁小平从协同的本体论出发,提出协同育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在系统内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分担、利益互赢、能量积蓄的原则,共同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互动过程或活动”[3]。王学俭指出,“协同育人就是围绕预定目标,有效整合各种积极资源,通过多主体、多因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互补而实现集约化的协同教育效果。”[4]结合学界相关研究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本文认为,协同育人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或者方法论,也是由复杂关系组成的动态教育实践过程,是指在特定教育目标的引领下,多元育人主体遵从目标一致、资源优化、知识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采取协商、合作、统筹、协调等工作方法,形成有效有序的工作格局,以共同实现育人目标的动态过程。

协同思维、协同思想和协同理论作为分析与解决复杂性系统问题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论,被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學界等延伸领域广泛应用并形成各领域发展的公共性关怀。但不同于哈肯基于自然科学创立的协同学理论意指,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具有鲜明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协同是一种具有明确教育对象和主观目的性的实践行为,在这一过程中要形成协同有序的工作格局、取得合力育人的教育目的,必须通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系列行动来建构。改善每个人的生活是人类当今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无论对社会或对个人来说,这个任务所提出的问题日益复杂。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必须为解决这些问题奠定基础。为此,这个任务的复杂性要求各门不同科学之间密切对话。只有通过它们的共同努力,这些复杂问题才能得到解决。鉴于零星分散的成果较多,也鉴于专业术语和工作方法各不相同,看来越发紧迫的是,亟待找到一些基本原理,并从哲学上予以透彻剖析[5]。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就是在高校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践领域如何通过对课程体系的重构和价值发现,重塑课堂教学价值观,实现对各类课程教学主体之间的沟通互动与协调协同,以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常态化、整合性的育人功能体,形成一个新的有序结构并实现功能优化和价值增值。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价值基础与理论意涵

1.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价值基础

在高校课程思政领域开展协同育人的逻辑起点是厘清课程思政的实践目的,并将其分解细化为一系列相关的目标集——表征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过程中育人目标与时代背景、教育体系效能、学科发展的统一,从而获取异质性、跨领域和层次性的资源协同产生的参量。高校课程思政实践中合作、互补、交叉、融合产生的价值集成和价值增值、协同实践的理性精神、协同追求自组织和自适应等方面共同构成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论的价值基础。

(1)协同带来价值集成和价值增值效应

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作协作,(协作)提高了个人的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6]。广义的“协同”包含了竞争与合作,但重点强调的是合作。随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协同思维、协同理论和协同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备受推崇。值得注意的是,伴随信息论、控制论、系統论等支撑科学理论的发展成熟,协同论应用到教育领域的理论特征体现在对不同学科中的相关性、同质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致力于通过学科建设来建构科学的理论基础带来的价值集成和价值增值效应,解决一系列理论与现实问题。因此以满足青年学生生存和发展需要为价值导向,科学合理地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目标建构内在地要求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要进行集成性建设,以开放的格局整合教育的优势资源;要进行原创性建设,以创新的精神拓展课程思政的有益模式;要进行动态性建设,以前瞻的视野把握课程思政的发展方向。

(2)协同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精神

传统教育实践多立足专业教育的专业理论体系,以培养具备特定专业背景的人才为目的,因而无法供给全面、系统、科学的教育资源,也就与全面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原则相左。协同实践则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其理性反映在对复杂事物的认识理性,以及基于理性认识的实践理性。协同学作为一种学科理论和实践理念、思维、方法,致力于解决复杂开放系统面临的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协同学所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的基础是一些最普适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概率论、信息论、随机论、动力论”[7]。它一方面基于系统宏观层面的结构和功能的协作,用整体性观点构建基于特定目标的结构功能体;另一方面,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层面,鼓励不同学科间的协同共建,是学科类型与功能整合的积极探索,打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现实生活间的传统界限,走向功能意义上的实质性整合,致力于履行“知识生产—化育人性—服务社会”三位一体学科职能。从哲学方法论层面看,协同学运用系统综合思维理念、思维模式看待和处理问题,重点研究复杂开放系统中各部分间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协同以及如何协同而产生的关系系统及其一系列行动过程。

(3)协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复杂开放系统自组织调节的适应性

传统的教育合作或者交流往往因其非制度化、非常态化和非理性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局限于体制、区域、实践环境、理念差异、意识和能力水平、非理性竞争等条件,无法集成各主体资源、信息、技术和成果优势,导致合作效能低下。而协同育人则是在遵循学科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基础上,以高校学科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为载体,对教育目标、理念、主体、资源等要素的有效汇聚,建立遵循规律的教学体系;通过突破育人主体间的结构性壁垒,通过因势利导、“造势”引导推动多极交互、普遍交往以产生非线性作用,实现人才、信息、学科理论、教育技能、教学资源、科研成果等教育要素的整合与流动,有效提高教育整体育人效率。换句话说,协同育人能够突破横向的学科专业壁垒和纵向的“知识生产—化育人性—服务社会”职能壁垒,实现教育快速适应时代精神、中国价值、世界挑战、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的新的有序状态,推动教育系统形成协调性、适应性的公共性关怀环境,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深化。

2.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理论意涵

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核心的问题是实现课程思政目的性价值在课程育人全过程的具体化:即课程思政育人实践要实现整体目标与微观诉求的兼顾、集体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平衡、遵循教育规律与建构实践逻辑的互构,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推动课程回归育人本质。如果说课程思政反映了高校对时代新人理想人格的思考和描述,那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则要解决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化目标。基于这一逻辑,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并非各类单一课程的课程思政简单叠加,而是课程思政建设新思维、新范式、新格局的重建,同时也是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专业教育和课程建设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遵从五育并举的原则,打破课程、专业、学科之间传统界限,形成以各类课程自身专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基点、思政课为价值引领、其他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内容补充的课程思政功能体,由此带动所有学科门类走上集群化、功能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以达成特定专业教育走向功能意义上的实质性整合,推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以高质量的课程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为实践表现。

(1)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为协同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整体转型提出的重要议题,在公共性构建过程中深受教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客观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复杂性,具体表现在多元化存在、多样式构成、多层次互动、涌现性特征、非线性运行和非平衡发展之中”,这就内在地要求要“以承认复杂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的逻辑前提,通过建构开放态、强化整体性、注重协同性、突出主体性、直面发展性等具体过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创新发展的合工具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现代化路径”[8]。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强调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认识方面的理解或认同,通过理论教化方式引导人们找到思想和精神的真理性;而现代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则以人为中心的主题,以承认、发现、分析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整体性为目的,实现人与社会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该引导人们在整体性实践过程中,致力于通过目标整合、内容优化、方法融合、主体协同、过程协同、载体创新、环境整合等方式,形成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价值观。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从目标导向的基础领域坚持理念的现代化和格局意识,通过协同课程思政的主体与客体、内容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环境与载体、教育与社会,能够产生育人价值增值和价值扩散,适应教育现代化实践的变革需求,创造性地推动高校课思政建设朝着科学化、集成化的方向动态发展。

(2)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协同基础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内容向度和主要视域,其中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学科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托,提升课程和学科体系内涵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以高等教育“四新”建设为标志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是对时代发展作出的回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决定了高校学科体系必须打破门户思维和割裂状态,恪守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围绕“四个服务”的育人目标,构成一个开放互生、意义互涉、以中国价值为内核的学科集成体。思想政治工作贯通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高校应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关键点,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推进形成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的育人格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本身就是对知识价值的反思和超越,寻找各课程、各专业、各学科的关联点,培育丰富的育人功能体,意在凸显课程和学科体系的整体育人性。这就要求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要以學科建设的价值增值优势为引领,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先进教育教学探索相统一;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学科建设资源,搭建各种有效的协同育人网络,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置于各种积极元素的动态合力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为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政策实践、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人才培养与国家需要、中国特色与时代发展诸关系提供价值支撑,使高等教育始终坚持并落实“四个服务”的根本要求。

(3)以专业教育融通化发展为协同张力

当代社会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化高校专业布局,实现人才培养结构、培养模式与国家需求相匹配,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链、创新链等相衔接[9],为此,推动高校专业教育创新发展、增进专业教育对新时代社会转型发展的适应力与变革力就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新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网络化和数智化时代,在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专业教育要主动树立世界意识、协同思维与竞争精神;在网络化时代,要致力于打造更智能的学科专业知识信息共创、共享、共治平台,建成线上线下一体、信息智慧交互、多元诉求与多重价值张力涌流的专业教育融通化发展的新格局;在数智化时代,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有机融合、形成集成化信息圈,带来了文化要素、结构和形态的大变革,人的现实本质及其演化也将出现前所未有的转型,它要求高校专业教育善于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耦合优势,科学整合人工智能与自然智能,构建跨界互通规范化、教学环境智慧化、人机协同常态化、学习空间智能化、教学活动数据化、教育与管理系统智能化的专业教育形态。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以专业教育各要素为协同对象,这些要素在性质上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在关系上存在着共生性与互补性的融通发展要求。在专业教育融通化发展张力序参量的驱动影响下,各要素、子系统之间的通过普遍性、常态化、规范化的交流与反馈机制,自发地驱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非平衡过程,使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系统聚焦人才培养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始终处于一种有活力的态势。

(4)以高校全面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协同目标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人文关怀的终极价值实现:对课程思政实施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和践行教书育人的原则,将通过全面教育的科学实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看作课程思政育人实践的根本出发点和价值旨归。以科学实践观为范式的课程思政,扬弃了社会哲学范式对个体价值的忽略和人学范式过分关注人本价值的弊端,其旨归在于促使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同质发展,构建个体性与社会性、主体性与客观性、现实性与超越性、辩证统一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首先,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目标要求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范式转型是一种整体性的变革,亟须从教育理念、学科理论、专业发展、课程教学和管理评估等多方面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关键要深刻把握课程思政实践的育人本质,重点应当积极关注课程思政多元主体发展需求、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体现国家发展和时代变革要求,目标设计体现多元化和整体性。其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构目标要求唤醒课程思政多元主体的主体性意识,使其悦纳自身责任与义务,更精准地把握主体性与普遍性、科学性与价值性、个人需求与社会价值辩证关系,充分释放发展活力。主体性意识使课程思政多元主体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遵循制度和伦理规约,创新交往方式,从而使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更高效地运行。

综上,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本真内涵是:它是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时代方位和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创造力和教化力的有力举措,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价值引领和课程体系蕴含的中国价值重塑生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集成体和育人功能体,是相关课程门类、所涉专业精神、多元学科功能等化合而成的育人有机体,是高校基于对时代新人理想人格思考而对整个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重构和重塑的一系列行动过程。只有站在教育现代化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功能整合互通、育人目标贯通的方法论高度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守正创新才能立得正、行得稳,相关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才能更具解释力和生命力。

三、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路向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总体目标就是通过对课程思政运行逻辑过程的科学建构和有序组织以及对参与主体的有效协同,达成共同的价值认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将这一总体目标具体化,应包含赋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合法地位、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操作管理规程、建立高效务实的课程思政多元主体协同平台三个方面。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文提出以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内部要素相互关系和协同要求为基础,以协同运行的宏观过程及其内部矛盾为实践依据,建构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同向同行导向机制、全过程支撑机制、动力形成机制、评估实现机制和创新发展机制。

1.构建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同向同行导向机制

科学有效的协同運行必然是处在特定的环境之中,环境协同主要发挥保障作用,内蕴着对协同过程发挥导向、激励、制约以及保障功能。环境协同一方面是系统协同运行的外在推动力,另一方面也是系统协同效果和协同发展的最终检验者。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规划者和主导者通过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空间环境以及顶层制定技术规范体系来明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正式地位与功能,赋予其存续发展的合法性,以消除系统协同作用所产生的各种外部不确定因素。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同向同行导向机制是作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约束、调控和政策保障作用出现的。这一机制作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制度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激励的环境协同基础,由制度保障机制和政策调控机制两个子机制组成。一方面,通过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参与主体间普遍性的交流与反馈机制,发挥对课程思政协同实践进行“规则性”制度保障与约束作用,构成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育实践的基础保障,以维系多元主体和内部要素间协作协同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又兼具政策激励的功能,自发地驱动各子系统在生长、延伸与发展中的非平衡过程,起着“糖果”的诱导调控作用,使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系统始终处于一种有活力的态势。

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陆续印发了课程思政相关文件,从整体规划、教材统编、教师队伍、教学设计、课程发展、经费支持等多方面提供了建议与指导,有力地推动着高校课程思政深入发展。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的基本前提,是要构建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协同育人导向机制,发挥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创设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良好制度环境,广泛凝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识。具体来讲,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党委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部门为主导主体、地区和高校为建设主体、课程教师、专家学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为参与主体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咨询专家委员会,形成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齐抓共管的共同体;要构建以制度、规则、组织、协商、道德约束等多种正式与非正式协同途径开展的运行管理模式,形成多元主体之间多维度、立体化、沟通化的协同育人环境;要推动国家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运用政策支持、行政指导、科层建设等调节手段或机制形成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一系列政策规章、指导性文件与意见等,来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资源的最佳配置,调适协同育人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为协同育人建设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要求高校以党委为领导核心、联动各部门出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改革创新、管理考评、督导督查机制,结合高校实际创新开展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育教学工作。

2.构建以教育教学规律为遵循的全过程支撑机制

依据现代管理科学的观点,任何复杂系统的科学高效运转离不开对运行管理全过程进行控制,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管理过程需要在有序调控和有效治理中展开,而过程控制离不开有效有序支撑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中心环节,也是连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结果有效性的中介环节[10]。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管理运行系统而言,内容标准、人员管理、组织架构、信息技术等内容就是构成管理运行系统的基础条件。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系统协同支撑体系就是通过上述基础条件的相互协作来影响运行系统产生、维系与发展。其中,课程思政内容标准协同机制旨在制定统一性的课程思政内容挖掘、整理、分类建设和创新标准,为各类课程的思政要素资源管理的方式提供协同化的内容标准和方法支撑;组织管理协同机制作为课程思政管理过程有序化的基础支撑,以强化课程思政管理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构建以共享、协商、组织、合作等协同途径开展的管理层内部的协同管理模式,形成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之间多维度、多层次、系统性沟通途径;教学团队协同机制是基于课程思政建设主体各自专业优势、知识智慧、教学技能和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与能力的势差,遵循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通过团队多主体理念、智慧、资源、组织的相互协同、交流互动来共同完成特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具体目标的具体工作的机制;信息技术协同机制,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评价反馈、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支撑作用,通过搭建课程思政信息技术协同平台,为各高校提供公开有效、共建共享、可供查询和评价反馈的课程思政最新成果的管理系统,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信息的实际利用率和共享发展机率。

教育教学规律是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11]。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全过程支撑机制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内在要求,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科学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育实践。思政课“八个相统一”深刻总结了思政课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教学经验,对科学把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育教学工作规律及其机制构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另一方面,要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行动指南,完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内容标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团队协作、信息技术等协同内容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协同基础条件,引领协同育人规范化。

3.构建以立德树人效果为指向的协同育人动力形成机制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协同动力形成机制是协同育人行为的发生器、协同目标实现的基础条件,其核心作用是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具体协同行为提供动力和源泉,就是要解决有效的协同关系联结问题,具体包括与谁建立协同联结、建立什么样的协同联结以及所有关系形成的组合结构。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的目的就是创造综合性教育价值,并把这种价值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兑现。高校对综合性教育价值的创造是依靠自身异质性资源及技能,寻求教育战略价值和实实在在的育人实效是课程思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动因。从现实情况来看,可以把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通过集成创造价值的逻辑归结为优势互补增强课思政优势、发挥资源综合利用的杠杆作用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及学习内化形成课程思政建设新理念新能力三个方面。课程思政多元主体结成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动机源于上述三类协同育人创造价值的基本原理,并据此采取协同创造教育价值的途径也不同。因此,参与协同育人合作的主体之间能否就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创造价值逻辑达成共识或具有建设性的动机,就成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系统稳定运行和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

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动力形成机制的重点是要明确动力的指向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育实践的根本指向。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动力激发应遵循其价值生成逻辑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提供协同育人的源源不断的动力牵引。为此,需要将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贯穿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政策制度推进力、利益导向力、精神动力、空间弥合力、改革创新力等重要动力建设的工作中,激励课程思政多元主体基于各自的价值需求推进协同育人;需要将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体现在高校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与评价体系、培训选拔、专业认证等一系列目标任务的建设上,引导课程思政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方向和协同创新趋势;需要将立德树人效果融入对学科发展、教材建设、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教研团队建设、科学研究、智库建设、争先评优等各类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表彰工作,培育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发展的新需要,丰富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和层次,提升教师协同育人、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能力。

4.构建以专业教育为根据的协同育人评估实现机制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要全面把握和优化工作系统的运行状况,需要建立特定的工作机制对系统进行考察与反馈:一方面能够有效掌握系统自身的运转状况,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各项具体工作机制。如果说组织导向、支撑保障、动力激发是系统科学运行的“正向”机制,那么效果评估就是“逆向”机制。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本质和实践目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评价应是一种增值性评价,是一种发展性、形成性评价,在开展协同育人绩效评价同时更注重课坚持动态、发展的眼光关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育实践的发展过程和长期效果,关注程思政协同育人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全面、持久、稳定的影响。

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构建以专业教育为根据的分类评估机制,规避“一刀切”问题。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12]。可见,凝练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就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核心工作。要以专业教育为根据,明确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以下称“四新”)等学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的重点目标和主要内容,深挖不同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所需的思政教育元素,将各类课程中思政元素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价值理念、制度规范、时代精神和道德修养加以挖掘与凝练,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协同育人分类评估机制。在评估实践过程中,要构建系统化和层次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效果从要素、过程、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其中要素评价主要从教育目标、教育者(包括组织管理者、教师队伍)两个要素三个方面进行,重点评价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组织管理的工作定位、工作体系、组织领导状况和组织管理运行状况,队伍质量评价重點围绕专业队伍组合质量、工作状况、队伍发展能力等方面;过程评价既要关注当前可见的工作实绩和效果,又要坚持动态、发展的眼光关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育实践的发展过程和长期效果,主要进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规划设计和工作计划的系统性评价、协同育人工作程序及运行情况的科学性评价、工作方法的发展性和创新性评价;结果评价是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自身的效果能否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以及学生发展需要的水平给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重点进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质量评价、受教育者接受效果评价和高校思政治教育影响效果评价。

5.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引领的协同育人创新发展机制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架构提供了基本遵循。“四新”建设是在教育理念、学科发展、教材建设、管理评估、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价值,旨在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对现有学科体系进行创新升级,全面提升中国学科学术与教育事业的软实力、创造力与教化力。总体来看,深化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在推进课程思政创新机制方面具有巨大的引领作用,深刻影响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各个层面,为此必须遵循以下发展机制。

第一,把“四新”建设的价值优势转化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容优势,增强解释力。“四新”建设旨在用中国理论、中国范式、中国标准和中国话语科学阐释中国制度和中国道路,这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创新发展提供了最鲜活的案例、最贴近当代社会实际的素材和最富有解释力的思想“证据”,我们要善于把这种巨大的价值优势转化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容优势,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第二,把“四新”建设的格局优势转化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话语优势,增强时代性。“四新”建设以国家利益和需求为牵引,具有深度建构和融合科学、技术、产业、社会的优势,有助于催化产生新的话语体系、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把“四新”创新理论成果和鲜活的学科专业话语转化为话语优势,为课程思政话语提供生动案例和学理支撑。要善于从“四新”建设的前沿成果中提炼创新话语和创新思想,使课程思政话语更有魅力和更有张力。第三,把“四新”建设的建构优势转化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论优势,增强科学性。“四新”建设以学科建设为立足点,通过学科专业知识生产和学术创造推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新思维、新理论、新范式和新格局生成,为我们加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论发展提供体系化的学科基础、跨学科的团队依托和稳定性的制度保障。要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和专业教育正在发生的内涵变化,借力推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论创新。第四,把“四新”建设的融合优势转化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创新优势,增强吸引力。“四新”建设是面向新发展格局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标志性工程,“四新”之“新”不仅包括内容内涵的革新,更蕴含着“融合”创新意蕴,这种融合体现在致力于打造各学科门类协同共创的学科功能体、育人共同体和文化建设体。这种融合创新优势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全方位认识,促进了课程思政范畴和理念创新;将学科知识生产、育人育才与社会服务功能融合,激发了课程思政教育者深入实践、理论创新和协同改革的积极性,促进课程思政内容和话语创新;倒逼课程思政体系整合创新和规划设计,生成课程思政开放性、共享性和协同性制度机制创新情境;等等。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拓新之作——

评付安玲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论》[J].思想教育研究,2018(12):140.

[2]虞丽娟.立体化素质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11-118.

[3]袁小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研巧[J].教育评论,2014(6).

[4]王学俭,李晓莉.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14(3).

[5]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2.

[7]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

[8]李东坡.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及其创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2018(2):34.

[9]周毅,李卓卓.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6).

[10]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1]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5-750.

[1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OL].[2020-05-28](2022-01-13).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重大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构建逻辑与实现路径”(项目编号:SC20ZD005)]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