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畜禽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2-06-30 10:48周立新王定国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5期
关键词:种业新品种畜禽

徐 岚,周立新,王定国

(四川省成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成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丰富,有成华猪、雅南猪、成都麻羊、川中黑山羊(金堂型)、彭县黄鸡、四川白兔6 个地方品种。成都市加强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先后新(扩)建了6个地方品种保种场,成都麻羊和四川白兔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成华猪、雅南猪、川中黑山羊(金堂型)和彭县黄鸡被列入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1 畜禽种业现状

1.1 种畜禽供种能力显著增强 2021 年全市有种畜禽(蜂)场(站)58 个,存栏种畜禽62.91 万头(羽),年生产种畜禽达5 285.61万头(羽)。

1.2 畜禽良种助推产业增效明显 重点推广了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等良种猪,罗曼、海兰、伊莎蛋鸡和大恒肉鸡等优良品种。2021年,全市生猪、蛋鸡、奶牛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98%和100%,每头能繁母猪年提供上市肉猪数达到20头以上,肉猪达100千克日龄平均为168天,奶牛年均单产达到6 700 千克,规模化场蛋鸡单产约18.5千克。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种畜禽生产和供应体系不完善全市58 个种畜禽场中仅有生猪原种场7个(包括地方猪3个、外血猪4 个),没有蛋种鸡、肉种鸡和肉种鸭原种场(含曾祖代场),高端种业制种和供种能力不足。有扩繁场42个,但原种场与扩繁场、扩繁场与商品场之间产能不匹配,存在种畜禽生产过剩与供应紧缺的状况。

2.2 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滞后 存在重视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而忽视开发利用现象。近年来,仅有邛崃嘉林生态农场以成华猪为育种素材,开展天府黑猪育种并取得一定成效,雅南猪、彭县黄鸡等也在进行培育新品种尝试。其它几个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仍停留在种质资源特性研究层面,开发的产品依然是传统的土特产。

2.3 畜禽种业企业综合实力有待加强 全市种畜禽企业育种实力较弱,缺少具有引领作用的畜禽种业头部企业。目前,虽然有2 个国家级肉羊和肉鸡核心育种场,10个省级生猪、肉羊、肉兔和中蜂核心育种场,但是,生猪作为成都畜牧业的主导产业,目前没有一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同时,这些畜禽种业企业存在种畜禽存栏规模偏小、供种能力弱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难以挑起振兴畜禽种业的大梁。

2.4 优质高产种畜禽对外依存度较高 目前,全市饲养的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和巴克夏等品种原种猪,以及优质肉用种牛、奶牛冻精和胚胎等主要依靠国外引口。曾祖代和祖代蛋种鸡、肉种鸡大部分从省外引入。

3 发展对策

3.1 强化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 采用资源场与保种场,活体保护与精子、胚胎和组织保存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体系。加大政策支持、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引导保种场开展科学保种、本品种选育和开发利用,以利用促保护,保护与利用并重。与在蓉高校、科研单位开展合作,建立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保存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家畜冻精、胚胎和组织等遗传材料,保护濒危的畜禽品种。

3.2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系)鼓励现有的国家级和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以及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与国家和省在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高校畜禽育种专家团队合作,开展联合育种技术攻关。重点开展大约克、长白等外血猪选育,以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为主要育种材料,开展畜禽新品种(系)育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系)。

3.3 做强做大优势畜种的种业龙头企业 以生猪原种场、核心育种场和一级扩繁场为重点培育对象,整合政策、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提高种业企业的育种设施与装备水平,增强企业制种、供种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支持种业企业向饲料生产、商品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和市场营销等环节拓展,实现全产业链经营,做大做强种业龙头企业。创新畜禽新品种(系)产业化推广模式,支持制种企业培育的新品种(系)在本地推广,加快种业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3.4 加强种畜禽场疫病防控与净化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按照国家和省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净化要求,制定种畜禽疫病防控与净化工作方案。种畜禽场要结合实际,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净化工作,保障种畜禽生产安全。

3.5 加大科技对畜禽种业的支撑作用 坚持产学研推相结合,激发种畜禽企业和科研机构活力,构建畜禽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利用先进技术和前沿科技,开展引入品种的选育提高与快速扩繁,地方品种的提纯复壮,降低育种生产成本,提高种业生产效率。

猜你喜欢
种业新品种畜禽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青菜新品种介绍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