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2022-06-30 12:49龚庭楠
大科技 2022年24期
关键词:和弦旋律钢琴

龚庭楠

(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云南 昭通 657000)

0 引言

专业知识是学校钢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教授音乐相关知识和技巧,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学的知识。和声理论是钢琴教学的基础。这一理论知识学习好将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更多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技能。学生对和声理论及本课程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知之甚少。事实上,和声理论是一门专业的音乐教育课程。本课程综合知识程度高,实用性强,和声理论与钢琴教学密切相关。只有不断地将和声理论引入钢琴教育中,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钢琴教学更加灵活。

1 作品中反映的和声类型

1.1 引言式和声

引言式和声的用法一般都很简洁。在作品的引言部分,常用于活跃气氛和阐释作品的艺术观念。例如,肖邦的前奏曲(0P.28no.17)开头的两个部分的介绍仅由一个主要的四和弦或六和弦结构组成。

1.2 表达式和声

这种和声通常表现为:和声语言简洁,线条规范清晰,声调清晰稳定,常用单音。即使调性发生变化,它也倾向于在近似调性类别中实现。例如,肖邦的前奏曲(作品2817)是回旋曲,主要部分(第3.18 节)是由两个短语组成的平行结尾段。在这一时期,和声简洁明了,调性清晰稳定。这是一种典型的指示和声。

1.3 展开式和声

和声的展开是不稳定的、流动的和发展的:节奏被打破,调性频繁变化。例如,贝多芬《激情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采用了多调性,其和声结构是多变的,具有典型的展开和声特征。

1.4 过渡式和声

这种和声具有承前启后的功能,独立性不强。它的重点往往是以下结构单元的从属和声。例如,贝多芬的《奏鸣曲》(0P.2No.1)第一乐章演奏部分的连接部分和声起到了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作用,自然完成了主要部分的F 小调到次要部分A 大调的调性转换。

2 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和声理论问题

和声理论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和声理论在钢琴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学生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存在很大的问题。

2.1 单一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到无聊

在中国,和声理论是钢琴教学中的一门必修音乐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需要采用操作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高校仍然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无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无法真正学习和声理论知识。对后期钢琴演奏和音乐作品的分析是不利的。此外,在一些高校,和声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不能兼顾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降低了教学质量,使学生无法真正学到知识。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在现阶段,该方法尚未实施。目前在一些学校中,教授音乐和声学的过程只是老师的个人讲座。这种教育形式的弊端早已为大家所认识:它不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题,甚至把学生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老师的“授课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无太大关联,教学效果差。此外,目前不合理的课堂制度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首先,上课时间是固定的,在有限的课时内,分配给每个学生的个人时间将减少,因此许多高校根本无法做课堂提问。教师讲授的内容往往无法及时与学生沟通,而且这个问题很难代表大多数学生的接受程度。其次,教室里的学生太多,和谐的基础非常不同,教师备课将非常困难。如何让学生在不浪费太多时间的情况下掌握扎实的知识是很难做到位的。

2.2 缺乏充足的教育设备和资源

目前,虽然我国有配套教育设备,但高校的教学设施仍然不足。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黑板书写。与学生天性相反的教育形式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到无聊,无法激发学生的能力,而且影响了和声理论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进度与效果。如今,大部分学校的教育设施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一些学科采用了一些多媒体教学方法。然而,高校钢琴和声学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的传统上。就形式而言,手段远远落后。多媒体教学具有方便、快捷、形式新颖等优点,更为学生所接受。此外,使用先进的学习软件进行教育,可以有效改善相对烦琐的学习过程。国内的和声学教育在这方面还没有明显改善,传统教育方式会阻碍学生学习的进程。在课堂上上传和教授知识花费了大量的黑板书写时间,这进一步减少了原本紧张的上课时间,影响上课进度和学习效率。

2.3 后续教学反馈信息不足

目前,由于各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在和声理论的指导过程下,教师根本无法获得学生的反馈,这对老师的教学计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和测试。变题是和声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结果反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水平。如果得不到反馈,教师将很难采取下一步行动,而且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将更加困难。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很高,教师很难在教学计划的课时内更换问题和参加小型考试[1]。对于高校钢琴与声学专业来说,改题是非常重要的,小考能真实反映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没有学生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教师很难准确制定教学内容和时间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 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教学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5 个方面。

(1)培养学生伴奏习惯的前提是,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习惯于演奏一段旋律时,如果允许学生长时间演奏,学生会感到厌倦和疲劳。次数越多,学生对每个音调的把握越不确定,他们的艺术吸引力就越低。因此,在进行钢琴授课的时候,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在缺乏伴奏的情况下进行弹奏,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最纯粹的美好。你可以练习最简单的钢琴音乐,让他们有强烈的音乐感。因为一旦你习惯了旋律。没有旋律伴奏演奏总是不好的。音调的数量不是更多就是更少。练习非旋律伴奏需要学生头胸中有数字感,这是伴奏中经常需要的“卡小节”。事实上,“卡小节”是大脑中数字意识在游戏中的反应。对一些学生来说,在机械练习之后,他们会发展到声音类型的节拍强度位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感觉”。首先练习简单曲调的伴奏,然后练习更复杂曲调的伴奏。简单曲调的特点是:规整的小节、简洁的音值组合、共同的节奏、单一的调性、鲜明的旋律发展和清晰的声音元素。

(2)在学校的钢琴教育中,学生应经常分析一些常见的钢琴作品。和声理论课程的教学注重理性分析,因此钢琴教学应强调和声课的旋律构成分析。这些钢琴歌曲的和声构图应该非常严谨和优美。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钢琴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典型的乐谱实例进行示范表演,让学生自己分析和体验和声的构成。这种和声理论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认识,它还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换句话说,在钢琴教学过程中,钢琴老师需要让学生分析他们的和声序列,感受和声理论与实际创作的应用关系。伴奏者需要对歌曲的整体布局有清晰的认识,将歌曲的钢琴伴奏表现得更加细致,以便对歌曲进行衬托、补充和修改[2]。在合唱课上,让学生分析歌曲的和声序列,让他们感受和声理论与实际创作的应用关系。学科整合有助于即兴伴奏的创新。分析歌曲的音乐形式和结构以及伴奏的和声结构也很重要。只有当伴奏者对歌曲的整体布局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安排歌曲的高潮和小高潮,更详细地对歌曲的钢琴伴奏进行展示,起到陪衬、补充和修改的作用。同样,对伴奏的和声结构分析也会对作品的演奏产生很大启发。

(3)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即兴伴奏应能安排好心理技能。在钢琴教学中,和声理论教学中一旦有一个新鲜而短暂的调性变化,就可能会有激烈的矛盾,使原调性的作用更加突出和明显。在钢琴即兴伴奏中,为了避免与旋律发生冲突,辅助和弦应用于进行性歌曲和歌曲副声,这意味着“这里应该使用辅助和弦”。另外,即兴伴奏的和声思维非常活跃,有很多选择。尤其是在使用复调和弦时,可以使钢琴演奏的旋律更加动听,充满极具魅力的音乐艺术风格。我们的伴奏教学将和声编排视为一种作曲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关注的是能否根据旋律条件准确地选择和弦。在钢琴伴奏过程中,选择正确伴奏风格和和弦的能力取决于选择正确伴奏风格和和弦的能力。

(4)和声理论在钢琴教育中的应用也需要注意很多细节运用,即和声的结构形式和运动形式。它可以有效增强钢琴作品的旋律表现力,弥补旋律无法表达的部分,深化音乐中的思想和意义,丰富了音乐的形象。因此,需要根据作品的基本情绪,选择合适的演奏方式,不同的情绪决定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在表达不同的音乐情感时,演奏者会选择合适的和声肌理来表达,让弹钢琴跳出了程式化的套路,达到即兴演奏和个性化演奏的效果。钢琴演奏也更加有趣[3]。

(5)使用可变和弦。可变和弦是相对于自然和弦的。当自然和弦的音调增加或减少半音时,从而改变和弦的结构、声音或功能时,就形成了可变和弦。可变和弦弥补了模态自然和弦,并扩展了对和声材料的选择。在伴奏中合理使用和弦,可以大大增强和声的表现力。根据变量串在一定模态条件下的不同功能,将变量串分为功能变量串和颜色变量串。所谓的函数变量和弦实际上是一个副和弦。这些和弦具有可变和弦的含义,因为它们包含音调变化。副和弦和临时主和弦的组合是有D-T 决定因素的调音功能作用,导致新的短期的音调变化,即与原始音调相比失谐。关闭音调后,原和弦再次收缩,临时主和弦的意义回到从属位置。这种声调对比所造成的尖锐矛盾,其实更突出了原声调的作用,丰富了原声调的和谐色彩。在即兴伴奏中,辅助和弦的使用必须避免与旋律冲突。辅助和弦通常用于在进行性歌曲和歌曲副声中有效,尤其是当旋律包含音调变化和倾向于辅助音调的因素时,这是“此处应使用辅助和弦”的隐藏迹象。即兴伴奏的和声思维相对活跃。当和声与旋律相匹配时,通常有很多选择的可能性。普通的旋律也会具有迷人的魅力,尤其是在使用复调和弦时[4]。然而,自然和弦的使用始终是和声布局的主流。可变和弦是对自然和弦的补充。复调和弦的使用必须与歌曲的旋律在风格和结构上保持一致。

4 高校钢琴教育与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4.1 教学内容的改革

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没有结合当前的教学现状,依赖传统的教学内容,缺乏键盘与和声的教学,将配器等声誉声学、作品欣赏、作曲等理论学科割裂开来[5]。学习内容是孤立的,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学生不仅没有学到宝贵的和声知识,而且在和声教学中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基于此,教师需要改革教学内容,丰富和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接受程度。

4.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新形势下,如果仍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不能较好的适应高效学习的学习节奏,对当前的教育理念存在认识误区,无法适应当前阶段扩招的现实教育情况。只有所有的因素都根据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使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不幸的是,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来进行实际的改革。可以看出,出版的作品并不多。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高校钢琴与和声教学的教学内容的到丰富、完善,教学模式进行升级转型,从而有效的进行高校钢琴教育与声学教学的改革,使钢琴与声学教学日益完善。

5 结语

总之,钢琴教学是一门比较复杂和详细的课程。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着与时俱进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传统教育模式亟待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钢琴教学与和声理论教学相结合,这就需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和声理论的专业知识,提升演奏者的演奏效果和水平,通过和声技术在钢琴音乐作品中传达情感。此外,钢琴教学和演奏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系统的工程,要处理好声调布局和工作结构。在钢琴学习的初步阶段,学生需要踊跃参与和声的理论知识学习,分析和运用钢琴学习中间阶段时学习的积极程度,在中级和高级阶段进行听力和听觉触觉的有效训练,使钢琴成为真正的和声乐器,重视钢琴教育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和弦旋律钢琴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纸钢琴
7月,盛夏的旋律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