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靖西市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2-06-30 12:49黄德严
大科技 2022年24期
关键词:靖西果品果园

黄德严

(靖西市地州镇农业服务中心,广西 靖西 533808)

0 引言

靖西市位于东经105°56′—106°48′,北纬22°51′—23°34′,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1℃,素有气候“小昆明”之称,是最适宜水果种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靖西市水果产业平稳发展,在脱贫攻坚“产业促脱贫”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国内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推进靖西市水果产业振兴,本文在对靖西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和亟需解决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靖西市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以期对靖西市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1 靖西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1.1 果园面积

根据市水果办数据,2016—2021 年靖西果园面积由4466hm2增长至9250hm2。

1.2 水果产量产值

靖西水果产量产值稳步增长趋势,2021 年水果产量达4.6254 万t,比2016 年产量2.0211 万t 增长了128.9%;水果产值34718 万元,比2016 年水果产值7541 万元增加27177 万元,增长360.3%。

1.3 水果种类与主栽品种

2021 年,靖西市水果面积达到9250hm2,同比增长2.64%,种类包含柑橘类、百香果、火龙果、大果山楂、葡萄、其他果类等,种植占比不同。

1.4 果品品牌与市场营销

2014 年以来,武平纳百春等3 家企业先后以葡萄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广西葡萄金奖;2015 年靖西市南坡高山脐橙在广西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优质奖;2018 年靖西大果山楂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1.5 示范基地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创建了化峒五权海升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核心)示范区、武平纳百春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基地、渠洋康富种养专业合作社水果示范基地、新靖镇百香江城柑橘葡萄产业示范区、湖润镇峒荷润山沙糖桔产业示范区等7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新靖河阳、小龙柑橘示范园,岳圩汉邦柑橘示范园等50 个村级柑橘示范园建设已完成27 个,有效促进了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2 靖西水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亟待加强

目前,靖西水果柑橘黄龙病发生的潜在因素如下:①经营主体特殊性,据统计靖西水果生产种植户结构以一般农户或贫困户种植为主,以种植大户或果企种植为辅,果农年龄大、文化少,水果科学管护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掌握不透甚至空白,部分农户领苗后,随便挖个坑种下去就行了,基本不去护理,更谈不上栽培规范化、标准化。②零星分散、农户种植水平低、技术部门技术人员少等综合原因,给果园给技术指导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导致果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生效益低。每个乡镇存在部分果园出现半失管和失管现象,现以靖西地州镇水果产业为列,在2020 年底逐户排查统计水果种植面积为721.2hm2,其中柑橘类554.4hm2,澳洲坚果120hm2,百香果17.4hm2,其他水果类35.6hm2。2021 年11 月底再次进行统计,大部分果园出现半失管和失管现象,甚至改种其他作物,其中半失管柑橘果园121.7hm2,失管果园98.3hm2,改种速生桉等56.8hm2。目前半失管、失管丢弃果树成了柑橘木虱的寄主,如果不及时综合防控并清理病树,将严重影响水果产业发展[1]。

2.2 品质有待提升、品牌有待打造

靖西具有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1℃,年降雨量充沛,无霜期,一年四季分明,素有气候“小昆明”之称,境内以熔蚀高原地貌为主,土质红色酸壤土较多,属非常适合水果种植,是培育优势特色果品的天然环境,以发展沃柑、砂糖桔、蜜柚、脐橙、百香果、大果山楂、巨峰葡萄等大众化品种,品种落后,培育筛选靖西独有的优势特色果品工作亟需落实;没有遵循“绿色、生态、无公害”理念,大范围没推广栽培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模式,缺乏品牌意识,没有注重品牌的创建和营销。综上所述,靖西所产果品在品质、成熟期、消费者和市场认可度都没有竞争优势,出现砂糖桔比不过广西西林、沃柑比不过广西南宁市武鸣区、蜜柚比不过漳州平和县、脐橙比不过广西富川等现象,在区内外市场占有率低,售价低,没有自主定价能力。

2.3 果品质量监测和市场体系还不完善

质量监测体系方面一是由于零星果农或贫困户基本没按照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来科学管护,虫害难控,加上农药化肥大量使用,耕地质量下降,环境遭破坏,形成了恶性循环,生产出来的果品出现果型小且畸形、色泽差、糖度低、汁少皮厚难剥品质差,口感差。二是每个乡镇都设立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以蔬菜监测为主,果品还没有列入监测对象,虽然靖西水果生态体系经过几年的建设,也被列为自治区管测报点,监测体系也进一步完善,但由于硬件制约,农残检测、病虫害综合防治和信息发布还不能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在科学植保、科学配方施肥的前提下,更需进一步加强果品质量监测体系完善建设。

交易网络体系方面,由于散户发布广,且缺乏组织力与凝聚力,靖西市的果企没有真正发挥好带头引领作用。交易以路边摆摊、乡镇集市零售,种植大户则拉到靖西古鼎香(农产品批发市场)批发给各零售商贩,果企实力财力强、信息灵,直接将原果统货拉到区外销售,以上出呈现销售议价能力又弱,销售空间窄,销售渠道简单,压价现象严重的多重销售形式,传统的水果产供销模式弊端日益显现,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创新变革迫在眉睫。

2.4 采后商品化处理率低

靖西大部分果农商品意识淡薄,果园管理粗放,技术落后,只求数量而不求质量,挂果投产率和平均产量低,次果、劣果多,果品大多出现果型小且畸形、色泽差、糖度低、汁少皮厚难剥,品质差,口感也差,以粗包装或不处理不包装这种最原状态上市,或存在一流产品三流包装;保鲜贮藏能力和加工技术水平落后,通过保鲜加工提升附加值的产量不多,售价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导致果园整体效益不够突出。加上水果生产大多由农户分散经营,分散的农户无力承担生产市场风险,无法引入高投入的保鲜设备。经统计,目前靖西市具备水果产地采后具有分选、分级、初包装的果企有8 家,分选、分级、预冷、冷藏运输和保鲜等采后水果的处理的果企有5 家,采果商品化处理率低。

2.5 政府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经费紧张,靖西水果生产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究与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产品质量监测、市场开拓及龙头企业培植等方面投入不足,制约了水果产业的跨跃式发展,影响了水果产业化程度的提高。

3 靖西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3.1 严格落实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规定

组建普查工作组,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片、片不漏园、园不漏株”的原则,每年春季、秋季苗木梢转绿后,对属地所有柑橘类苗圃及果园各组织开展1 次全面普查,尤其是失管、半失管果园和房前屋后庭院零星种植果树的,确保不留死角,切实掌握各村(街)柑橘黄龙病隐患、疫情程度等。在做好定点监测和柑橘木虱动态监测基础上,需要做到以下5 个方面的工作:①还在进行管理的果园由果企整合引领,种植上实行网格化管理,技术部门或土专家集中力量,精准指导果农进行科学管护及“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控,农业生态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品质化迈进。②对于失管、半失管甚至丢弃多年的果园,果断采取挖除清理黄龙病病树病株。③加强柑桔黄龙病综合治理示范点建设,以示范带动面上黄龙病防控工作的推进。④督促村屯制订村规民约,培养果农对黄龙病的防控意识及相互监督作用。⑤加大宣传力度,在新开发果园中大力推广使用无病健康苗木;坚决实施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行动,保护好靖西独特的种植气候环境。

3.2 培育筛选出靖西特色品种,打造知名品牌

建立水果产业发展品种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引进广西农科院、海升集团等科研院所和果企入驻产业基地,形成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业聚集、教育培训为一体的产业格局,通过市场分析、消费喜好和需求趋势,坚持“自主培育和外部引进”的基本原则下,按照“品种培育(品种引进)示范试验小区+品种筛选区+适合且优势品种小面积推广区+大面积逐年推广”,在培育、引进、示范试验、筛选、确定、推广等各个环节,严格质量安全管理,遵循“无公害和绿色”理念,着力培育成靖西市特色优势果品和拳头果品。

打造品牌,增强优势果品市场竞争力,要积极采取以下措施:①树立品牌意识,要求“党委政府-技术部门-果企-种植大户-农户”一条线贯穿到底。②通过陕西海升龙头企业进入靖西为契机,对龙头企业扶持和水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增强果企品牌意识,促进果品质量的提升。③加强优势果品“三品一标”认定认证工作的引导和扶持,给予资金扶持和业务指导。④在果品优势、符合消费者口味、重复消费性强、质量上佳和保障情况下,全力利用传统和互联网营销宣传相结合,目前是互联网时代,把侧重点放在直播等流媒体,全面开花,线上线下统一打造宣传靖西果品品牌,让它们都成为知名品牌,达到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的目标。

3.3 健全质量监测和“线上+线下”交易网络体系

健全质量监测体系首先需要政府牵头,整合土肥站、植保站、农产品质量监测站、水果办等一系列涉农部门的专家人才,成立综合果品质量监测服务中心,职责参与到果农的土壤鉴定和配肥、种植、管护等环节,为果品质量提供技术和服务保障;其次,由果企整合零散果农、种植大户,实行网格化管理,要求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来科学管护,双管齐下,把控果品“源头-过程-销售”各个环节;最后,推广绿色无公害种植,严防农残超标等不合格产品注入市场,鼓励有实力的公司带头在果业生产环节运用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音视频技术及3s 技术等手段,建构成水果生产过程的实时图像及视频监控、监测系统,这些收集来的信息为农户提供更加科学的种植决策依据,使水果生产系统更加智能[3]。上述过程中的视频及沉淀的各种数据,再加上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产生的信息痕迹,可为最终消费者提供溯源信息查询,确保在源头生产上保证了果品安全。

打造质量监测及交易网络体系的策略如下:①依托靖西古鼎香农产品批发市场,整合组织好各果品零售商贩,规范管理,统一经营,扩展市内及临近销售市场;②充分挖掘在景区附近或公路沿线的果园,实行“旅游+自摘”的销售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题,让消费者体验乐趣;③由水果生产、加工和营销龙头企业及协会为龙头,联合合作社和农户,推选“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一个大型的水果批发销售运输队,对接全国各省市水果批发市场,形成大的传统交易网络;五是互联网时代,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整合行业资源,为用户提供了水果批发供应商信息、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新品种发布等资讯,鼓励果企带头果农“触”网,依托电商平台开网店销售果品,利用直播等流媒体开展新模式销售,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和高品质的水果。

3.4 提高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发展储藏加工业,加速形成水果生产带

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要因果制宜,分门别类采用不同的方法,首先需要先进行加工再食用的水果,如靖西大果山楂,可初加工成山楂糕、山楂角、山楂片和酸嘢产品,也可深加工成类似苹果酸的软饮料,拉长商品链,提高附加值。其次,对于鲜食为主的果品,采用水果采后预冷、气调贮藏、洗果、涂蜡、分级和冷链运输规范配套的处理方式,水果采摘之后的商品化处理率几乎达到了100%,形成了完整的水果冷链体系。通过政府支持,兴建一批体现支柱产业和重点产品的水果生产基地及配套设施,健全水果购销、加工、储运等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服务组织,实现水果生产产业化,加速形成水果生产带。

3.5 加强政策性扶持

采取财政补助扶持、贷款贴息、提供担保等措施加大对果农资金投入的扶持力度,对农民进行山坡地改造、新植果园、劣杂品种改良和老果园改造进行补助。

猜你喜欢
靖西果品果园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秋天的果园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靖西农民画在广西深圳等地展出
罗常乐作品选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我家果园丰收了
广西靖西麻鸭获“地理标志”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