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辅助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2-07-01 06:42张文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5期
关键词:泻心汤半夏病灶

张文婷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中医内科 三门峡 472000)

胃癌是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2]。含铂类化疗方案是目前晚期胃癌的主要化疗方案,但存在患者体质虚弱、不良反应增多无法耐受的问题。中医在抑制癌瘤、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3~5]。中医理论认为,晚期胃癌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虚为脾胃亏虚;实为瘀毒内阻、痰湿凝滞,治疗应以化瘀散结、清热解毒为法[6~7]。半夏泻心汤加减是治疗脾胃病名方,主治脾胃虚弱、气机壅塞之寒热错杂证[8~9]。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辅助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38例。联合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 42~68 岁,平均(56.03±5.20)岁;卡氏评分60~83 分,平均(70.23±4.26)分;病理分期:Ⅲ期 9例,Ⅳ期29例。常规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1~68 岁,平均(55.64±5.53)岁;卡氏评分 60~82分,平均(71.03±4.48)分;病理分期:Ⅲ期 8例,Ⅳ期30例。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卡氏评分、病理分期)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依据胃镜病理诊断确诊为晚期胃癌;(2)符合中医寒热错杂痞症辨证标准,主证心下痞闷胀满,按之柔软不痛,干呕,口中黏腻,舌质淡白,疲倦乏力,苔黄腻而厚,兼证腹痛、心烦、脉滑、下肢浮肿;(3)预计生存期>3个月;(4)无化疗禁忌证;(5)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6)意识清楚,无精神障碍性疾病。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2)妊娠或哺乳期;(3)患有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4)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

1.3 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DF 化疗方案:第1~5天氟尿嘧啶注射液(国药准字H11020237),0.5 g/次,24 h 化疗泵输注,1 次 /d;第 1~5 天给予顺铂注射液(国药准字 H20183341)静脉注射,10 mg/次,1 次 /d。3 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联合组在常规组DF 化疗方案基础上增加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组方:黄芩 9 g、干姜 9 g、半夏 12 g、大枣 4 枚、人参 9 g、黄连3 g、炙甘草9 g,水煎煮,滤渣后取汤药400 ml,1 剂 /d,分早晚 2 次分服。连续服用 6 周。

1.4 近期疗效判定标准 (1)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原可测病灶消失且维持≥4 周;(2)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与原基线检查比较,可测病灶体积减小≥50%;单径可测量病灶各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小>50%且维持≥4 周;(3)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双径可测量病灶各病灶最大两垂直直径乘积之和增大<25%或减少<50%,单径可测量病灶各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大<25%或减少<50%且维持≥4 周;(4)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至少有1个病灶或所有病灶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CR+PR+SD)/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1)近期疗效。(2)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根据《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10]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对胃痛、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嗳气、腹泻、便秘、神疲乏力、消瘦及心烦失眠等症状按4个等级划分病情程度,3 分为症状较重、2 分为症状明显、1 分为症状轻微、0 分为无症状,各症状累计得分为总分,总得分越高症状越重。(3)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黑便)发生情况。(4)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水平。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ry-Core 30, QLQ-C30) 进行评价,1~28 题,每题 1~4 分;29~30 题,每题 1~7 分,总分 30~126 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6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 χ2检验。检验标准 α=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联合组DCR 为89.47%,高于常规组的73.68%(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两组发生不良反应后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QLQ-C30 评分、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常规组组别 n QLQ-C30治疗前 治疗后38 38 t P 93.24±2.03 93.15±1.96 0.196 0.845 75.53±4.48 83.42±5.20 7.086 0.000 15.31±4.05 15.42±4.08 0.118 0.906 6.18±3.51 11.36±4.39 5.681 0.000

3 讨论

目前胃癌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可能与胃息肉、慢性胃炎等相关,也可能与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相关[11]。早期胃癌经根治术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但晚期胃癌手术治疗收效甚微,因此多采用化疗方法延缓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限。但化疗毒副作用较大,使患者有限的生存期更加痛苦,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故需寻求更温和治疗方法缓解化疗造成不良影响。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改善胃癌患者预后方面具有积极效果[12]。

依据胃癌化疗后的临床特点,中医理论认为其应归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反胃”等范畴,病机多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致脾胃虚弱、和降失司,致使寒、湿、瘀阻滞中焦,结聚成块,盘踞于胃而成,扶正祛邪为其治则[13]。同时关于化疗药物,中医辨证认为,其属中医“药毒”范畴,可致患者脾胃虚弱、热毒炽盛、津液不足[14]。半夏泻心汤是《伤寒杂病论》经典药方之一,其融合清、消、补、温、和诸法,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多种疾病,而胃癌病机正与半夏泻心汤证“寒热互结、胃失和降”相吻合[15]。本研究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辅助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结果显示,联合组DCR 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提示半夏泻心汤疗效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半夏泻心汤中半夏具有降逆和胃、消痞散结之效;干姜可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大枣可甘温益气、补血健脾;黄连、黄芩及甘草均可清热、降火、解毒;人参可补脾益肺、复脉固脱,诸药合用,共奏驱寒清热、化痰散结、固本培元之效[16]。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具有抗肿瘤作用,其含有的半夏多糖、半夏生物碱等成分,能抑制呕吐中枢和胃液分泌,促使细胞分化,抑制癌细胞增殖,加之黄连、黄芩、人参等药材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使半夏泻心汤不仅能抑制肿瘤增长,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化疗毒副作用[17]。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联合组QLQ-C30 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可见半夏泻心汤加减辅助治疗晚期胃癌患者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辅助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提升近期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泻心汤半夏病灶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不同剂量配伍的三黄泻心汤总蒽醌含量比较研究
半夏入药多炮制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半夏入药多炮制
半夏泻心汤治疗丘疹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