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PP模型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2022-07-01 06:48王稀珍毛辉荣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成果动物科学

王稀珍,毛辉荣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畜牧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肩负起培养宽广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功底和高超实践技能的实现代化人才的重任。动物科学专业是落实培养现代化畜牧人才的具体专业之一,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但是我国部分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如走马观花式赴企实习、蜻蜓点水式实验教学、浅尝辄止式理论教学等。在全面、系统剖析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将CIPP 模型嵌入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推动评价指标改进,破解实践教学难点,形成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现代化的评价体系,让科学、可靠的评价结果。

1 CIPP 模型与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嵌入基础

面对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迫切改变评价方式、主体和方法等需要,以CIPP 模型为切入点,建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和体系,既是CIPP 模型与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内涵相互契合的需要,也是CIPP 模型与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特征相互匹配的要求。

1.1 CIPP 模型的内涵和特征

1967 年,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D.L Stufflebeam)提出的一种决策评价的方法[1]。他认为,“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改进[2]。”经过50 余年的实践,CIPP 模型得到充分验证和应用,尤其在教育领域应用广泛,如实践育人效果评价、道德教育效果评价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CIPP 模型是一种针对教育评价的全过程评价,嵌入了多维的量化指标,具有诊断、改进和反馈等功能,主要由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构成。其中,背景评价是一种前置性评估,通过评估各类需求和问题,为实践教学开展集聚资源和优势;过程评价是对实践教学方案的动态监督和反馈,契合实践教学评价的全过程,有利于教学策略调整和改进;输入评价是以背景评价为基点,评估实践教学所需条件、资源和优势;成果评价是对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具有鲜明的反馈性特征。基于CIPP模型的特征和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性,提出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指标,夯实建构更科学合理评价体系的基础。

1.2 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现状

1.2.1 评价功利化加速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地位式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既加快了社会的发展,也加剧了社会的内卷。人类社会是一个彼此联系的整体,校园追名逐利现象是社会功利化的客观反映。目前,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功利化倾向愈发严重,评价工作成了“走马观花”或“流于形式”,学生喜欢追求高分数、教师喜欢追求成果申报、学校喜欢追求奖项……基于CIPP 模型提出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既是破解当下实践教学困境之举,也是改进提升实践教学成效的措施。在CIPP 模型的背景评价中明确培养现代化动物科学专业实践人才是首要任务,在过程评价中明确评价主体,有利于从根本目标和运行手段来判定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否聚焦首要任务、是否把握基本特征,进而在根源上扭转重分数轻实践、重智育轻劳育的不良评价倾向,巩固了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定位。

1.2.2 评价片面化束缚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多元。教学评估虽是当下专业评价的主流方式,评价主体以专业教师为主,以整个教学阶段为评价整体,忽视了将评价贯穿到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课程安排和效果评价等每一个阶段和环节,忽视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这种片面性的评价束缚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弱化了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以CIPP 模型建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既让CIPP 模型融入到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形成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四个评价阶段,也可丰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推动评价的量化与质化有效结合,提升评价的实效性。

1.2.3 评价静态化引发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片面。实践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持续发展的过程,其评价也应是一个动态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的过程。从具体的实践来看,有的高校将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作为一种终结性评价,把教学评价结果作为唯一的终结衡量标准,即以相对静止、片面的评价方式来衡量动态、持续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而不是以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实践教学。基于CIPP 模型建构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就是从实践教学的整体、动态过程入手,以动态指标衡量动态过程,既确保评价的持续性,也提升评价的科学性。

1.3 CIPP 模型与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契合的内在优势

1.3.1 CIPP 导向性与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目标性相契合。CIPP 模型的终极目标就是服务好决策。这种鲜明的导向性与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技能培养目标是十分契合。技能培养既是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也是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应有之义,从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名称就可以看得出来,如《家禽生产学》《草食动物生产学》和《养猪学》等,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是动物科学专业方向培养的目标。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是充分发挥CIPP 模型的导向作用,让各要素始终围绕技能培养目标发生作用。

1.3.2 CIPP 全程性与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动态性相契合。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培养既需要以理论之美涵养,以实践之美深化,也需要将技能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贴近实际、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让实践教学“有人气”,让技能培养成为“网红”。如蛋品和肉品质检测、鸡的人工采精、输精和孵化及鲜乳品质鉴定等。目前,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式以实验报告撰写和课程考试为主,是一种固定、单一的评价,无法从整体来评价学业的过程。CIPP 模型的四种评价,对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环境、资源配置、开展过程和实践成果展开评价,既实时监控各个阶段践教学的方方面面,从实践场地到实践经费,再到实践师资。这表明指标选取要处理好单一性与多样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基于CIPP 模型建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既要从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四个维度来选取评价指标,也要嵌入精准性要求,确保各项指标可观测、可评价,评价结果可靠,让科学的评价体系更好地应用到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

1.3.3 CIPP 反馈性与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调节性相契合。评价的目的在于结果反馈、改进举措。CIPP 模型遵循着“评价—反馈—改进”的原则,形成诊断性、总结性和改进性功能,有利于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根源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就需要收集动物科学专业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评价结果,并相对应得提出建议和意见,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反馈调节机制,并及时将反馈落实到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和后续实施。这要求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应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指标,完善评价体系,进而更好地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2 基于CIPP 模型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创新建构

基于CIPP 模型建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需要从教学环境评价、教学资源配置评价、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成果评价四个维度选取指标,做到与CIPP 模型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一一对应。

2.1 背景评价要锚定专业技术人才目标

我国已经迈入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越来越高,畜禽产品需求已从“量”向“质”转变。这转变需要农业院校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基于CIPP 模型建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要将培养动物科学专业技术人才作为背景评价的前提,为背景评价指明正确的方向,扭转实践教学评价中重分数轻育人、重结果轻过程等不良的评价导向,构建贯穿全过程的育人评价体系。

2.2 输入评价要把握资源配置高效要求

输入评价就是要确保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供给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基于CIPP 模型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输入评价,既需要以背景评价为基础,对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的师资、经费展开评价,也需要紧扣资源优配要求,对实践教学过程的资源配置进行评价,做到质量为先,避免出现供给不对称问题,确保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多元、教学师资优质、教学方法多样。

2.3 过程评价要聚焦教学过程动态特征

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是动态,其育人过程也是动态的。过程评价就是对实践教学过程展开立体式的监测、分析和反馈,目的在于全方位、全过程评估实践教学,防止评价过程出现偏差。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既要扭住实践教学动态变化的关键,也要注重贯穿全过程,融入每一个环节,做到每个环节的情况具体分析,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和评估结果进行修正和改进。

2.4 成果评价要树立质量成效双升理念

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成果评价是一种终结性评价,是四个评价的关键所在,必须在指标选取上突出质量、高效、特色这个价值导向。成果评价就是要摒弃只重评价分数的观念,多关注评价成果的隐性价值,如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分析并举带给学生的触动和影响。要摒弃千篇一律的理念,结合专业实际和地区情况,在价值塑造上突出实践教学的质量、贡献,进而避免落入“重显功轻潜功”的窠臼,形成更多评价学生实践原创性成果的评价指标。

3 基于CIPP 模型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指标解析

评价指标体系是实践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也是连接实践教学评价过程和结果的桥梁。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表1)是以CIPP 模型为基础,结合实践教学实际,按照科学、系统和可操作原则,由背景评价等4 个一级指标、政策支持等12 个二级指标和政策法规等32 个三级指标组成。

表1 基于CIPP 模型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3.1 以诊断功能为主的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是以实践教学实施与开展的环境为切入点展开,对实践教学相关政策的支持度、社会实践的需求度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度进行诊断性评价。布卢姆提出:“诊断性评价是好的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进行诊断性评价,是为使教学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3]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背景评价由“政策支持”“社会需求”“培养定位”3 个二级指标组成,其中“政策支持”由国家政策和省级政策支持程度两个子指标组成。政策支持程度是指国家和省级对实践教学的政策支持。“社会需求”由地区经济发展需求、行业企业需求和学生受众需求3 个三级指标组成。其中,“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是以社会对动物科学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程度为衡量,“学生受众需求”是指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需求。“培养定位”由教学培养、人才培养和对培养目标认可度等三级指标组成。其中,“教学培养”指的是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指的是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现程度,“对培养目标认可度”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培养和人才培养的认可。

3.2 以论证可行为主的输入评价

CIPP 模型的输入评价是在背景评价基础上开展可行性论证。输入评价的二级指标是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和教学设施。其中,“师资队伍”是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关键。“经费投入”关系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能否开展。“师资队伍”主要由师资数量、职称学历和实践双师数量等3 个三级指标构成,目的在于衡量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情况,推动实践教学长效、常态发展。“经费投入”是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的基础,由财政投入、自筹经费和企业投入指标构成。其中,“财政投入”是指政府专项经费,“自筹经费”是指学校自筹经费,“企业投入”是指校企合作经费。“教学设施”是实践教学得以进行的前提,主要通过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实践教学平台数量和仪器设备数量等指标来体现。

3.3 以实时反馈为主的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必须紧扣实时反馈这个关键点,科学、系统地指引实践教学方案修正。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是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评价的二级指标。“教学方法”是指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方式,通过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实践教学手段成效性和实践教学制度来体现。“教学过程”是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是理论与实践连接的桥梁,以实践教学能力、学生课堂出勤率和学生课堂活跃度为指标。“教学过程”是教学落地实施的见证,必须做到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手抓,才能有效形成良好的学风,进而推动实践教学育人成效提升。“教学管理”是指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监控和反馈过程,由教师教学自评、教学反馈机制两个指标构成,“教学质量自评”是指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后进行自我评价,“教学反馈机制”是指由学校、社会多元参与进行评测的机制。

3.4 以改进功能为主的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是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进完善的重要标准,主要是对整个实践教学方案实施的成果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估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教学过程的实施,进而确定教学目标实现程度。基于CIPP模型建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要凸显成果评价的多维性,把学校、社会和企业作为成果评价的多元主体。成果评价指标主要选取教学质量、教学贡献和育人特色三个分指标。“教学质量”是衡量实践教学的根本准则,分别从“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实践教学基地评价”“实践教学考试成绩”来体现。“教学贡献”是实践教学成果评价的内核,从“学术成果数量”“竞赛获奖数量”来体现。“育人特色”是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亮点,从“实践教学成果奖”“实践教学研究项目数量”指标来体现。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对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数据收集,对教学目标实现、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形成教学评价分析报告,为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手段创新夯实基础。

4 结语

实践教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突破口,在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经历实践磨砺的人才,难以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将CIPP 模型融入到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工作中,既是答好建构高质、高效的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必答卷”的要求,也是发挥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作用的内生驱动,更是契合实践教学评价复杂性、系统性、逻辑性的内在需求,有利于推动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案的调整,推进动物科学专业培养更多专业过硬、素质优良的实践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成果动物科学
验收成果
点击科学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科学大爆炸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