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融合的初中美术教学探析

2022-07-03 13:47崔立霖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策略探索文化融合

崔立霖

摘要: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其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意蕴,肩负着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自信的责任。所以,初中美术教育不能只是老师单纯的知识讲述,更不能只是单纯的技巧学习,而应该是一种文化的渗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文化氛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美术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开阔视野,使学生能够从文化的传承与融合的层次上去学习,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初中美术学科;文化融合;策略探索

前言

随着各国经济、政治的交往,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往也越来越多。由于文化的频繁交换,大量的文化涌入我们的祖国,一方面,我们在文化上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外国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侵蚀,使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丧失了本国应有的特色,影响着初中学生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这种大的文化环境下,要使中华传统文化免遭外来文化的侵袭,就必须在教学中不断深化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使初中美术学科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充分结合,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得到提高,从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整理教学内容,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将教学融入到有关的文化背景之中,并充分利用美术课程渗透文化,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采取多种形式把文化素质教育融入课堂,例如作品研讨、作品观摩、名作欣赏、美术著作围读等,以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首先就必须提升自身的人文意识和文化素质。若教师没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就无法将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融入到美术教学中,更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

二、渗透美术文化,拓展文化素养

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美术课程中,把美术看作一种文化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入美术文化,使学生自觉地认识本学科内外的人文知识,不断提升他们的艺术修養水平。还要把美术与丰富的人文背景相结合,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艺术创作。所以,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分析古代名画的绘画技法,还要了解古画背后的故事。象外之境,说的就是我们传统的山水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介绍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这幅画卷以长卷形式,描绘了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画家的笔下应运而生,跃然纸上的是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是我国青绿山水画的里程碑之作。通过名画欣赏,让学生们从名画当中体会到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文化价值意义,让学生也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三、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文化渗入

1.色彩课

为了使初中学生能够理解文化的深刻内涵,在美术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要选取和学生生活、学习相适应的内容,这是学生感兴趣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在初中教学“色彩”的知识时,首先讲色彩使用的相关知识,美术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色,如蟹壳青、铅白、蜜合色、天青色、月白色、竹青、水绿、藏蓝等等,每一个颜色名称都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和古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古代的文人志士吟诗,作画,品茶,饮酒,下棋,总喜弄风雅,就连对颜色的称谓都富含诗意。我们不乏在书中看到什么黛色,什么天际已是鱼肚白,什么开到荼靡,荼白,现代也有“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的歌词,在传统色彩的名称之下,一切都显得更加诗情画意。然后,美术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色的搭配,如橙红色和深绿色、湖蓝和银杏黄、米色和石青色、牙白和苔绿等等,中国传统的配色含蓄中带着跃动感,极其适用于服装搭配,而且每种颜色搭配都是匠心的体现,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对于自己眼中的美好的载体,而对学生来说,光看搭配就能感受到古人的风雅与智慧,更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搭配技能。

此外,从跨文化角度来看,美术教学还应放到世界艺术史的范畴内进行讲述,比较美术大师拉斐尔、莫奈、梵高等人的作品,同时也会讲述一些与他们相关的生动、有趣的创作故事,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古典主义、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自己的色彩课程中有一个更丰富的认识。

2.技巧示范课程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中国画的教学一直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的发展。如果学生脱离了中国画的创造技术本身,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优秀中国画的创作,从而使学生的艺术创作水平大为下降。因此,加强中国画创作技术的教学,是当前初中美术教育的重点,即要把中国绘画的某些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渗透,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中国画的创作。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对中国画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日常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国画绘画的教学和指导,努力提高中国画表现手法的直观、形象和生动,确保能促进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创作。

举例来说,当教师给初中生亲身示范山水画绘画过程的时候,可以先演示一下水墨山水画的构思、绘画要注意的技巧和要领,因为大部分的初中生都会在老师的范图过程中对山水画的创作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能够感受到山水画绘画的精髓。比如,在山水画中,树木绘画是很重要的一环,哪怕只是一棵树,也能组成一副完整的中国画。所以,老师要先给学生详细地解释一下,在画出一棵树之前,要先仔细地观察这棵树的总体特点,然后才能仔细地观察树木的种类、枝干的方向、树木生长的形状、树木身处的环境等等。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作品创作前仔细观察所描绘的对象,然后才能进行创作。例如,在画一棵松树的时候,要先仔细地观察一下它的外形,然后再画,松树的树皮是鳞片状的,那么在画的时候,就不一定要笔触平滑,而是要用到比较重的墨法;然后再根据光线的变化来调整树皮的颜色;在画的时候,还要注意松树松针的密度和错落有致的排列,这样才能让松树看起来不那么僵硬,看起来更为真实。在此技法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课堂示范教学,让学生在老师而一笔一划中加深对植物的神态特点的认识,也让他们明白观察在中国画绘画中的重要性。从中国画的一笔一划技法中,感知独特的东方绘画美感,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结语

文化是国家的精神和风骨的载体,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将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所以,在美术教育与文化渗透的有效融合方面,初中美术教师的任重而道远。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必须坚持把文化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美术学科的教育质量得到持续提高,从而造就一批多才多艺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蒋欢欢.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启迪,2021(6):35-36.

[2]付桂红.探索初中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成功:上,2021(7):00034-00035.

[3]任园.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分析.美术教育研究,2021(12):182-183.

[4]张欣.初中美术教育专业国画教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16):23-24.

[5]朱裕乐.融合人文文化的初中美术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9):189-189.

[6]黄兵.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文化渗入探索[J].艺术科技,2013,26(6):344-345.

猜你喜欢
策略探索文化融合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索
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深入课改 实践课堂 探索策略
论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整合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