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元素介入当代立体艺术形式研究*

2022-07-05 15:45李静韩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陶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艺术品鉴 2022年17期
关键词:景泰蓝珐琅工艺

李静(韩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陶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景泰蓝,正名“金属胎掐丝珐琅器”。景泰蓝工艺总体包括了金属工艺和珐琅工艺,兼有青铜、错金银、錾刻、镶嵌、陶瓷等艺术的精华,形成了绚丽华美、民族色彩浓厚的独特艺术风格,与玉雕、牙雕、雕漆,合称“燕京四绝”。广义上的景泰蓝包括掐丝珐琅、画珐琅、錾胎珐琅(嵌珐琅)、无胎珐琅四类,而狭义上仅指铜胎掐丝珐琅。传统景泰蓝常与花丝、镶嵌、錾刻等艺术形式结合,形成风格独特的面貌特征。

一、景泰蓝概述

关于景泰蓝的历史渊源,目前学界认同“综合说”观点的论证较有力。持“综合说”的观点认为景泰蓝是在中国传统金属工艺镶嵌、铸錾、错金银和彩釉复合工艺的基础上,又吸收外来的珐琅工艺而发展起来的,下面归纳其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景泰蓝的发展状况。

明代景泰蓝主要有錾胎珐琅和掐丝珐琅,以宣德、景泰时期为代表,造型端庄朴实、粗犷豪放;色彩多用原色,对比强烈;整体风格浑厚有力、典雅简朴。除部分陈设品外,更向日用品发展。

清代工艺较前代已有迅速发展,以乾隆时期为代表,造型秀气、优雅,器型比明代丰富;色彩方面早期浓郁,中晚期雅丽;整体风格富丽多彩、清秀雅致。适用范围扩大,在宫廷内普遍存在。

清末民初的政治变革使得景泰蓝工艺在机器工业发展的刺激和实业救国浪潮的推动下有了短暂发展,20 世纪30年代中期一度达到近代史上的高峰。20世纪40 年代,经济萧条,景泰蓝工艺濒危。这一时期的景泰蓝总体质量高低起伏并日趋低劣,其艺术追求也日益繁缛、畸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艺美术开始复苏,景泰蓝工艺也得以恢复和发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科学技术的注入、专业团队的付出,都使景泰蓝有了比较全面的进步,并在局部工序上实现半机械化,效率大大提高。工艺技术进一步成熟,总体艺术风格相对多元化。

随着景泰蓝的申遗成功,景泰蓝艺术在政府的扶持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除北京珐琅厂外,许多私人作坊及企业遍地开花,产地主要以北京、河北一带为主,安徽、山西、广东等地零星散落;其产品也由之前宫廷器物及少量日常用品增加了各类现代艺术摆件及首饰、实用产品、家居陈设装饰品、环境艺术品等;除了使用领域上的较大突破外,工艺水平及新釉料研发方面也取得喜人成绩,不少相关领域也开始培养景泰蓝技艺传承人来保护这项非遗的传承。景泰蓝不再只属于宫廷,它已步入大众生活,成为寻常百姓也能拥有的艺术品,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对景泰蓝的认识还停留在宫廷器物类的展品上,甚至把景泰蓝和景德镇的陶瓷混为一谈,这种错误的认知严重阻碍了其发展。

二、景泰蓝的特点分析

(一)景泰蓝材料及工艺的特性

首先材料方面:主要有金、银、铜等金属及各色珐琅釉质。这些金属可塑性、延展性能好,胎体制作易成型,可锻打、铸造、折弯、机械加工等,但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产品的价值;各色珐琅釉以中高温烧结便呈现晶亮华美的色泽,与这些金属的附着性好,金属上可有绚丽的色彩。

其次工艺方面主要有掐丝、点烧蓝、打磨镀色。掐丝除追求美丽的图案纹饰外,最实际的作用就是固定釉料,在达到“抓蓝”目的的基础上更多呈现丝路纹饰的美学意义;点烧蓝赋以景泰蓝璞玉般初容;打磨镀色则还原其色泽的华美与温润。总的来说,景泰蓝既有错金银工艺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又比其色彩更丰富;既如丝绸织锦般华丽美艳,又像锦缎般明亮润泽。再进一步讲,景泰蓝的特点也正可用“形,纹,色,光”四字来概括:一件精美的景泰蓝器物,首先良好的造型取决于制胎——型制;优美的花纹装饰产生于掐丝——丝路纹饰;绚丽的颜色出自釉料搭配——色彩;辉煌的光泽形成于打磨和镀金——色泽韵律。除了以上外部呈现的特征外,景泰蓝的具体制作工艺本身极具特色,在工艺进行过程中的阶段性呈现效果也恰恰体现其最本质的特点。

(二)蕴含的文化特性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历史现象,是人们在长期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于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累积起来的、人们广泛认同并可传承的思想。民族文化基本可分列为四类:一是以宫廷为代表的贵族文化:如《周记》《礼记》、历代的服饰制度,赋、院体画等,追求富丽豪华,标等级、明贵贱;二是以文人士大夫为主的文人文化:如书法、文人画、诗词、文房四宝、园林盆景、茶茗等,强调雅致意趣、高风亮节;三是其本身的经典传承及其相关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建筑等文化;四是以农民为主的民间文化:如民俗节日、民间传说、习俗礼仪、草台曲戏、皮影、年画、剪纸等,或实际应用,或装点环境,或愉悦心神。

这四种文化看似分明,实际上具体的界限却比较模糊。因为在这几种文化的发生发展与传承中,都有错综复杂的联系:单纯从艺术角度来看,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有着紧密的渊源,在长期的发展中因阶级的出现进而衍生出宫廷艺术和文人艺术。无论哪种艺术形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杂糅早已融合到一起,只是某种艺术特征比较突出,故以此来归类。但所有这些艺术形式无一不是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发生发展着,不管何种艺术形式,都脱离不开整体民族文化的滋养,各种艺术文化反过来又汇总成大一统的民族文化。

以景泰蓝为例,她历来被认为是宫廷产物,其雍容华贵的艺术效果是顺应宫廷阶层的审美趣味的,权力影响下的景泰蓝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等级的意味;时至今日,景泰蓝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面向大众的她也早已迎来时代和公众所期许的更多样化的容颜。但是,无论是其型制、丝路纹饰、色彩配置等主流呈现如何创新,仍然都蕴含着人们纯粹的对生活的美好愿景,这种寄情于“物”的文化特性未曾改变。如其他优秀的民族艺术形式一样,景泰蓝艺术同样包含了共同的民族祈愿及信仰,同样拥有民族文化内涵。

三、景泰蓝元素介入当代立体艺术形式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发展都不是完全独立的,它总会和其他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景泰蓝也不例外。在其纹饰与造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富有诗意和幻想,表达的是民族的审美理想和情操。

景泰蓝的发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跟随时代步伐,与其他立体艺术形式相融合,不断衍生出独具特色的新的形式和内容,于景泰蓝而言,其优秀的艺术元素被不断的借鉴并发扬光大;于其他艺术形式而言,这一风格独特国粹符号的合理引用,升华了物象的精神气质和民族情感。笔者仅立足于国内当下艺术大环境,分析景泰蓝元素介入其他立体艺术形式的状况。

(一)介入现代首饰、服装配饰等饰品设计

景泰蓝元素与首饰等个人饰品的结合由来已久,多与花丝镶嵌、錾刻等工艺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饰品的需求日趋丰富和多元化,饰品材料的选取已不仅限于传统的宝石及金银等贵金属,越来越多的相关从业者将目光投向珐琅,而纹饰美学特征强烈和色彩效果华美绚丽的景泰蓝工艺备受瞩目,其卓越的肌理表现力和丰富的色彩、精美工艺的民族审美附加值、耐久固色的保存价值都会使这一传统工艺在挂饰、胸针、腕表、手包等现代首饰、服装配饰等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景泰蓝与饰品设计结合的造型、纹饰图案和色彩搭配不再局限于之前传统的饱含吉祥寓意的程式化型制与图式,时代影响下的现代审美赋予了其更典雅、个性化等艺术特征,造型丰富、图案多元,色彩绚丽、风格突出,个性化设计较强,总体艺术效果相比之前具有了更丰富的现代美学特征,如图1 所示。

图1 《景泰蓝首饰》(来源:来自网络)

图2 《好山好水好地方》(来源:来自网络)

(二)介入雕塑及陈设艺术

西方现代科学理性的艺术方法影响了中国现当代雕塑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华传统艺术元素中的优秀养分被逐渐吸收到当代雕塑创作中去。景泰蓝因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和符号语言逐渐被雕塑家们关注并发掘利用,景泰蓝与雕塑融合的作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张德峰先生的景泰蓝雕塑让有某种惯例思维的人眼前一亮,忍不住驻足仔细观看与思考。他用西方审美典范的图像、朴实自然的石头为造型,“披”上景泰蓝艺术效果的外衣进入创作。西方的、现代的造型形象和东方的、传统的景泰蓝工艺相碰撞,使其作品有了耐人寻味的意义,如图2 所示。

李静女士的作品则更侧重景泰蓝和现代工业材料的综合运用及立体呈现方式的更多可能性探索。综合材料作为艺术发展的介质已被广泛运用,现代工业材料的使用为艺术的创新探索提供了可能。钉子的嵌入、螺母的使用为景泰蓝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效果增添了几分时代气息;景泰蓝的绚丽色彩与深色镜面不锈钢交相辉映、正负形的现实与虚拟空间相映衬,体现出更丰富的立体空间感受,如图3 和图4 所示。

在此不得不提及与景泰蓝工艺和效果相似的仿景泰蓝艺术衍生品,其用材和制作方法与景泰蓝有本质区别。在笔者看来,景泰蓝之所以能保持其艺术效果的纯粹性,除了坚持真实的材料和延续特定工序制作的传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检验因素,就是其绚丽的色彩效果是由硅酸盐类的珐琅釉质经过高温的熔炼达成的,釉面宛如玻璃镜面般晶亮润泽,但会有自然生成的砂眼,这也是这门“金与火”的艺术辨别真伪的重要手段。从艺术发展来讲,仿景泰蓝衍生品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损害了真正景泰蓝行业的利益,不过从另一方面讲,它在借鉴汲取其他艺术的长处探索自身的快速发展方面值得我们反思。

图3 《海之韵》系列之一(来源:作者自摄)

图4 《旦》(来源:作者自摄)

四、景泰蓝创新发展及传承的思考

(一)景泰蓝行业的发展困境

景泰蓝虽然在局部工艺上实现半机械化,但大部分工序仍需手工制作完成,工序烦琐、效率较低、学习沉淀耗时较长、收入较低、人心浮躁等多种客观原因,新生力量的持续注入得不到保障,人才流失严重,行业发展的导向仍主要由老中两代推动,最易贴近时代脉搏、把握时代气息的青年人才的濒临断层直接影响了景泰蓝行业的现代审美和创新发展的趋势,熟悉工艺特点、掌握制作方法、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深谙现代美学及市场规律的青年人才的缺失是行业发展最重要的短板所在。

(二)景泰蓝创新发展及传承

传统景泰蓝行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缺失,而以师带徒的传统传承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现代艺术教育为传统艺术的普及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传统艺术形式进校园举措的实施、高校相关专业课程的设定,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生逐渐重新认识我们的优秀传统艺术,景泰蓝也不例外;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也为青年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了机会,现代美学理论与创作实践及市场需求的大量结合才有可能获得行业创新发展的可能。

现代信息与数字媒体等技术手段的普及与使用为景泰蓝的发展带来机遇。互联网自媒体为非遗文化的传播推广打开了有力的通道;各种平面绘稿软件、立体建模及效果图渲染软件为景泰蓝图式、形制、纹饰图案、色彩效果等设计带来便利;美学修养的提升、创意思维的开拓、跨界实践的探索、综合材质的搭配、宣传渠道多样化等,都为景泰蓝的创新发展和传播带来无限可能。

五、结语

景泰蓝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瑰宝,其艺术特性鲜明独特,逐渐被现当代多个艺术领域所挖掘、利用。在景泰蓝元素与多种立体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实践中,人们以其自身的思考脉络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解析景泰蓝特质并创造性地开发出不同类型的景泰蓝艺术品,装点环境、美化生活,给予民众独特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将景泰蓝这一国粹“有形”地宣扬出去为更多人所知。景泰蓝元素介入当代立体艺术所产生的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的探索,反映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美学、时代需求的转嫁思考。中国现当代艺术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母体艺术的滋养,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以热忱的情怀做着重启和发展优秀传统之事,探索道路不易、实践创新更难,唯求无数失败中的一丝合理的可能性,切实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艺术做点事。

猜你喜欢
景泰蓝珐琅工艺
LNG加气站工艺危害分析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浅谈景泰蓝装饰画的独特魅力及发展价值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钟连盛:让景泰蓝薪火相传
失传200多年宫廷珐琅彩技艺将复活 需要167道工序
断代景泰蓝 成投资新宠
珐琅器之画珐琅
景泰蓝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