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松散耦合机制研究

2022-07-07 09:05张剑袁保华
中国商论 2022年12期
关键词: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张剑 袁保华

摘 要: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是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两个重要模块,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但是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一直未能更好地解释。松散耦合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企业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技术创新方式能够和相同的商业模式进行良好匹配的情况,而且松散耦合理论可以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

关键词:松散耦合;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本文索引:张剑,袁保华.<变量 2>[J].中国商论,2022(12):-119.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6(b)--03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崛起,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新兴经济体的异军突起有着商业模式创新的贡献,彼得·德鲁克认为:当今世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或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企业通过良好的商业模式设计,发挥出技术创新的优势,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格局[1]。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协同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部分学者认为,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科技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从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3]。也有学者认为,良好的商业模式设计可以帮助企业重整内外部资源,改变竞争格局,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4-5]。还有学者探索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路径,认为两者的良好互动是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6-7]。但是,至今缺乏解释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良好理论。因此,本文试图基于松散耦合理论探索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为企业开展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思想启发。

1 文献回顾

1.1 松散耦合理论

耦合是两个或以上的体系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根据结合程度分为紧密耦合和松散耦合[8]。紧密耦合强调组织之间因为标准化、强烈的相互依赖关系而结合;松散耦合强调组织之间因为共同的信念、准则化或制度化的预期而联结。松散耦合的系统有三个基本特征:(1)各模块在功能上具有独立自治性,任一模块的功能实现只依赖自身内部的要素,但是整个系统不会因为其功能分散于各个模块而失去核心,各个模块也不会因为融于系统而失去其自身的特征。(2)各模块之间通过某些媒介和途径实现相互的间接影响。(3)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是固定的,会随着任务的需要临时建立起来,当任务结束时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也会消除。也就是说,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既是相互响应的又保持着相互之间逻辑上的分离。松散耦合关系的形式有四种:时间的、物质的、流程的和解释的,松散耦合关系会对系统产生五个方面的作用:维持、缓冲、适应、满意和效力。系统各模块之间的作用关系是偶然的、间接的、不明显的,有助于探究微观层面的认知和行为,解释充满矛盾和不确定的系统。

1.2 技术创新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帮助企业在市场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Veugelers, R., Cassiman, B根据创新信息来源的不同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研发和购买引进两种方式,自主研发和购买引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替代、不相关性等关系,自主研发和购买引进相互交织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John Hagedoorn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可以给企业带来知识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设备创新。

1.3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设计是企业根据具体经营情境确定的。商业模式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商业模式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Amit,R., Zott,C依据价值链、交易成本、熊彼特创新等理论,对欧美59家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案例研究,得出企业的商业模式类型主要有:效率型、互补型、锁定型和新颖型。

2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耦合关系

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属于企业这个系统的两个模块,两者之间存在联系,并且相互作用,但是两者之间不是紧密的联结关系。姚明明通过对263家现代服务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匹配关系展开研究发现,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虽然采用了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但是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能够与同一类型的商业模式产生良好的匹配效果,并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由此得出,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之间不会因为其中一个发生改变,另一个会相应进行调整。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匹配方式,两者之间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在逻辑上是相互分离的,但是当两者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在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共同目标作用下,两者又会进行调整和改变,从而形成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状态,所以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之间是一种松散耦合关系。因为商业模式、技术创新都属于企业业务流程的一种,所以两者之间的联结关系是流程上的松散耦合。

3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的松散耦合机制

耦合系统各模块之间的联结关系,不仅存在宏观层面的匹配,还存在微观层面要素之间的互动。系统各模块之间通过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进行互动,从而相互影响。因此,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的松散耦合关系,既存在不同技术创新方式与不同商业模式类型之间的相互匹配,又存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信息、技术、资金的微观互动关系。

3.1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微观互动机制

技術创新模块和商业模式模块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都可以实现自身的各种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模块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其内部的各种要素之间通过技术、信息和资金的流动,实现知识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和产品创新。商业模式模块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其内部的各种要素之间也会通过技术、信息和资金的流动实现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取等环节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的同时创新,而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也会通过多种形式的信息流、技术流和资金流,实现两个模块之间的微观层面互动,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实线箭头表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两个模块内部信息、技术、资金的流动,虚线箭头表示两个模块之间信息、技术、资金的流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同属一个企业系统,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共享的企业组织结构。

技术创新模块中,新技术是各种创新成果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技术在技术创新模块中占据重要地位,技术创新模块产生的新技术也会作用于商业模式模块,影响商业模式的效率和效果。技术创新模块产生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及新产品等创新成果会导致商业模式在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或价值获取等环节的某个或几个方面发生改变,从而引发商业模式的创新。

商业模式是企业为自身、合作伙伴及客户获取价值的经营逻辑,所以资金是商业模式模块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资金不仅是企业商业模式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技术创新模块的重要支持。良好的商业模式设计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价值,在此情况下企业能够向技术创新模块投入更多的研发经费,吸引更多的高质量研发人员,从而创造更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如此,技术创新模块与商业模式模块之间通过微观层面的要素互动,可以产生良性的相互促进作用。当然,如果企业存在糟糕的商业模式设计或失败的技术创新战略,也会因为商业模式模块与技术创新模块之间的耦合关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困局。

3.2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匹配机制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微观层面的互动会促成两者之间的匹配。根据姚明明对263家现代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匹配关系研究得出,自主研发方式的技术创新与新颖型商业模式能形成良好的匹配关系,而且相互促进,从而提高企业绩效;购买引进方式的技术创新与新颖型商业模式、效率型商业模式都能形成良好的匹配关系,并产生相互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绩效。但是,两者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匹配方式,当企业采取某种技术创新方式时,不会出现企业一定要采取某种对应商业模式的情况。

虽然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匹配方式,但是当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式与商业模式类型之间不匹配,从而影响企业经营绩效时,两者会在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压力下进行逐步调整,直至两者能形成良好的匹配关系。当企业在内部自发变革的动力驱使下或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商业模式类型的改变时,技术创新模块与商业模式模块之间如果出现微观互动层面的相互制约情况,经营绩效的压力会驱使企业选择能够与新的商业模式类型产生良好匹配关系的技术创新方式。同理,当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式发生改变时,商业模式模块也会出现上述变化过程。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之间松散耦合的关键在于企业的经营绩效。当企业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技术创新模块或商业模式模块任何一方面出现改变时,企业在追求更高的经营绩效压力下,会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微观互动关系,迫使两者之间寻找到一种良好的匹配方式。这个匹配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选择过程,而且不是固定的选择关系,具体如图2所示。

3.3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的松散耦合效应

学者通过研究松散耦合机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发现,松散耦合机制会对组织产生缓冲、适应、满意、效力、维持五个方面的作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的松散耦合机制也会对两者产生缓冲、适应、满意、效力和维持的作用,并促使企业经营绩效从长期来看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1)松散耦合机制的缓冲作用。当技术创新模块或商业模式模块任何一个发生变动时,由于两者之间的松散耦合关系,另一模块不会立刻出现剧烈变化。即使出现因为其中一个模块发生改变导致两者出现不匹配的情况,松散耦合机制也会将两者之间的矛盾以相对缓和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通过两者之间的微观互动,促使另一模块进行调整,逐渐实现最终的相互匹配,当然也可能出现最终调整不成功导致企业失败的情况。无论最终调整结果是否成功,松散耦合机制缓和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的矛盾是有效的。

(2)松散耦合机制的适应作用。松散耦合机制不但可以缓和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因为变化带来的矛盾,而且可以帮助其中一个模块逐渐适应另一模块的改变。松散耦合机制通过两者之间的微观互动,帮助其中一个模块慢慢适应另一模块的变化。通过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匹配关系研究发现,当其中一个模块发生改变时,另一模块不会快速地做出相应改变,两者反而会慢慢进入新情况下的相互适应状态。

(3)松散耦合机制的满意作用。松散耦合机制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微观互动,使两者之间逐渐适应之后会进入良好的匹配状态。良好的匹配关系使两者的微观互动更顺畅,而且两者之间的配合也会更高效,使双方乐于接受对方的互动方式和机制。

(4)松散耦合机制的效力作用。当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进入良好匹配状态,松散耦合机制将使两者产生相互促进作用。技术创新产生的创新成果一方面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提高经营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商业模式在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时更为高效,甚至开拓新的市场,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同样,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仅为技术创新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还为技术创新带来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

(5)松散耦合机制的维持作用。当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都成熟和高效时,松散耦合机制可以帮助两者维持现有状态,直到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的某一个再次出现新的变化。

4 结语

本文依据松散耦合理论对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分析,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微观互动机制,对两者之间的匹配方式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之间是一种松散耦合关系,不是紧密的耦合关系。松散耦合理论可以解释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能够与相同的商业模式类型相匹配,以及企业不同时间段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能够与相同的技术创新方式相匹配的情况。

参考文献

仝自强,李鹏翔,杨磊,等.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匹配性对后发企业绩效的影响:来自年报文本分析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5):1-9.

UE Hansen,D Ockwell. Learning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building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e case of the biomass power equipment industry in Malaysia[J]. Technovation, 2014, 34(10): 617-630.

LIMG. Value chain upgrading:evidence from the Singaporean aquaculture industry[J].Marine Policy,2016(63):191-197.

Cao L, Navare J, Jin Z.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how the international rebuild their core business logic in a new host country[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8,27(3):543-562.

趙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146-160.

王核成,李鑫,周泯非,等.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共演下企业能力升级:吉利汽车纵向案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 (21):100-109.

Glassman,R. B.Persistence and loose coupling in living systems. BehavioralScience, 1973,18 (2): 83-98.

Pang, N. S. K. Leadership forces in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s. School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2010,30(4): 351-365.

猜你喜欢
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直播带货商业模式何以让硅谷心动?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
商业模式那些“坑”!
商业模式考验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
2006-2007年度商业模式未来之星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