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视频脑电图分析单症状性夜遗尿儿童睡眠的研究

2022-07-08 02:39马玉花刘志刚王小兰董诗伟吴本泽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佛山528000
吉林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时相遗尿尿床

马玉花,刘志刚,王小兰,董诗伟,吴本泽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单症状性夜遗尿(MNE )是指患儿仅有夜间遗尿,不伴有日间下尿路症状[1]。儿童MNE虽不会对患儿造成急性伤害,但长期夜间遗尿可影响患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导致孩子出现异常的心理问题[2]。据报道,约70%以上的MNE患儿家长存在焦虑及烦恼等不良情绪[3]。目前有关MNE的病因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MNE是由多因素所致,包含排尿控制中枢未发育完全[4]、尿动力学因素[5]、睡眠觉醒障碍[6]、遗传因素[7]等,故探究MNE的病因机制,寻求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是许多学者致力研究的内容。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夜间持续性视频脑电图监测,分析夜遗尿患儿的睡眠状态,探讨MNE潜在的病理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MNE患儿为MNE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5~14岁;纳入标准:①符合PNE诊断标准;②年龄5~ 14岁;③监护人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畸形、尿崩症患儿;②神经系统疾病患儿;③肾脏疾病、多囊肾患儿;④糖尿病患儿等。另纳入同期体检的正常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12岁。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且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研究方法:两组儿童均行夜间持续性视频脑电图检查(美国尼高力长程视频脑电图),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19导联记录电极,监测时间为15h,完成至少1个完整的清醒-自然入睡-清醒周期记录,脑电图诊断参照文献标准[8]。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儿童睡眠时相,并分析MNE患儿发生遗尿事件时的睡眠时象特点。

2 结果

2.1两组儿童睡眠时相比较:MNE组儿童N1期和觉醒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N2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3期和REM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NE组儿童觉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睡眠时相比较

2.2MNE患儿发生遗尿事件时的睡眠时象特点分析:32例MNE患儿中,尿床发生于N2期睡眠为17例(53.13%),发生于N3期为10例(31.25%),发生于REM期为5例(15.62%),N1期未发现有尿床事件发生,尿床事件主要发生于浅睡眠阶段。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复杂的控制排尿的神经通路以及功能网络,睡眠一直是许多研究的焦点,但睡眠在MNE中具体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视频脑电图是近年出现的将脑电图和视频相结合的可有效监测睡眠时相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夜间视频脑电图,可以将睡眠分为非快速动眼阶段睡眠(NREM)、快速动眼阶段睡眠(REM)及觉醒。NREM又可分为N1期、N2期、N3期,其中N1期是清醒和睡眠的过渡时期,是一种很浅的睡眠,很容易唤醒;N2期进入中等深度的睡眠,但仍易被唤醒,生理活动继续变慢,肌肉逐渐放松;N3期为深睡期,难以唤醒。REM为眼球快速转动,脑电图活跃,与清醒时极为相似,而肌电图反应肌张力降低,容易惊醒。觉醒是指仅引起一过性睡眠中断但未清醒的短暂现象,频复觉醒可能造成白天嗜睡。

目前已有关于睡眠阶段和遗尿症之间关系的研究,以试图探索睡眠结构在MNE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国外学者[9]通过经颅磁刺激检测夜间遗尿症患者的皮质兴奋性,发现遗尿症患者的皮层运动区兴奋性异常增强,抑制性减弱,认为这与脑干抑制性信号功能减低有关,脑干抑制性信号功能减低不能抑制逼尿肌活动,导致睡眠时排尿,并通过脑电图检查发现遗尿症患者脑皮质发育不全。也有研究发现,MNE患儿皮质微觉醒和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增加,睡眠结构异常,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低于健康儿童[10-11]。本研究通过夜间持续性视频脑电图监测发现,MNE患儿觉醒明显增多且分散出现于各期睡眠后,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合。

在病史采集中,MNE患儿父母诉患儿睡得很深,但国外有研究报道,尿床事件主要发生于浅睡眠期。研究发现N1期遗尿症发作的百分比非常低,从0%到7%不等,N2期尿床的发生率为25.0%~65.2%,深度睡眠发生的遗尿症发作次数为13.6%~50.0%不等,在快速眼动睡眠中没有或很少发生遗尿事件,而另有研究认为,多达31%的事件发生在这个特定的阶段[12-13]。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MNE患儿发生遗尿事件时的睡眠时相特点,结果显示尿床发作百分比N2期为53.13%,N3期为31.25%,发生于REM期为15.62%,N1期未发现有尿床事件发生,N2期为浅睡眠阶段,尿床事件主要发生于浅睡眠阶段。分析原因:MNE患儿较多的觉醒有可能导致睡眠分裂和睡眠质量差,差的睡眠质量可能会干扰处理刺激完全觉醒的能力,尽管皮质觉醒次数较多,但遗尿症儿童可能难以醒来。

综上所述,MNE患儿尿床事件主要发生于浅睡眠阶段,且MNE患儿存在睡眠周期紊乱及觉醒异常的睡眠障碍,这有助于进一步研究MNE的发病机制,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时相遗尿尿床
绝对时相收缩期采集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可行性
弟弟尿床了
穴位贴敷配合食疗治疗对小儿遗尿症的影响
不同剂量索利那新分别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翎电鳗卵巢发育组织学研究
小心尿床
幼儿园中的遗尿风波
滑冰式滑雪动作体系的建构
弟弟尿床记
滑行技术的革命:速度轮滑双蹬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