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PO技术结合LISS锁定钢板对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22-07-08 02:40姚柯炜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广东惠州516000
吉林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成角远端胫骨

姚柯炜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广东 惠州 516000)

胫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占到所有下肢骨折的7%左右。胫骨骨折多因高能量暴力作用所致,往往会累积到胫骨下段的关节面,损伤类型多为粉碎性,使得治疗难度较大[1]。临床治疗上主要目标是恢复正常下肢离线与长度、保护韧带以及内固定关节完整性,恢复下肢正常生理功能,现阶段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是临床首选方案,而既往传统切开复位微创稳定系统(LISS)锁定钢板存在术后伤口不愈合甚至钢板外露风险,这样影响患者手术疗效及预后[2]。近年来,随着骨折心的固定原则出现,国内多数学者指出经皮微创接骨板接骨术(MIPPO)可为骨折内固定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式,该结果的核心在于让骨折断端间接复位,且借助内支架进行固定,避免骨折端直接暴露,减少局部血流供应障碍情况及避免软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促进胫骨远端骨折的术后早期康复[3]。然而,针对MIPPO的治疗大多数是单纯应用,对联合应用的治疗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次研究中就探讨了应用MIPPO技术结合LISS锁定钢板治疗对胫骨远端骨折的价值,以为疾病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创伤骨科接受诊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损伤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根据致伤因素、病史及临床表现确诊为胫骨远端骨折;②受伤到入院时间在2周内,无下肢运动功能障碍;③神志清晰并且体征稳定,可自主配合治疗及医护工作;④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患侧下肢手术史的患者;②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凝血疾病的患者;③神经系统疾病及认知功能障碍者;④依从性差及损伤前存在下肢运动功能受限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5岁,平均(42.12±2.14)岁。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9~65岁,平均(41.98±2.1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切口复位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具体操作如下:术前对患侧下肢进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影像扫描,给予持续跟骨牵引及冷敷处理,石膏托临时固定指导肿胀消退及皮纹出现。选择内踝前内侧手术入路方式,根据骨折断端位置、LISS钢板长度做弧形手术切口,充分暴露骨折断端,清除骨折端周围血肿、软组织,直视下纵行牵拉便于恢复下肢正常长度,经克氏针固定并且在C型臂透视下显示骨折端复位满意,置入LISS锁定钢板,取适合长度的锁定螺钉在直视下做加压固定。再次检查固定满意后逐层闭合手术切口,术后适时进行功能锻炼。

观察组采取MIPPO技术结合LISS锁定钢板治疗。具体如下:术前处理及准备同对照组一致,患者以仰卧位在手术台,患肢常规消毒铺巾及用气性止血带进行压迫,手法牵拉到可最大限度恢复下肢力线及长度,并且纠正旋转畸形情况;选取内踝前内侧手术入路,做出长度3~4 cm的弧形切口,借助骨膜剥离器同肌间分离出软组织隧道,利用这一隧道将LISS解剖钢板置于胫骨内侧,经牵引复位、克氏针临时规定,在C型臂下透视骨折端复位满意,选取完全相同的LISS钢板置于体表以作为参照,在置入螺钉位置的皮肤戳孔0.5 cm;C型臂下透视螺钉位置满意,可取适合长度的3.5 mm锁定螺钉逐一攻入,再次透视观察骨折复位满意及稳定,逐层将切口闭合并且借助弹力绷带做加压包扎处理。存在胫骨远端关节面损伤情况,将所有关节面骨块进行平整复位,最大程度实现解剖复位。术后适时进行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①临床指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②采用Johner-Wtuhs评价骨折疗效[4]:具体标准如下:优:患肢等长,成角<5°,膝关节伸屈活动差15°以内,踝关节跖屈背伸各差1~5°以内,X线显示解剖复位或成角<5°;良:患者缩短<1 cm,成角<10°,膝关节伸屈活动各差16°~30°,踝关节跖屈背伸各差6°~10°,X线显示侧移位骨<骨折面1/4,重叠<1 cm,成角<10°者;可:患肢缩短1~2 cm,成角<15°内,膝关节活动度在31°~45°,踝跖屈背伸差11°~15°,X线显示侧移位<骨折面1/2,成角>15°,重叠<2 cm者;差:不能达到上述要求者。③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骨折效果比较:观察组骨折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骨折治疗效果比较[n(%),n=30]

2.3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n=30]

3 讨论

内固定的方式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方法,传统的治疗方式上应用LISS锁定钢板的方式可以改善患者关节情况,保持韧带内固定及维持关节完整性,使得下肢正常生理功能改善[5]。然而大量研究表明,传统的术式存在较大创伤,常出现血运不佳及微循环障碍,这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且术后还常出现伤口不愈合甚至钢板外露情况,因此积极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有重要意义[6]。

随着临床中对骨折愈合机制的深入研究,骨折部位微环境的保护及患肢功能恢复也成为关注焦点[7]。MIPPO技术采取间接复位以及经皮置入钢板固定方式,手术经由骨折端两侧做小切口,在肌肉下插接骨板予以桥接,结合螺钉固定恢复肢体力线以及强度,最大限度保护骨折断端及周围血供,降低局部软组织的损伤情况,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MIPPO技术也对骨折部位血供破坏减少,在手术的过程并不会损伤骨折营养供应血管,这样可以维持骨愈合的生物学环境,加速骨折愈合速度及提高骨折部位的抗感染能力,使得骨折延迟愈合及愈合不良情况改善[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指标上,观察组出血量、透视次数及骨折愈合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疗效上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实MIPPO技术配合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优势突出且预后满意。

综上所述,针对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MIPPO技术结合LISS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可以促进骨折端的愈合,提高骨折疗效及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成角远端胫骨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成角近段旋磨对严重钙化成角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2018年高考立体几何命题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