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对减少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

2022-07-08 02:39唐青青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衡阳421001
吉林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胸痛心肌梗死心肌

唐青青,肖 琳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南 衡阳 421001)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引起的持续心肌缺血,心肌持续性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1]。患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且持久的心前区疼痛和憋闷感,可引起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患者病情变化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常用术式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常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辅助治疗[2]。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救治的关键是早期行再灌注治疗,患者在1 h和6 h内接受再灌注治疗,其病死率分别为1.6%和6.0%,故减少时间延误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规范胸痛救治护理流程,加强护理人员与临床医师的配合,可提高急救护理质量,缩短因胸痛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各重要环节的时间,快速实现再灌注治疗,挽救心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心肌梗死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3]。本研究探讨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对减少心肌梗死PCI术后不良反应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急诊行心肌梗死PCI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优化组和常规组,各56例。优化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36~72岁,平均(51.21±6.1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3 h,平均(5.09±0.72)h;常规组男35例,女21例,年龄32~69岁,平均(52.39±6.0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3 h,平均(5.24±0.61)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常规组给予常规急诊流程,优化组采用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加强急诊相关知识培训,包括急诊护理步骤、专业技能、心肌梗死基础疾病知识等,考核合格后再行接诊。确诊后通过绿色通道接受治疗,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标准化操作流程,强化团队时间意识,确保24 h有医护人员在岗,接到电话10 min内到达介入室,介入人员需做好抢救准备,并持续心电监测,提前准备好备皮和抗凝药物,准备遵医嘱用药。手术完成后,协助患者家属补办入院手续并缴纳费用。

1.3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急诊相关指标:进医院大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检测肌钙蛋白时间、抗凝治疗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②两组患者预后效果: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再次行PCI率、死亡率;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④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心力衰竭、心绞痛、休克、心律失常、室壁瘤。

2 结果

2.1两组急诊相关指标比较:优化组患者D-To-B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检测肌钙蛋白时间、抗凝治疗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6、17.588、40.254、16.679、12.333、136.202,均P=0.000)。见表1。

表1 两组急诊相关指标比较

2.2两组预后效果比较:优化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3.57%)和再次行PCI率(7.14%)低于常规组(16.07%、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6、4.667,P=0.028、0.031),优化组死亡率(1.79%)低于常规组(8.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8,P=0.093)。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化组患者LVEDD、LVESD低于常规组,SV、LVEF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优化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常规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31)。见表4。

表2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n(%),n=56]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分,n=56)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n=56]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多由心肌缺血和缺氧引发,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关键在于早期开通梗死血管,恢复心肌血流灌注[4]。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此时患者心肌组织收缩力丧失,长时间处于缺血状态,容易造成患者心肌坏死,抗血栓和心肌再灌注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治疗手段。目前,PCI是临床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方式,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恢复冠状动脉血流,解除冠脉闭塞情况[5]。

与常规急诊流程相比,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具有各司其职、分配合理等特点,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及时接触患者心肌缺血症状,挽救患者生命。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强调从患者发病、就诊、确诊、术前准备等各环节都控制在规定时间内,确保医护人员配合有序、分工明确,使检查、治疗和护理可同步有序开展[6]。此外,应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各科室之间的联系,缩短等待时间,确保急救人员熟练术前准备工作,保证抢救的及时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质量,使院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可直接到导管室进行PCI术,减少时间浪费,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优化组患者D-To-B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检测肌钙蛋白时间、抗凝治疗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常规组,提示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可缩短急诊救治时间,及时改善心肌供血,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优化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和再次行PCI率低于常规组,提示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可降低复发率,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治疗后优化组患者LVEDD、LVESD低于常规组,SV、LVEF高于常规组,提示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可提高患者心功能,优化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提示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可减少心肌梗死PCI术后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胸痛救治优化护理流程可减少心肌梗死PCI术后不良反应,缩短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痛心肌梗死心肌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有些胸痛会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