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2022-07-11 08:39吕颜枝陈永亮王善辉
中国饲料 2022年10期
关键词:白头翁复方菌株

吕颜枝,陈永亮,王善辉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6)

调查显示,家禽肠道疾病是危害家禽养殖业的主要问题之一,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流行具有病原种类复杂,血清型多样,毒力强、易变异,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普遍等特点,其中以大肠杆菌为首(吕颜枝等,2020)。中兽医认为,家禽大肠杆菌病属于外感温热病,符合卫气营血辨证,病邪依次进入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由表及里、逐渐加重的发展趋势,对该病辨证论治,确定治则以清热解毒为主,以凉血止痢、清肝泻火为辅(张丁华,2010)。方剂白头翁汤(Pulsatilla Decoction,PD)以白头翁为君药,发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黄连、黄柏和秦皮是臣佐药,发挥君药发挥清热解毒、燥湿治痢的功效(马琪,2018)。PD 中的主要药物成分包含香豆素类,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和皂苷类等,能发挥抗菌、抗炎和修复溃疡、免疫调节和抗腹泻等药理作用。王丽等(2020)、胡越等(2020)研究表明,PD 提取物可降低痢疾杆菌DNA 含量,能通过调控一些细胞因子等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杨雪贞等(2020)、马俊萍(2020)、李文超等(2010)对PD 在家禽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表明,禽巴氏杆菌对PD 高度敏感,PD 和白头翁抗球虫效果比较强,并对球虫孢子化卵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吕颜枝等,2021),对PD 的体内外抗鸡大肠杆菌作用进行了相关试验,为中药在兽医临床中的使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准备

1.1.1 菌液制备 菌株来源于课题组人员筛选出的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即O78、O157,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增效磺胺、阿莫西林、链霉素等12种抗菌药物存在耐药性。纯培养后,挑单个菌落于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 h,采取平板稀释菌落计数法计算菌液含菌量,临用前用灭菌胰蛋白胨大豆肉汤稀释成1×105CFU/mL,冷藏保存。

1.1.2 药液制备 白头翁汤:白头翁60 g、黄柏30 g、黄连45 g、秦皮60 g,采用研究证明最佳工艺提取(吴柯楠等,2020),称取处方量100 g,选取8 倍量60% 乙醇提取3 h,精确量取100 mL 甲醇- 水溶液,配制成浓度为1 g/mL 的溶液,用微孔膜过滤,取滤液冷藏保存。

1.1.3 试验动物 芦花鸡,购自山东金秋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 只,70 日龄,公母各半,平均体重:公鸡约1.3 kg,母鸡约1.1 kg,普通饲料养殖,饲养1 周后确认无大肠杆菌病等异常症状方可用于试验。

1.2 试验方法

1.2.1 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采用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PD 提取液对鸡大肠杆菌的MIC 值,为避免药液颜色和浑浊对结果的影响,将各浓度的培养液接种到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 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来帮助判定。

1.2.2 测定大肠杆菌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将50 只鸡随机分为5 组,公母各半,分别经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0.2、0.3、0.4、0.5、0.6 mL,72 h 后统计鸡只死亡情况,以确定引起半数死亡的最佳攻毒剂量。

1.2.3 人工感染试验 将250 只鸡随机分为5组,公母各半,分别为高、中、低计量组、阳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他组每只鸡腹腔注射最佳攻毒剂量的大肠杆菌菌液0.3 mL。随后观察鸡只症状并检测病原,以确定是否由接种菌感染致死。

1.2.4 药物治疗试验 试验鸡攻毒发病后,对治疗组采用高(0.7 mL/ 只)、中(0.5 mL/ 只)、低(0.3 mL/ 只)3 个剂量进行治疗,1 h 内饮完,每天1 次,连用5 d,停药后观察10 d;同时设阳性对照(感染、不给药)和健康对照(不感染、不给药)组。

1.2.5 治疗效果判定及统计分析 各组药物治疗期间密切关注各组鸡只的发病和恢复情况,其效果判定依据(李连缺等,2019)主要有临床症状观察、剖解病理变化等,判定其属于未治愈、有效和无效。统计出治愈数、有效数和死亡数,并计算其相应的百分比。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0.05 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及分析

2.1 MIC 值测定结果 PD 对2 株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MIC 测定结果显示,白头翁汤对1、2 号菌株的MIC 值分别为0.125 g/mL 和0.250 g/mL,对1 号菌株抑菌力较强,平均MIC 值为0.187 g/mL,表明PD 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2.2 菌株的LD50测定结果 按照1.2.2 的方法测定鸡大肠杆菌的LD50是0.3 mL/ 只,确定为人工感染试验最佳攻毒剂量。

2.3 人工感染试验结果 攻毒7 h 后,鸡只开始出现临床症状,1 d 后逐渐出现死亡。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翅膀下垂、拉黄白色稀粪等。剖检可见肝周炎病变,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质地易碎、表面有一层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心包炎,心包腔中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腹腔脏器黏连,腹膜炎,肠黏膜肿胀、充血、出血,如图1、图2。从病变处均可分离出大肠杆菌,如图3。

图1 心包炎、肝周炎病变

图2 腹膜炎、肠黏膜水肿病变

图3 大肠杆菌(400 倍)

2.4 药物治疗试验结果 高、中、低剂量组的病鸡在用药1 ~2 d 内死亡较多,3 d 后精神开始好转,5 d 后逐渐恢复正常;阳性对照组在实验期间大部分精神不振、少食或不食,陆续死亡,死亡率较高,加之意外死亡,最终死亡率高达51% ;健康对照组由于啄肛死亡1 只,其他一切正常。由表1 可知,中、低剂量组治愈率、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 >0.05),但在有效率、无效率上差异显著(P <0.05),说明中剂量组有效率高;而高剂量组治愈率达96%、有效率达98%,死亡率控制在2%,明显优于中、低剂量组的治疗效果,且差异显著(P <0.05)。阳性对照组与3 种剂量药物治疗组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

表1 PD 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结果%,μ=50

3 讨论

武怡荷等(2021)、张瀚元(2018)研究表明,复方中药可显著降低鸡大肠杆菌病发病率,提高鸡大肠杆菌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而且高剂量组复方中药的治疗效果与复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相当,0.5 g/mL 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的病疗效最佳,机理是其起抑菌作用的同时增强了鸡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且该复方中药安全无毒。本试验前期研究发现了PD 和黄连解毒汤对大肠杆菌病均有效,但体内、外抗菌效果不一致,体外抗菌作用直接,效果明显,但体内抗菌机理复杂,药物作用的发挥受机体内环境及其他微生物等因素影响(吕颜枝等,2021)。为了进一步研究PD 的体内外抗菌效果和机理,本试验在测定方剂MIC 值和菌株LD50的基础上进行了体内抗菌机理试验,结果显示,PD 可有效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病死率。但中药方剂组成复杂、成分多、靶点多,作用机理研究较难。付琳等(2021)、刘静茹等(2020)、GUO等(2017)、LING 等(2016)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白头翁主要含皂苷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舒张血管等一系列药理活性;黄连主要成分为物碱类、木脂素类、黄酮类等,具有抗肿瘤、降血糖、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改善消化系统等作用;黄柏主要成分是小檗碱、槲皮素、β- 谷甾醇对等,在降血压糖、抗菌、抗癌等方面作用明显;秦皮主要成分为香豆素类、木脂素类、裂环烯醚萜类、黄酮类等,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利尿及抗肿瘤作用。PD 作为经典方剂,其药理作用的发挥不是简单的依靠4 味药的化学成分简单相加,而是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发挥效应,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发现,PD 在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上有效率高,尤其是高剂量组抗菌作用最明显,治愈率高达96%,但并不能证明剂量越高治疗效果越好,其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另外,该治愈率是针对人工感染试验鸡只的,属于单一感染,鸡只试验期间没有做相关的疫苗免疫,这些情况均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如果在养殖场自然感染的情况下,其治愈率可能会有变化。

猜你喜欢
白头翁复方菌株
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标准菌株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含ACC 脱氨酶的PGPR 对东方百合‘Souvenir’生长的影响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我和白头翁的“战斗”
复方丹参片和滴丸的作用一样吗
英国红松鼠携带麻风病菌株
生防菌株GD—2和HZ—31生长特性分析
想改名的白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