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对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影响

2022-07-11 08:39
中国饲料 2022年10期
关键词:饲料原料养殖业原料

李 婧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饲料企业是饲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饲料产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饲料企业在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内经济发展和提供社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饲料原料贸易的影响不断加剧,导致饲料企业出现原料成本上升、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饲料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怎样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促进饲料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成为带动我国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郭昕竺等,2020)。

1 我国饲料产业发展现状

1.1 供给方面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肉蛋奶的消费占比持续上升。饲料产业不仅与居民消费需求紧密相关,也与养殖业及种植业息息相关。据饲料产业相关数据统计,1980 ~2020 年,我国饲料产量增长率超200%。现如今,中国居于国际饲料生产首位,占国际饲料生产总量的1/4。我国饲料原料主要包括玉米、鱼粉、豆粕、谷物及饲料添加剂等。其中,玉米、豆粕是饲料的主要原材料。同时,我国玉米产量较为充足,为饲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而豆粕整体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卫龙宝和张艳虹,2017)。

图1 2015-2020 年我国各类饲料产量

1.2 需求方面 分析饲料原料消费占比情况可知,谷物饲料占比较大(李鹏程和王明利,2020)。由图2 可知,小麦饲料在2015 ~2020 年的消费波动幅度较大;稻谷饲料在2015 ~2020 年整体呈增长态势。而高粱饲料在2015 ~2020 年出现“倒U”型发展趋势。在其余原料中,菜粕和鱼粉的占比较高,其中菜粕的发展趋势整体降低,鱼粉则相反。由此可知,谷物类饲料和蛋白类饲料在我国饲料消费总量占比最高。因此,为推进我国饲料产业的优质发展,满足居民日常消费,应保证我国饲料产业稳定发展。

图2 2015-2020 年我国部分饲料原料消费量

2 供应链管理视角下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2.1 饲料原料短缺,饲料供求矛盾突出 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企业受新冠肺炎的影响较大。首先,饲料生产企业用工得不到保障,疫情暴发初期,生产工人无法按时返工,导致企业不能顺利生产,企业利润急剧下降,许多中小型饲料生产企业一度面临资金断裂问题。其次,饲料企业缺乏原料,虽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物流运输受到影响,导致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紧俏,且物流恢复时间长,饲料企业遭到冲击。再次,于福清等(2020)认为,随着国外疫情态势逐渐严重,豆粕等蛋白饲料生产受到影响。众所周知,我国豆粕、鱼粉等原料产量较低,大多源于进口,如美国、巴西等地,但在疫情影响下,部分国家暂停对我国出口饲料生产原料,从而导致生产原料的进口不确定性,给我国饲料生产企业原料供应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在国民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市场对肉蛋奶等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市场对优质饲料的需求不断攀升。由上文可知,目前我国饲料供求问题矛盾突出,解决这一问题是我国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2.2 原料成本不断上涨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原材料成本上涨是全球饲料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尤其对部分中小饲料企业而言,生产成本的增加为其发展带来较大冲击。调查结果显示,75.36% 的饲料企业认为,随着饲料原料的紧缺,市场饲料原料成本持续上涨,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经营利润。饲料原料成本上涨,对养殖户的用料选择和企业利润带来许多变动,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经济效益,尤其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地区物流受到管制,而一些养殖散户未能储备充足的饲料,增加了养殖风险。与此同时,随着疫情的扩散,许多小型养殖户受补栏和后续产能的影响逐渐退出养殖业。

2.3 养殖业发展态势不乐观 当前,中国养殖业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在饲料行业中,养殖业处于下游产业,种植业处于上游行业,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都会影响饲料行业的发展。统计资料表明,超过95% 的中国饲料管理人员认为,养殖业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饲料行业发展前景的最主要因素,近64% 的中国饲料管理人员认为,目前中国畜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并不乐观,甚至存在诸多隐患和问题。尽管我国养殖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养殖业集中度与规模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依然突出(周纳宇,2020)。另外,养殖品种成为制约我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养殖业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本土种群体系,而且国内养殖企业未意识到发展国内品种的重要性,不利于我国养殖业品种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我国频繁出现“毒奶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给养殖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落后的养殖观念、人力物力成本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养殖的经济收益。

2.4 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 农村地区,农户以分散养殖为主,养殖数量不成规模,缺乏科学的饲养方法和疫病防治技术,同时在养殖场地建设、良种引进等方面较为落后,导致养殖效益和盈利空间不足。数据显示,近70% 的养殖专业人员认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规模依然较低,85% 的养殖专业人员认为,养殖规模化程度低不利于我国饲料企业高质量发展。生产成本的上升是制约饲料企业落实标准化养殖的主要因素,尤其对农村地区养殖户,“多,散,小”是其显著特征,成本变化决定了其发展态势,而饲料企业与养殖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必然随着养殖的变化而变化。

3 供应链管理视角下促进饲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 实施合作、联盟采购战略 立足我国饲料企业发展实际,既需要企业提高自身发展实力,同时也要抓住与优秀产业之间的合作时机,运用自身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可通过合作、联盟采购战略达到目标。实施该战略有利于增强饲料企业之间的互动和沟通,降低原料采购成本(李晓娜和仇新忠,2019)。我国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饲料供求矛盾的影响,因此,企业可以在调查客户背景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合作联盟战略,积极与原料客户构建长远的战略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客户优势和平台优势,提高自身原料采购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可通过一般原材料采购和瓶颈材料采购完成。

3.2 制定差异化的原料采购战略 制定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对企业发展极其关键,饲料企业亦是如此。我国饲料企业想要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需在采购饲料原料过程中制定与竞争对手不同且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以保证方案的独特性和核心竞争优势。尽管饲料企业选用的原料种类有限,但当所有企业策略都大同小异时,将出现严重的原料采购战略同质化现象。因此,可聘请专业人士分析原料采购市场现状,制定专业方案,反复优化,立足于企业发展理念和竞争优势,全方位分析企业的采购、营销、生产、加工等多个流程,始终坚持以产品质量为首位。徐妍(2020)认为,差异化的采购方案不仅可以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提高了自身竞争力,有利于降低饲料企业原料采购价格,以此循环,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

3.3 延伸“产业链”,培育核心竞争力 饲料企业想要规模化生产,实现做大做强的愿景,需积极探索延伸“产业链”,将产业链中点的竞争延伸为链的竞争,充分利用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势,提高饲料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空间,结合自身特色及优势,合理制定企业市场定位和未来发展规划,发展特色化的“产业链”。姚涛和张援越(2020)提出,在“产业链”的基础上,饲料企业需进一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市场影响力,提高抵御外部环境风险,重视产品科研创新,注入充足资金,提高产品创新力度,做好产品把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3.4 政府应加大养殖业扶持力度 首先,完善饲料企业治理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使饲料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流程做到有法可依。健全饲料企业产品质量准则体系,生产过程中应规范饲料添加剂、生产操作、包装、存储及运输标准。基于空间角度,包括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等。政府需深化饲料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机制,严格杜绝饲料违禁药物的添加。

其次,政府出台与饲料企业相关的优惠政策,积极扶持饲料企业。调查可知,我国部分地区的政府没有认识到帮扶饲料企业对区域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建议地方政府为饲料企业提供相应的税收、土地等优惠,以此推进我国饲料企业的规模化及标准化发展,让饲料企业真正壮大,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饲料原料养殖业原料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数字化智能背景下畜禽养殖业发展路径及赋能对策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及饲料原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研究
做拔丝菜四要点
新玉米作为饲料原料的问题分析
不同饲料原料及添加剂配比对刺参稚幼参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密封法仓储技术应用探讨
关键是要求出四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与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