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运动员高强度训练损伤的心理因素分析——以福建优秀体操运动员为例

2022-07-14 07:53付一丹江苏师范大学
体育风尚 2022年2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高强度过度

付一丹 江苏师范大学

一、前言

体操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由于体操项目的动作惊险复杂,随着规则的不断变更,难度越来越大,伴随着强度也越来越大。在高强度训练下产生的一系列消极情绪使高强度变得更加难以忍受。当教练员没有把握好强度的时候运动员的损伤也会增多,轻伤导致运动员可能不能比赛和训练,重伤可能导致运动员结束体操生涯,但是如果想要完全避免损伤也是不可能的。以往大量的研究表明,目前所知的引发运动损伤常见的有两种因素:一方面,导致损伤的身体因素有: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强度和负荷不够合理,动作的技术不正确,技术水平不够等;另一方面,导致心理因素主要有自我概念、焦虑、唤醒水平、疲劳各个维度与运动损伤后的关系,探析调查的主要是运动损伤后的心理状态,并且提出各种预防措施。很少发现运动损伤前因为情绪和日常生活这两个维度的关系对于运动损伤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和结果。

本文以情绪和日常生活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对福建省体操优秀运动员的情绪和日常生活进行观察,研究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下,受伤之前的心理情绪,提前预防并且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

前人对运动员心理和损伤的调查多是运动损伤后的心理愈合,以及损伤后出现的运动员心理情绪,比如焦虑、疲劳、自我概念、唤醒水平、疲劳各个维度与运动损伤后的关系,并且提出各种预防措施,很少发现运动损伤前因为情绪和日常生活这两个维度的关系对于运动损伤相互作用的影响和结果。当运动员高强度训练的时候出现的很多消极情绪都会使他们觉得训练更加难以忍受,在这个状态下继续高强度的训练会造成消极情绪更加严重化。在这种恶性循环下运动员极易造成损伤。日常生活包括社交、竞技、休息、衣食住行等。当一个人受到某种因素影响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性格、气质、和所处的心理状态及客观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如果本身急性子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因为动作一直出错,两遍就可以使他的心理产生冲动激愤等消极情绪。相反,慢性子的运动员可能在错五遍以上才会有消极情绪。人的情绪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比如:积极情绪可以使人的大脑沉着冷静,思维转动迅速。当人出现消极情绪,会使人心跳频率加快,呼吸频率加快加深,行动停止等。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员在高强度的训练下,会产生各种消极的不良情绪。运动员的积极情绪可以提高活动能力,而消极情绪会降低他们的活动能力,并且,对他们的思维、知觉等都有不利的影响。比如思维涣散、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

二、研究对象

本文对福建省体操队10 名(男3 女7)一线运动员进行调查,并且是对参加过全国锦标赛以上未退役的运动员进行分析。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图书与网络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观察法

以福建省体工队优秀体操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观察情绪和日常生活得到相关数据,提供论文依据。

(三)访谈法

通过对体操运动员访问的方式,调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情绪波动对训练造成的影响,为本课题研究结果部分的建议与对策提供可靠依据。

(四)统计法

对所有方法运用过程中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整理,获得有效数据,并将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研究与讨论

(一)不良情绪对训练损伤的影响

根据对运动员的访谈与表1中显示,运动员的不良情绪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过度紧张、冲动激愤、过度兴奋或过度松弛。这四种不良情绪在训练中是最常见的,尤其是难美性项群的竞技体操项目,要求运动员平时的大运动量训练来支撑体能进而完成复杂、高难度的动作,而复杂、高难度动作要求运动员必须集中注意力。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状态,缓解抑郁和焦虑,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但是运动员在高强度的体育训练中很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会使他们在体育锻炼中出现肌肉拉伤、韧带撕裂以及骨骼等的损伤。

表1 消极情绪的分类

案例1:女子体操高低杠项目的黄玫瑰动作,是一个高杠换低杠的高难度动作,对一些水平较高并且常年练习的运动员来说,每当出现不良情绪干扰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动作的失误。如高杠换低杠的时候距离的远近,或是由于浪的大小导致手没有撑到低杠造成动作的失误导致损伤。

案例2:女子平衡木项目要求运动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在做单腿小翻接后空翻的难度动作时,运动员过度松弛导致思想不够集中,很容易使运动员失误摔下器械造成损伤。

1.过度紧张对训练损伤的影响

人在紧张的时候往往只知道用力,忽略了技术的重要性。根据对运动员的访谈结果发现,7 名运动员在被教练骂时容易出现过度紧张的心理情绪,占总访谈人数的70%,3 名运动员在动作不断出错时容易出现紧张的心理情绪,占总访谈人数的30%。当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动作的出错受到教练的责骂,会给运动员的心理带来严重负荷,当运动员对自身的动作不熟练,害怕出错时,也容易出现过度紧张的心理。当运动员一直处于过度紧张的心理,会使运动员在做动作时放不开。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极易受到损伤。

2.冲动激愤对运动损伤的影响

冲动激愤是运动员出现的一种消极心理,通常是运动员自身的心理焦虑。根据访谈结果发现,动作做不好时最容易出现冲动激愤的情绪。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中,身体极易疲劳,在这种情况下反复机械的完成同一个动作,反复出错无解决办法的时候,运动员的心理开始烦躁,当疲劳和烦躁碰撞出现冲动激愤的心情,在这种情况下运动损伤的概率非常大。

3.过度松弛对运动损伤的影响

过度松弛是运动员在训练中身心放松过度的一种体现。当运动员的机体调动不起来,精神涣散,思想不集中都有可能是身心过度松弛的表现。在对运动员的访谈结果发现最常见的过度松弛四种情况是:① 训练课中当教练员开会或其他有事没有来的时候,运动员就会出现过度松弛的现象。② 练习的时候出现注意力涣散,机体的调动性低,肌肉兴奋性下降,在做动作时机体发力少导致动作失误或者损伤。③ 训练课中运动员对越简单的动作越会放松机体与注意力,导致损伤。④ 动作非常熟练时也会降低运动员自身的警惕性,觉得动作已经很熟练,不会出错或者受伤,运动员抱着这种心理,往往最容易受伤。

4.过度兴奋对运动损伤的影响

兴奋过度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术语,兴奋过度按照中国谚语的解释即为乐极生悲。这是一个会产生严重危害后果的心理现象。根据访谈结果发现,当运动员在赛前准备周,进行测试赛的时候极容易出现过度兴奋的心理情绪,因为测试赛邀请的裁判以及观众造成机体兴奋抗疲劳能力比平时强动作发力过猛造成损伤。运动员经常训练的环境改变、场地的改变也会造成过度紧张的心理。出现观众过多,比如某个学校组织活动参观训练,这时运动员就会出现过度兴奋的心理情绪。

(二)日常生活对运动损伤的影响

人类在生活中,从事着一样的活动,互相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是心理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同的人际关系影响到不同的心理情绪。所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背景是保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当心理上产生隔阂有了不愉快的心情,此时在参加训练就容易造成受伤。除了心理影响运动员的损伤以外,日常生活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因素。在日常生活中,运动员难免会遇到一些负面事件。比如社交方面,运动员的恋爱、与教练员的矛盾、与队友之间的矛盾等在日常中的消极心理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的排出,在训练中也会对运动员造成心理影响。根据对运动员的访谈结果与图1显示发现,更多的是和教练员之间的矛盾引起运动员的消极心理。比如:在训练的时候受伤但是害怕与教练说明情况,带着伤痛继续训练,造成动作的发力不对等、发力过少等,运动员思想过于集中在伤痛处而忽略技术的重要性导致损伤;在练习新动作的时候害怕和教练说明自己害怕的原因,动作放不开、技术错误、思想过于紧张等原因造成运动损伤;在训练时运动员身体不适,一些动作始终完不成,但是也会害怕与教练说明情况,在训练的过程中造成损伤。

图1 日常生活的因素

(三)休息与运动损伤的关系

根据访谈结果和图2发现,被访谈的10 名运动员一致认为休息对预防运动损伤有重要影响,其中8 名运动员认为非常重要。当运动员在平时的高强度训练过后,没有休息好,会造成运动员的身心、机体的疲劳。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下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负荷,当能源消耗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运动员机体和心理的疲劳。在疲劳的情况下,大脑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明显降低,造成反应迟钝、注意力下降、中枢神经调节系统紊乱、运动员本体的技能情况下降。动作稳定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损伤。如果一整天高强度训练下没有休息好,第二天在进行训练时身心会非常疲累,就没有办法继续完成接下去的高强度训练。尤其是女运动员,要求女子的动作轻盈,如果太胖就会使女子的身形以及动作不好看,所以食物疗法恢复机体的概率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都是靠睡觉来恢复一整天的高强度训练。如果当晚的休息不够充分,那么很难有体力去支持第二天的高强度训练,运动员心理的疲劳加上身体的疲劳一定会造成损伤。

图2 休息与运动损伤的关系

五、减少心理因素致伤的途径

(一)克服过度紧张

在某些情况下,紧张是难免的。但是运动员应该如何把握这个度,使紧张不会变成过度紧张?并且让过度紧张可以不再成为让自己损伤的一种心理情绪?比如:在训练中如果遇到自己非常紧张害怕的动作,试着让自己深呼吸,调整状态。可以向教练说明,寻求教练员的保护。并且尝试着告诉教练你对此动作的担忧和害怕,以及你对此动作的不熟练,哪个环节的技术不够清晰,应大胆的向教练员说明清楚情况。尽量避免自己发生意外的损伤。

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及时进行调整,保证运动员训练的质量与效率。应重视与运动员之间的交流,及时沟通,可及时避免运动员的损伤发生。

(二)沉着冷静

在训练中尽量保持冷静。一般情况下教练员帮助运动员在训练中发现难题,解决难题,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不断完善动作技术,形成高度的稳定性。当遇到难题,运动员自身无法解决时,应大胆地向教练员说明原因,避免自己因技术错误而导致的损伤发生。

(三)不能让过度松弛伤害自己

在训练的时候,运动员应该在练习任何动作的时候都要集中注意力,不能使自己出现过度松弛的心理现象,越简单的动作越容易出错。当运动员在练习时觉得动作非常简单,并且是常年练习的动作,往往是运动员自身大意,精神松懈,这个时候最容易造成损伤。所以,对于任何情况、任何动作,运动员的注意力都要非常集中。

(四)过度兴奋的解决办法

在测试赛或者比赛时,可以在临上场前进行深呼吸,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使大脑尽可能地只想到自己成套动作的要领以及细节,排除不良情绪。另外,在赛前可以多组织测试赛,让运动员适应这个环境,那么在比赛中运动员自身就会调节这种心理状态,队友们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团体项目中,队友的相互支持在任何场合都非常适用,所以,可以选择让队友与队友之间互相调节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五)善于调节日常生活的消极情绪

在一整天的高强度训练过后,运动员可采用按摩、睡觉等简单的方法让自己恢复机体内所消耗的能量。教练员应及时掌握运动的强度,适时的改变运动量,在运动员疲劳时教练应采用鼓励的方法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治疗。

教练员与运动员应多沟通,及时了解运动员在生活中的难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六)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应该遵循“劳逸结合”的原则,不在身体和心理疲劳时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注意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的分配。训练过后,积极放松,注意休息。

六、结语

运动损伤是体操训练中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非常多,就单单心理方面而言,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就有很多。通过对运动员的访谈发现,日常生活和情绪相比,情绪造成运动损伤的几率更大,而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很少能造成运动员的损伤。深入探讨运动损伤与运动心理之间的关系对避免和预防运动损伤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高强度过度
静心
幼儿消极情绪的表现及家长的应对策略
——以三门峡市H区幼儿为例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测试
高氮型高强度灰铸铁的铣削试验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拿什么拯救自己——浅谈高强度压力下的自我调适
高强度汽车焊管用冷轧窄带钢开发生产实践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