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积极心理学干预学生情绪

2022-07-15 02:41樊建增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前桌白熊答题卡

樊建增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引入积极心理学,采用正面教育的方式干预学生情绪,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一次考试后,小闫向我询问了几个问题:这次考试她的成绩下滑很严重,为什么大家平时学习都很认真,但她却总是走神?考前有同学告诉她,可以带小纸条进考场,也可以偷看别人的试卷,她反复告诫自己这样做不对,但是在考试时,她还是偷看了前桌的答题卡,她是不是一个坏孩子?以后老师和同学会不会疏远她?我依据积极心理学帮助小闫分析她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关于意志力与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潜意识所造成的冲动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而对于不佳的下意识行为,能否强化自己的意志力,抑制自己的不当冲动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小闫同学遇到了意志力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体现在她平时上课时不够专注,也体现在考试的时候忍不住偷看了别人的答题卡。理智告诉她这些行为是不妥当的,但薄弱的意志被诱惑所冲垮。

基于以上分析,我对小闫说:“每个人都有懈怠的时候,每个人也都有犯错的时候,没人可以做到尽善尽美。但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敢于承认自己的缺陷,并修正这些缺陷。如果从现在开始,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考试对得起自己的心,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谁会不喜欢你呢?”

其次,是“心理干扰”的解决。我还注意到小闫面临着“心理干扰”的问題。在《象与骑象人》中,乔纳森·海特用白熊譬喻了我们的负面情绪,当我们企图影响大脑不要想白熊时,大脑已经立下了一个目标,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心灵的一部分始终监视着事情的进度,结果大脑一发现没有在想白熊,白熊的念头马上又跑出来,所以,我们得花更大的力气才能转移注意力。对于小闫而言,“可以偷看前桌的答题卡”就是这头挥之不去的“白熊”。

我并没有斥责小闫的“邪恶念头”,而是安慰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仔细推演了小闫所面临的情况:她是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为什么“偷看前桌的答题卡”会成为困扰她的核心问题呢?怕被同学以作弊的方式超越恐怕是第一个原因。同时,近期她并不认真的学习态度催化了这种危机感,所以她萌生了利用作弊保持自己成绩的错误想法。不可避免的“恶”恐怕是第二个原因,之前,小闫就曾向我抱怨过有人在考试的时候作弊,我问她:“假如你有机会,也会作弊吗?”她沉默很久,回答说:“我不敢。”我们心中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阴暗”的成分,当遇到挫折、彷徨之时,这些念头就侵入了我们的潜意识。在之后的闲聊中,我向小闫推荐了哈佛大学的公开课《正念》,并在小组读书活动中,朗读了《西西弗神话》的第二章《荒诞推理》。这些内容就像种下一颗种子,终有一天会慢慢发芽,帮助学生抵抗“心理干扰”。

最后,确立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缺失是小闫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我问过她关于梦想的问题,令我惊诧的是,她没有梦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至于是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她并没有考虑过。所以,要解决小闫所面临的困难,当下需要做的是抚平她波动的情绪,而从长远来看,要帮助她定位人生价值。

从积极心理学来看,小闫需要将人生的动力从被动地接受父母的期盼,转换到主动地去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当人生动力从被动转向主动,她的人生价值自然会有所提升。注重“群体选择”也是小闫确定其人生价值的重要因素。我和她探讨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我相信长期沟通后,小闫会注重群体的利益,从而树立更为正确的人生价值。我们从“群体选择”引申到自我与超我的话题,实现超越自我的意义,恰恰是小闫确立人生价值的最后一片拼图。我告诉她:“一次考试的成败并不重要,因为那只是用来评判你知识掌握程度的一套标准。真正可以审视我们的,是你做事时是否问心无愧,是你是否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作出了贡献。”

教师要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扬善抑恶,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前桌白熊答题卡
证人的记忆效应
白熊特工
“白熊”≈“自然”
湖南省动物卫生监督知识竞赛答题卡
天上的小白熊
火上浇油
长大后你想当什么
长大后你想当什么
答题卡
《都市心情》答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