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设与生成中打造精彩课堂

2022-07-15 02:41李红娟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平行线内角长方体

李红娟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预设,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插上翅膀、留出空间。

1.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课堂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可以说,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因此,教师课前要巧妙构思,精心预设。

巧妙预设,启迪生成。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进行灵活巧妙的预设。小学教学中特别适合用形象直观、鲜活具体的素材进行预设。例如,在教学“平行线”时,进行这样的预设:①请同学在纸上画两条直线,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②请同学观察用橡皮泥制作的长方体、正方体学具,找出其中的平行线。探究中,出现了这样的生成:长方体中相对的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线也是平行线,学生用小刀沿长方体橡皮泥学具中一个面的对角线切开,产生了一个新的平面,原来长方体中相对的不在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线这时就在同一个新的平面内了。这样的预设和生成,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这种灵活巧妙的预设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分层预设,激活生成。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合理、灵活的分层预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不同层次学生的生成提供广阔的空间。例如,在学习“长正方形的面积”后,设计这样一道题:学校准备在操场用一根72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游戏场地,请你帮忙为学校设计一个方案。教师分层预设了多个思考问题,几个问题的预设由浅入深,层次性强。课上,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生成,有一部分学生在设计中发现,在铁丝总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当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有两名学生别出心裁地以操场的一面墙为一边,用72米铁丝围出三条边来设计活动场地。这样的预设和生成,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开放预设,升华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开放的教学预设,促进生成的内化、升华。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180°”时,出示这样一道题:请你想办法计算出五边形和七边形内角和各是多少度。这样的预设开放性强,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的生成出现了多种情况,有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把多边形分成三角形时,每多一条边就能多分成一个三角形,从而推导出了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正是这样的开放预设,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不但升华了学生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丰富预设,促进生成。动态生成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方面要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筛选,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相关资料,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例如,在教学“利息”时,让学生课前进行调查;在教学“比例尺”时,让学生课前寻找本地区地图并读懂地图,等等。有效的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预设,为学生个性化的操作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从而促进了生成。

2.不拘预设,灵活生成

生成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有时则与预设有差异,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要勇敢地不拘预设,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调整乃至放弃某些教学预设,生成新的教学方案。这时,教师就会惊喜地发现,一个个不曾预约的“意外”生成悄然而至,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选择预设,灵活生成。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为教学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教学“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时,当发现学生早已知道“用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的结论时,灵活地在“对未知的探索”与“对猜想的验证”这两种预设中,选择“对猜想的验证”,这样,学生在验证过程中不仅成功地建构了知识意义,还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形成结论”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调整预设,巧妙生成。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但课堂上学生时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产生一些“古怪”的想法。此时,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180°”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猜想三角形外角和也一定是180°。”面对课堂上这样的生成,教师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引导学生继续自主探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的外角,并得出“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的结论。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精彩的生成,及时调整预设方案,为课堂增添新的亮点。

放弃预设,创造生成。学生的差异性与教学的开放性常使教学活动的发展与教学预设不相符,甚至是截然不同。此时,教师要果断放弃事先预设,视学情做出新预设,以促进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时,一个学生说:“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计算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样的四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就连三角形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上底为0的四边形,也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面积……”面对学生惊喜的发现,教师因勢利导,放弃课前的教学预设,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验证这名学生的发现,学生在相互探讨、操作、启发中创造了新的生成。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平行线内角长方体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相交线与平行线》巩固练习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三角形分割问题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不可思议的平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