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07-16 11:51王郛麟严润杰任凤梅李欣莹方可欣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新冠肺炎疫情

王郛麟 严润杰 任凤梅 李欣莹 方可欣

摘 要: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工作开展产生巨大影响,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受到较大冲击。以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对高校开展就业辅导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结合事件系统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分别测量了大学生个体特征导致的客观因素差异和大学生对新冠疫情事件的主观感知差异,分析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变化,并得到以下结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会产生影响,大学生总体上会更加重视职业价值观的保健因素;在更加重视保健因素的情况中,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产生差异的主要情况有两种,疫情客观条件的影响;大学生主动感知疫情事件强度且事件强度较大。本文探讨了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以期能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7.042

0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就业市场产生较大冲击,导致面试受阻,工作落实率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2020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决策。2020年我国预计将有应届毕业生874万人和留学生35万人。《中国青年报》经济部和社会调查中心的调研结果表明,在疫情影响下,约60%的受访应届毕业生就业“求稳”。在疫情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究竟呈现怎样的结果,其影响因素有哪些?这正是本文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疫情背景下,国内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以及大学生对疫情事件的感知如何影响其职业价值观。力图对当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客观、准确地阐释,帮助高校更有针对性得开展就业工作,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择业、就业。本文运用国内学者针对大学生的实证的职业价值观量表,从三个维度划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并结合管理学事件理论,评价疫情事件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分析。

1 文献综述

1.1 职业价值观

价值观,即价值观念,是指人们重视的因素和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所遵循的原则和标准(王玉珅、柳楠,2014)。职业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个人选择职业的标准和对特定职业的评价。本文采用职业价值观的概念。

国外职业价值的分类由二分法发展为四分法。赫茨伯格用二分法将职业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经过长期发展和实证研究,Surkis将职业价值分为四个维度: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声望价值,是流传最广泛的划分方法。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职业价值观维度划分的修改。目前最常被引用的职业价值观三分法由凌文辁、方俐洛(1999)等提出,将其划分为:声望因素(工作单位知名度高、经济地位高等);保健因素(职业稳定、良好的福利等);发展因素(包括继续教育,自由度大等)三个维度。

1.2 事件系统理论

2015年,Morgeson等提出了事件系统理论(Event System Theory)。该理论强调事件是实体的外在动态经历,且可以被时间(事件时机、时长、变化等因素)、空间(事件起源、扩散范围、事件与实体的距离等因素)、强度(事件新穎性、颠覆性、关键性)三种属性来共同定义。事件系统理论结合了过程导向理论范式和变异导向理论范式的优缺点,既研究了事件对实体的影响过程,又不忽视事件和实体的特征,揭示了与事件相关的组织的多层次性和时间动态性,更加准确、全面地描绘了组织现象(刘东&刘军,2017)。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有不少学者将事件系统理论运用在这个全球性宏观事件上。Lynn A. McFarland(2020)认为,新冠病毒大流行创造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事件,它具有高度的新颖性、破坏性和批判性。

1.3 疫情下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多位学者就疫情对于未就业人群的职业价值观影响展开了研究。岳国峰、赵丽萍(2021)研究发现在疫情暴发后,积极的社会舆论引导和模范医务工作者的涌现,对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起到正面促进作用。在更广泛的大学生对象层面,李涛、孙煖(2021)发现在疫情影响下,未就业毕业生更看重工作稳定性,就业倾向以企业为主,报考国家或地方公职岗位意愿强烈。

1 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松江大学城七所高等学校的本科生。自变量为大学生个体特征的客观因素和大学生对疫情事件感知强度的主观因素,因变量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个体特征的客观因素包含三个变量:

(1)其家庭或学校所处的地区的疫情最高等级。

(2)其家人或朋友是否感染或接触新冠肺炎患者。

(3)其再过去一年中,对于疫情相关新闻的关注程度。

通过使用事件强度量表(刘东&刘军,2017),大学生对疫情事件的三种主观感知因素——新颖性、重要性和颠覆性能够被测量。通过借鉴目前引用较多的国内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三分法(由凌文辁,方俐洛等提出),职业价值观分为声望因素、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三个维度。

本研究有两大假设:

第一,假设一个处于中高风险地区、身边人感染或接触过新冠肺炎、频繁关注疫情的大学生,会比处于低风险地区、身边人未感染或接触过新冠肺炎、不频繁关注疫情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受疫情影响较小、职业稳定等保健因素较优势的职业,更不倾向于具有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工作。

第二,假设一个对疫情事件主观感知度更高的大学生,会主观感知度更低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受疫情影响较小、职业稳定等保健因素较优势的职业。

2 研究分析与发现

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本研究共收到24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4份,共计有效问卷236份,有效率为983%。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共有236名大学本科生,其中男性89名,占比377%女性147名,占比623%。在所有236的样本中,家庭或学校所处的地区曾被列为疫情最高等级为低风险地区的占比788%,中风险地区占比186%,高风险地区占比25%。

2.1 大学生客观个体特征因素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将大学生客观个体特征因素的三个维度打分相加,此时个体特征总分=8的大学生占比41.8%。为了更好区分两种程度的差异,将大学生个体特征受疫情客观因素影响分为影响程度小(测量总和<8,占比44.9%)和影响程度大(测量总和8,占比55.1%)两种。

(1)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大学生个体特征受疫情客观因素影响程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影响程度小时,其职业价值观中的保健因素前后差异显著(p<0.05);影响程度大时,其职业价值观的保健因素差异非常显著(p<0.01)。这说明疫情暴发后,无论客观个体特征因素大小,大学生都会更加重视职业价值观中的保健因素,而对声望因素和发展因素的影响不是很显著。由表1可知,在疫情发生前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的三因素均值的排序不变,即无论疫情发生前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次序依旧为保健因素、发展因素和声望因素。

(2)相关性分析:观察职业价值观维度中的保健因素在疫情前后的变化,计算其疫情前后的差值,即“职业价值观——保健因素变化”,并将此作为变量,和大学生因个体特征受疫情影响的三个客观因素作相关性分析。如表2所示:职业价值观-保健因素变化和新闻关注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大学生对疫情新闻越关注,保健因素的变化越大。所在地疫情等级、是否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与保健因素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

分析原因:疫情期间,受疫情防控管制,多数大学生足不出户,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了解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就业形式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更加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新闻的大学生,更容易提高对职业价值观中保健因素的重视程度。

2.2 大学生主观事件感知因素对职业价值观的差异

本研究用事件系统理论的三个维度来观测大学生对疫情事件的感知强度。在这三个维度上,大学生主观感知强度排序分别是:重要性、新颖性和颠覆性。同样,将三个维度打分相加,得出大学生主观感知疫情事件的总强度,并以此将大学生分为事件感知强度大(测量总和34,占比61.2%)和事件感知强度小(测量总和<34,占比38.8%)两类。

以大学生主观感知疫情事件强度大小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仅在感知强度大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的保健因素差异显著(p<005),而对职业价值观的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这说明感知新冠肺炎疫情强度较大的大学生,会比感知疫情强度较小的大学生更加重视保健因素。

此结果可以理解为对新冠肺炎疫情事件感知强度较大的大学生,其感受到高校就业程序变化也较大,心理壓力和就业信心都会发生改变,因而更重视稳定和安全的职业因素。

3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对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展开调研,提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会受客观个体特征和主观时间感知两个因素影响的假设,并进一步探究以上因素对职业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影响。最终得到的结论如下:

(1)在疫情发生前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三个因素排序不变,依次为保健因素、发展因素和声望因素。

(2)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总体上会更加重视职业价值观的保健因素。

(3)大学生更加重视保健因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受疫情客观条件的影响,二是大学生主动感知疫情事件强度较大。

(4)个体特征因素中,大学生对疫情新闻越关注,保健因素的变化越大。

本研究所得结论,有助于高校开展就业工作。

其一,高校可以提供更多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保障性的就业机会。

其二,高校可以对受疫情影响更大、更具有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辅导和心理疏导。

其三,高校应该关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如果现有保健因素高的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高校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职业价值观。

由于研究水平和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细化职业价值观的维度和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主、客观双因素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涛,孙煖,邬志辉,等.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0):110126.

[2]刘东,刘军.事件系统理论原理及其在管理科研与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管理学季刊,2017,2(02):6480+127128.

[3]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等.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1(3):342348.

[4]王玉珅,柳楠.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J].人力资源管理,2014,(06):5355.

[5]于海波,张大均,张进辅,等.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初步构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7(2):6166.

[6]岳国峰,赵丽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江苏省某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认同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21,34(01):104109.

[7]郑洁,闫力.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J].人力资源开发,2005,11:1116.

[2]郑久华.“参与”还是“旁观”: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属性在空间距离感知与社会参与意愿间的中介效应[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1):100112.

[3]McFarland Lynn A., Reeves Sydney, Porr W. Benjamin, Ployhart Robert 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job search behavior: An event transition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20,105(11).

[10]Morgeson F P , Mitchell T R , Liu D . Event System Theory: AnEvent-Oriented Approach to the Organizational Scienc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5,40(4):pages.515537.

[11]Schwartz SH,A Theory of Cultural Values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Work[J]. Applied Psychology,1999,48(1):2347.

[12]Super D.E,Review of Work and human behavior[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1970,40(1):163167.

猜你喜欢
职业价值观新冠肺炎疫情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
中专幼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职业发展意向的研究
高职生自我价值感、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