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机采和露地直播棉花品种冀丰1458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2022-07-18 02:00朱继杰王士杰赵红霞贾晓昀李妙王国印
中国棉花 2022年5期
关键词:机采黄萎病枯萎病

朱继杰,王士杰,赵红霞,贾晓昀,李妙,2*,王国印*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石家庄 050035;2.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35)

1 选育过程

冀丰1458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和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适宜机采和露地直播的棉花品种。2006年以结铃性强、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冀668[1]为母本,以抗虫、优质、丰产的冀丰554[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对杂交后代进行适于露地直播性状(丰产性、品质性状、早熟性、抗旱和抗寒性、抗病性和抗虫性)和适于机采性状(株型、脱叶剂敏感性)交替选择,结合南繁加代,于2012年筛选出一批综合性状较为突出的优良株系;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所内通过多年多试点露地直播、机采种植模式品种比较试验和复试,2015年从优良株系中筛选出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异、抗病性好、早熟不早衰的新品系12-1458,2016年定名为冀丰1458,于同年申请并获得了黄河流域棉区生产应用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16)第059号]。2018—2019年参加河北省机采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区试),2019年参加河北省机采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2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200004);2019—2020年参加河北省春播露地棉品种区试,2020年同时参加该组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218002)。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生物学特性

冀丰1458在冀中南植棉区出苗快,生长势强。株型塔形,茎秆红绿色,茎叶茸毛密度中等,叶片中等大小,叶色中绿;铃卵圆形,吐絮肥畅(参见封三彩版)。2018—2019年机采棉花品种区试结果:生育期120 d,株高103 cm,单株果枝数11.5,单株结铃数11.9,第一果枝节位8.5、高度25.6 cm,果枝夹角61.1°,铃重6.4 g,衣分40.0%,籽指11.2 g,9月底自然吐絮率78.7%。2019—2020年春播露地棉品种区试结果:生育期120 d,株高104 cm,单株果枝数12.1,单株结铃数14.1,第一果枝节位8.0,铃重6.5 g,衣分40.4%,籽指11.3 g,霜前花率91.7%。

2.2 产量性状

2.2.12018—2019年河北省机采棉花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2018年区试中,冀丰1458每666.7m2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248.2 kg、97.0 kg,分别比对照石抗126[3]增产7.6%、15.1%;2019年区试中,冀丰1458每666.7 m2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268.9 kg、110.3 kg,分别比对照石抗126增产5.8%、15.4%(表1)。2019年生产试验中,冀丰1458每666.7 m2籽棉产量267.6 kg,比对照石抗126增产6.5%,居参试品种第2位;每666.7 m2皮棉产量108.1 kg,比对照石抗126增产13.5%,居参试品种第1位(表2)。

表1 冀丰1458在2018年和2019年河北省机采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各试点的产量结果

表2 冀丰1458在2019年河北省机采棉花品种生产试验各试点的产量结果

2.2.22019—2020年河北省冀中南春播露地棉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2019年区试中,冀丰1458每666.7 m2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292.5 kg、117.5 kg,分别比对照冀丰1271[4]增产3.9%、8.5%;2020年区试中,冀丰1458每666.7 m2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为230.5 kg、93.8 kg,分别比对照冀丰1271增产6.4%、9.9%(表3)。2020年生产试验中,冀丰1458每666.7 m2籽棉产量242.5 kg,比对照冀丰1271增产7.1%;666.7m2皮棉产量98.5 kg,比对照冀丰1271增产10.1%(表4)

表3 冀丰1458在2019年和2020年河北省春播露地棉品种区域试验各试点的产量结果

表4 冀丰1458在2020年河北省春播露地棉生产试验各试点的产量结果

2.3 纤维品质

2.3.12018—2019年河北省机采棉花品种区试结果。经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纤维品质检测(HVI校准棉花标准校准),冀丰1458纤维品质结果(表5):2018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3 mm,断裂比强度31.8 cN·tex-1,马克隆值5.2,长度整齐度指数83.8%,断裂伸长率6.3%,反射率78.5%,黄色深度7.1,纺纱均匀性指数139;2019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8 mm,断裂比强度30.0 cN·tex-1,马克隆值4.9,长度整齐度指数85.7%,断裂伸长率6.6%,反射率79.6%,黄色深度7.4,纺纱均匀性指数148.1。

表5 冀丰1458在2018年和2019年河北省机采棉品种区域试验各试点的品质结果

2.3.22019—2020年河北省冀中南春播露地棉品种区试结果。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纤维品质检测(HVI校准棉花标准校准),冀丰1458纤维品质结果(表6):2019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7 mm,断裂比强度30.1 cN·tex-1,马克隆值5.0,长度整齐度指数85.4%,断裂伸长率6.6%,反射率79.4%,黄色深度7.5,纺纱均匀性指数146;2020年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7 mm,断裂比强度30.9 cN·tex-1,马克隆值4.9,长度整齐度指数84.9%,断裂伸长率7.2%,反射率80.2%,黄色深度7.5,纺纱均匀性指数148。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标准。

表6 冀丰1458在2019年和2020年河北省春播露地棉品种区域试验各试点的品质结果

2.4 抗病性

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冀丰1458的抗病性,机采棉品种区试鉴定结果:2018年枯萎病病情指数为5.47,抗枯萎病,黄萎病相对病情指数为29.77,耐黄萎病;2019年枯萎病病情指数为1.89,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相对病情指数为26.95,耐黄萎病;直播露地棉品种区试结果:2019年枯萎病病情指数为6.18,抗枯萎病,黄萎病相对病情指数为27.26,耐黄萎病;2020年枯萎病病情指数为2.36,高抗枯萎病,黄萎病相对病情指数为33.40,耐黄萎病。

3 适宜种植区域

适于河北省春播植棉区机收种植或露地种植。

4 机采棉配套栽培技术

4.1 播期和密度

地膜覆盖种植适宜播期为4月15-25日。密度为8.25万~9.75万株·hm-2(每666.7 m25 500~6 500株),采用76 cm等行距种植,株距为13.5~15.9 cm。

4.2 水肥管理

播前施足底肥,浇足底墒水;初花期及时浇水、追肥,追施尿素150 kg·hm-2(每666.7 m210 kg);花铃期结合降雨或灌溉重施花铃肥,追施尿素225~300 kg·hm-2(每666.7 m215~20 kg);8月上旬补施盖顶肥,追施尿素75 kg·hm-2(每666.7 m25 kg),或喷施3~4次叶面肥,每次施用质量分数为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450kg·hm-2(每666.7m230 kg)。

4.3 全程化学调控(化控)

采用机采模式种植时,要加强化控,5叶期即可进行第1次化控,缩节胺用量为7.5 g·hm-2(每666.7 m20.5 g),以后每隔10 d化控1次,缩节胺用量逐次增加7.5 g·hm-2(每666.7 m2增加0.5 g),至盛铃期结束化控。

4.4 虫害防治

苗期及时防治地下害虫、蚜虫、棉蓟马等;花铃期重点防治盲蝽、棉蓟马、红蜘蛛等害虫,棉铃虫重发生年份,当百株2龄以上棉铃虫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进行防治;吐絮期重点防治白粉虱等害虫[5]。

4.5 脱叶催熟

9月中下旬,选择日平均气温18℃以上的晴天喷施脱叶催熟剂。利用无人机施药时建议进行2次喷雾,第1次用药后7 d进行第2次脱叶催熟。药剂可选用欣噻利(质量分数为50%的噻苯隆·乙烯利悬浮液),第1次用量为1 125 g·hm-2(每666.7 m275 g),第2次用量为900~1 350 g·hm-2(每666.7 m260~90 g)。

4.6 机械采收

10月底至11月初,棉田脱叶率超过90%、吐絮率超过95%时,即可进行机械采收。

5 露地直播配套栽培技术

5.1 播期和密度

露地直播适宜播期为4月25日-5月1日。高水肥棉田适宜密度为4.50万~5.25万株·hm-2(每666.7 m23 000~3 500株),一般肥力棉田密度以5.25万~6.00万株·hm-2(每666.7 m23 500~4 000株)为宜。

5.2 水肥管理

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结合施肥浇足水。播前施复合肥750 kg·hm-2(每666.7 m250 kg),浇足底墒水;花铃期结合降雨或灌溉重施花铃肥,追施尿素225~300 kg·hm-2(每666.7 m215~20 kg)。

5.3 化控

根据棉花长势,按少量多次原则酌情使用生长调节剂。其中:蕾期化控1次,缩节胺用量为15.0~22.5 g·hm-2(每666.7 m21.0~1.5 g);花铃期化控2~3次,每次缩节胺用量为30.0~52.5 g·hm-2(每666.7 m22.0~3.5 g)[6]。

5.4 适时收获

棉花吐絮后及时组织收获。

猜你喜欢
机采黄萎病枯萎病
瓜类枯萎病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棉花GhIQM1基因克隆及抗黄萎病功能分析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新疆阿克苏地区三种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新疆发展机采棉的有利条件及策略
棉花黄萎病菌的拮抗生物菌研究浅述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攻克棉花“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