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听力的影响

2022-07-19 14:03郭增丽胡娟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3期
关键词:耳聋负性听力

郭增丽,孟 静,胡娟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山东济南250014)

突发性耳聋(SSNHL)又被称为特发性耳聋,主要是一种在72 h内突然发生、但病因不明确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性疾病,一般该疾病与微循环障碍有关,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听力在短时间急剧下降且呈渐进式加重,甚至听力丧失达到高峰,少数表现为眩晕[1-2]。有研究显示,该疾病好发于40~60岁人群,该人群处于社会、经济等多重压力下,容易成为高发人群,临床采用以扩张血管、营养神经药物等对症治疗[3-5]。此外,由于发病迅速,导致听力效果不佳,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暴躁、厌烦等负性情绪,从而不利于治疗疾病,改善患者听力功能,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认知行为干预尤其重要。2019年1月1日~2021年 8月31日,我们对收治的48例SSNHL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96例SSNH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经医生听力试验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制订的《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6]中关于SSNHL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68岁;③意识清楚,具有相关的认知和阅读能力者;④患者及家属对本试验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⑤超导航检测结果显示患者鼓室压力正常。排除标准:①意识模糊或有精神疾病病史者;②具有明确病因导致的耳聋者;③合并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④不配合本研究者;⑤伴有噪声性听力下降和中耳炎患者;⑥伴有内分泌、神经和免疫系统严重异常患者;⑦先天性耳道畸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61耳)男36例、女12例,年龄18~68(39.1±5.6)岁;病程1~14(7.2±2.6)d;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中专19例,大专及以上17例;耳聋部位:左15例,右20例,双侧13例;耳聋程度:轻度 19例,中度21例,重度8例。研究组(59耳)男30例、女18例,年龄19~65(38.1±6.8)岁;病程1~15(9.0±0.9)d;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中专17例,大专及以上16例;耳聋部位:左12例,右25例,双侧11例;耳聋程度:轻度 17例,中度19例,重度12例。两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受教育程度、耳聋部位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性治疗和护理干预,在办理住院手续后,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使其减轻陌生感,并向患者讲解SSNHL的诱发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时间及各种辅助检查的目的,并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发病诱因,如精神压力、疲劳、睡眠质量差、血压和血糖高等,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康复病例,以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从而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组建认知行为干预小组:首先,由护士长和2名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认知行为干预小组,护士长作为组长,负责对组员进行培训,向其讲解认知行为干预的相关知识,使其掌握并将认知行为干预落在实处。组员耐心细致与患者沟通,双方建立相关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目前对所患疾病的认知状态及采取的应对方式,并分析患者及家属发生认知偏差的具体原因;通过采用情景模拟来帮助患者辨别消极思维,从而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替代和重构思维。护理人员对患者使用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制作PPT、小视频、微信公众号、组织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向其讲解SSNHL的相关知识,如SSNHL的诱因、病理病因、治疗措施、康复预后等内容,扭转、消除并更正患者目前对疾病存在的错误认知和消极思维。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在近期生活事件中是否发生过严重的负性事件,帮助患者分析现存的应激性压力,共同探讨负性事件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正确对待并直视解决方案[7]。②行为干预措施:针对SSNHL患者,主要采取放松训练的形式进行认知行为干预。a.头部按摩:组员选取合适的时间,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将双手拇指固定于两侧的太阳穴,使用示指、中指和无名指从眉心向前推揉30~40次;十指微分后,将双手从前额发迹处划向脑后进行梳头运动,每次30~40次;指导患者双手呈半握拳形状,采用合适的力度拍打头顶30~40次;指导患者按揉百会、风池、印堂、太阳等穴位,每个穴位1~2 min,在睡前进行按揉1次。b.肌肉放松训练: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在播放轻音乐使其处于放松状态下进行视觉想象,然后按照护理人员的指导进行绷紧-保持-放松形式的训练,每次30~40 min,每天早晚各1次。c.腹式深呼吸练习:指导患者使用鼻子吸气,将腹部随着吸气而向外鼓动,屏气5 s后进行缩唇呼气,在呼气时使腹部向内收缩,注意呼吸速度应深长且缓慢,3次/d,每次50个呼吸[8]。③针对性心理疏导:因SSNHL发病迅速,且听力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使患者的正常沟通、交流能力受到严重创伤,从而产生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乃至急性应激反应综合征等。因此,针对不同心理类型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如对自卑心理严重患者,护理人员在与其沟通时应提高声调,站在患者健耳侧使用简短、清晰的语言进行交流,并指导家属采用亲切、自然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切记用不耐烦的态度对待患者;对存在焦虑或疑惑心理者,一般采取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使用积极乐观、正面的态度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对孤独感严重的患者,鼓励家属多陪伴,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给予情感支持和生活细致的照顾;对悲观失望患者,引导患者使用文字和涂鸦等方式发泄自身痛苦,并耐心倾听其主诉,使其减轻严重的心理负担,缓解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①负性情绪: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负性情绪变化情况,其中HAMA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障碍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其中0分无症状、1分为症状轻、2分为症状中等、3分为症状重、4分为症状极重,评分<7分表示无焦虑,7~14分为轻度焦虑,15~28分为中度焦虑,≥29分表示严重焦虑。HAMD反映患者疾病发生的严重程度,总分<7分表示正常,7~17分表示可能存在抑郁,18~24分表示肯定存在抑郁,>24分表示严重抑郁。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情况越严重。②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测评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睡眠情况,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个方面,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③听力功能:采用测量仪器纯音气导听阈值水平和听力功能缺损分贝测评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听力,在测评前先检查外耳道并清除耵聍,测试时应掩蔽对侧耳道,一般选择 10~25 dB 为正常听力。首先从1000 Hz测试音40 dB开始,持续1~2 s,然后再以10 dB为一档加大测试音,直至患者能听到测试音并反应,然后降低 5 dB 给音测出纯音气导听阈值。④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病区环境、护理技术和护理质量 4个维度,共 25个条目,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本研究在患者出院前一天由责任护士发放问卷,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填写注意事项,当场发放并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96份,回收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听力功能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听力功能比较

2.4 两组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3 讨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SSNHL能有效阻碍患者获取周围的信息,进一步影响患者对事物进行理解、记忆和判断;同时,能够削弱或中断患者的大脑听觉反馈机制,出现反应性迟钝和理解能力减退的症状,从而使人际关系受限。因SSNHL大多发病迅速,且听力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使患者的正常沟通、交流能力受到严重创伤,从而产生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甚至急性应激反应综合征等。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在近期生活事件中是否发生过严重的负性事件,帮助患者分析现存的应激性压力,共同探讨负性事件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因此,针对不同心理类型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周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说明对SSNHL患者实施有效的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认知行为干预缓解患者睡眠障碍、改善听力功能和提高满意度。根据资料显示,SSNHL患者既往未出现耳鸣和耳聋的现象,因不明原因导致突然性耳鸣和耳聋,在短时间内出现高峰,同时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以中老年男性患者发病率居高,一般好发在春季和秋季[9-12]。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在7~15 d能够逐渐恢复听力,若30 d仍不能彻底恢复听力者,甚至会发展成永久性感音性耳聋[13-16]。通过采用情景模拟来帮助患者辨别消极思维,从而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替代和重构思维。护理人员对患者使用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制作PPT、小视频、微信公众号,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周后,研究组PSQI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听力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认知干预在治疗SSNHL患者中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睡眠障碍和改善听力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听力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耳聋负性听力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