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决策护理模式在急腹症急诊患者中的应用

2022-07-19 14:03陈清玲缪志寿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3期
关键词:抢救室依从性决策

陈清玲,李 欣,缪志寿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福建厦门361004)

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情进展迅速特点,是急诊科常见疾病。通常临床上将内科、外科、妇科等急性腹痛疾病总称为急腹症[1]。急腹症的临床急救目标是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2]。从专科护理及疾病管理角度上来讲,急腹症面临的临床主要护理问题包括休克的防治、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预防、患者情绪的管理等[3]。从急诊护理流程的角度来讲,抢救室护理人员应尽量配合各科医生进行抢救工作,优化护理模式,提高分诊、确诊速度,避免相关因素导致各管理环节衔接延迟等情况的发生[4]。如何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做出准确诊断,并有序进行预检及分诊,提出救治流程及方案,是保证急腹症患者救治稳定性、有效性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行为决策护理模式在急腹症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前瞻性医学研究方法,按照连续采样原则,将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因急腹症就诊于我院急诊抢救室并接受急诊救治的3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方案及方法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加入本研究,且符合知情同意原则,患者或家属书面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年龄14~80岁者;②入院后诊断为急腹症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因外伤引起的急腹症患者;②因肿瘤性病变引起的急腹症者;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心、肺功能异常者;⑤重度营养不良者;⑥合并精神疾病者;⑦妊娠女性。根据入抢救室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将2020年7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16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7例、女83例,年龄34~75岁、中位年龄59.5岁;首诊科室:急诊内科134例,急诊外科15例,急诊妇科11例;入抢救室方式:“120”救护车59例,自行入院等方式101例。将2020年10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57例急腹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73例、女84例,年龄35~76岁、中位年龄59岁;首诊科室:急诊内科133例,急诊外科19例,急诊妇科5例;入抢救室方式:“120”救护车47例,自行入院等方式110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入室护理:患者进入抢救室后,由急诊医护人员询问其病情发展情况(如病史、既往史、症状等),通过观察患者外貌、精神状态、体征检查等综合分析病情,快速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并做出判断。对存在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的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②围术期关注安全管理及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关注导管情况,预防感染。③出院时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指导患者自我管理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饮食、运动、复查等。观察组接受行为决策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设计急诊患者行为决策分析系统:查阅既往急诊抢救室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就诊、治疗、康复流程,将急诊急腹症患者接受的管理流程、临床资料等信息作为主要因素,编写程序,构建行为决策分析系统。②接诊急腹症患者后,急诊抢救室医务人员通过询问主要病情,将病情信息相关的关键词输入行为决策分析系统中,系统会导出患者急腹症类型,从而指导急诊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预检及分诊。同时,根据输入的关键词系统会自动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筛选,并根据筛选结果提供救治流程及方案。③向陪诊家属讲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注意安抚患者、家属情绪,指导家属迅速办理相关手续;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患者主要信息,配合其他医务人员完成急救工作;通过决策系统了解疾病相关并发症和风险事件,掌握护理要点,积极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预检正确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受试者分诊时间、确诊时间、急诊科留观时间。分别参考文献[5]中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的评价方法,于患者出院前对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救治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救治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就诊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就诊时间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行为决策理论研究的目的不是对决策结果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而是研究决策行为背后的信息处理机制,在此过程中,通过对管理目标信息的了解与判断,关注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并将个体行为特征转化为决策模型,从而使模型能够对管理目标的发展趋势更加具有解释力[6]。近年来,行为决策理论与方法逐渐应用于医学管理中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提升患者健康水平与生命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价值[7]。在管理实践中,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范式分为3个主要组成部分。首先是对管理目标特征的分析;随后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是模型的验证阶段。在医学领域中,无论是医疗行为还是患者的就医行为,都是主体做出的一种行为决策,分别反映了医务人员及患者对医药卫生服务的目的及需求。有文献报道,在临床手术过程中行为决策系统的建立,有助于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帮助患者在围术期作出提高生命质量的决策[8]。此外,行为决策在妇幼保健[9]、移动医疗[10]等方面的研究结论也证实行为决策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院急诊抢救室近年来将行为决策护理模式纳入到了急腹症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流程中,将行为决策的目标设定为提高急腹症患者的急诊救治质量及效率,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决策的主线包括2个方面,首先是优化护理流程,从而提高会诊、确诊的速度。其次是提高风险管理的质量,通过编写风险筛查程序,使医务人员能迅速地根据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并进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为高效的救治流程及方案提供了基础。本研究研究显示,采纳了行为决策护理模式后,急腹症患者的预检正确率提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可见,行为决策理论体系在急腹症护理中的应用,明显降低风险因素,提高对患者救治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行为决策理论指导急腹症患者的护理行为后,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分诊时间、确诊时间、急诊科留观时间,提高了对患者的急诊救治效率。最后,从患者角度评价行为决策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及依从性,量化评分结果均证实,患者对该护理模式的接受度及满意度均较高,证实了行为决策护理模式的可行性。

伴随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护理也日益壮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我国急诊护理的发展已具规模,但随着急诊诊疗技术的发展,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急诊护理人才投身于急诊护理实践,开创新的急诊护理模式,为更多急诊患者提供护理支持,已成为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11]。行为决策理论是目前研究的、比较成熟的管理学理论,决策行为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对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12]。本研究将行为决策管理理念与医学服务管理理念进行了整合,无论在行为决策的萌芽阶段、实践阶段、发展阶段,都与医学专科管理流程进行整合。利用行为决策理论构建专科的决策管理系统,利用决策管理系统指导医学实践。本研究结果显示,行为决策护理模式是建立在行为决策理论体系基础上的一种护理方案,通过对管理流程的规划与决策,对管理目标的设定与执行,有效地提升了管理质量及效率,且患者的接受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及可行性。

猜你喜欢
抢救室依从性决策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限制抢救室人流量对急诊医疗质量的影响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基于SBAR交接模型的抢救室滞留患者交接单的设计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