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2-07-19 14:03侯聪玲刘小楠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3期
关键词:延续性心功能评估

侯聪玲,刘小楠,周 平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作为CHF患者病情监测和治疗的重要场所,患者在此接受治疗至病情稳定后即转入普通病房,此时若护理服务中断,会增加其重返CCU的风险[1]。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因基础疾病多、自我管理差等原因,对医嘱的执行能力较差,导致其预后较差[2]。有研究表明,老年CHF患者认知功能显著降低,进而影响其复诊、用药等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导致患者出现反复住院等情况[3]。因此,给予老年CHF患者CCU延续性护理十分必要。延续性护理是通过一系列护理活动以保证患者在不同照顾场所之间转移时所接受的护理具有协调性和连续性,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高危患者健康状况恶化的目的[4]。目前,国内已有部分研究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CHF等疾病的院后护理中,并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5]。故本研究将CCU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CHF患者中,致力于探讨其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我院诊治的120例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CHF诊断标准者;②发病至就诊时间≤12 h者;③患者意识清晰,思维正常,无沟通交流障碍;④年龄>60岁者;⑤患者知情同意,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肝硬化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②既往存在神经系统疾病史者;③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本研究者;④精神疾病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69.28±2.16)岁;病程(4.96±1.39)年;基础疾病:高血压19例,糖尿病20例,冠心病22例;心功能分级:Ⅱ级33例,Ⅲ级27例。观察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68.72±2.43)岁;病程(5.38±1.44)年;基础疾病:高血压22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20例;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入院后,医护人员针对患者既往病历、病史等进行询问,并指导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留取血液标本、给氧、静脉输液等基础检查和治疗。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指导、各项检查等教育,并进行专科护理。主管医生和护士联合进行常规查房。患者出院时给予常规电话随访,并于院后1、3个月各进行1次院后指导,指导内容包括饮食、运动康复、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给予CCU延续性护理干预。选择本科室主任、CCU护士3名及责任护士3名共同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由CCU护士长担任组长,共同制订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CCU护理:患者入院后,开放绿色通道进行各项检查,并遵医嘱给予患者各项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病情,进行重症监护;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负性情绪严重者通过肢体动作、语言、图画、视频等形式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患者绝对卧床期间,定时辅助患者进行体位调整,从而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形成;优化病房环境,以暖色调为主,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湿度,每天亲属探视1次,保持封闭式管理。②过渡期护理:患者在CCU经过治疗并保持病情稳定后,方可转入普通病房。转出前,先由主治医生联合护士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并依据各项检查结果向其讲解病情。结合宣传资料向患者讲解即将转入的病房环境、医护人员、探视时间等,并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与责任护士做好面对面交接,交接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历、对应床号、目前生命体征等基本信息、已采用的治疗方法、护理和治疗相关危险因素、护理需求等,并由延续小组监督各项交接内容的落实情况。③普通护理:再次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通过介绍病房环境、护理人员等消除患者陌生感;同时通过介绍病情控制进度、分享既往成功案例等让患者体验到治疗效果,增强治疗信心;鼓励家属积极探视,给予家庭支持。评估患者心功能和病情,由康复医生根据其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康复方案,具体包括呼吸训练、床上运动、室内行走、步行、上下楼等,在责任护士和家属陪同下进行。营养师针对性制订营养管理方案,包括适当补充能量、限制蛋白、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等。责任护士结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药师等共同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形式主要有视频、手册、模拟示范等,内容包括饮食、用药、运动、疾病危险因素、康复标准、并发症预防等。④出院后护理:出院前建立患者微信群和家属微信群,医护人员定期推送健康管理知识,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常见症状护理、用药指导、饮食运动、心理干预等,每天晚17:00定时在群内进行答疑解惑;在患者复诊前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复诊;出院后1、3个月定时电话随访,根据随访结果针对性指导康复护理。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②认知功能:采用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工具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总分为30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认知损害越严重。③心理状态:采用中文版简明心境量表(BPOMS)[6]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量表包括紧张、抑郁、愤怒等6个维度,共计30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前5个维度为负性情绪维度,最后1个为正性情绪。④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7]评估两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症状、身体活动和情感3个维度,共21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心功能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MMSE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MMSE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BPOM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BPOM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MLHFQ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MLHFQ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CHF急性发作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等不良症状,还会影响其心功能,威胁其生存质量[8]。特别是CCU老年CHF患者,因基础疾病多、身体免疫力低等因素,多存在严重的生理或心理不适,常规护理往往以病区、医院中的专业护理为主,缺乏病区之间护理的延续性、协调性,同时难以满足出院后的良好护理,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增加其再住院发生风险。近年来,我国延续护理模式逐渐成熟和完善,罗红英等[9]研究证实,院外延续护理有利于改善CHF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认知度,从而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老年CHF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符,针对CCU老年CHF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其意义值得探究。

心功能指标是评估机体心功能状态的客观方法,部分学者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F等疾病中均表明该护理方法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6 MWT长于对照组(P<0.05);提示CCU延续性护理可改善老年CHF患者心功能,与既往研究相一致[11]。分析原因:一方面延续性护理有效加强了CCU-普通病房-出院后护理之间的过渡护理,如针对下一步健康教育、转运病房的介绍、院前建立微信群等,可有效促进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确保心功能的正常恢复;另一方面以患者心功能评估为依据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机体活动能力,并能有效促进患者控制疾病。既往研究表明,CHF患者受疾病和治疗的影响,心理状态和认知功能也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损伤,而负性情绪的产生会促进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及心脏负荷,对心室功能产生影响[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正性情绪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负性情绪得分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提示CCU延续性护理可改善老年CHF患者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与常规护理比较,CCU延续性护理以心理评估为依据,通过肢体动作、语言等多种形式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缓解其负性情绪;通过与家属沟通交流,增强其家庭支持,同时在不同阶段强化健康教育内容,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改善其负性情绪,最终达到改善自理能力,改善认知功能的目的[13]。吕素洁等[14]研究显示,心理干预可促进CHF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LHFQ中症状、身体活动及情感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提示CCU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心功能的改善使CHF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同时结合延续性护理中的心理干预、院后指导等,从而促进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出院后康复护理,最终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之,将CCU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CHF患者中,可有效促进其心功能、认知功能及心理状态的改善,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但本研究受样本量和随访时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未对远期干预效果进行随访调查,是下一步拟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延续性心功能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