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2-07-19 14:03戴洪恩李结环熊志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3期
关键词:多维度心功能心脏

戴洪恩,李结环,熊志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 广东广州510470)

老年冠心病患者常伴随基础疾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1-2]。有研究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年龄大、病程长,治疗周期长,易出现躯体症状,严重降低术后的康复效果,导致针对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护理问题复杂,需要给予较高的关注[3]。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护理干预方法,在加强患者自我护理的前提下,强调家属的参与,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氛围,同时,综合患者多个维度的需求,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手段,通过多维度的协同性优点,改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4]。本研究主要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4月1日~2021年4月30日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为冠心病[5]者;②术后接受抗血小板治疗者;③年龄60~80岁者;④体质量指数(BMI)20~30;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病病史者;②其他外科手术史者;③肝、肾等器官功能失常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9.32±4.11)岁;BMI(24.03±3.36)。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9.33±4.21)岁;BMI(23.98±2.1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解答患者的问题。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建立多维度协同护理团队:团队由护士长、若干护士组成,制订科学的护理方案,改善现有的护理方案。②多维度评估患者需求:首先,掌握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并通过询问掌握相关诱导因素,如是否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其次,评估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程度。再次,观察患者水肿和尿量的变化。最后,评价患者入院时的情绪,判断其是否有抑郁等不良情绪。③健康教育: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围绕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因、诱导因素、预防措施及不良心脏事件的预防进行健康指导,并及时回答患者问题。④生理护理:首先,指导患者休息和活动,鼓励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适当运动。其次,给予饮食护理,指导患者低脂、低盐饮食,多食高维生素和清淡的食物,同时戒烟、戒酒,按时排便。此外,给予症状护理,对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可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如有必要,双腿可以下垂,以减少回流心脏的血液量。最后,提醒患者按时用药。⑤心理护理: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使用关怀、安慰、解释和启发、指导等支持性干预。同时,借助认知疗法,找出患者的错误想法,对存在的错误认知给予详细合理的解释,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⑥社会支持护理:鼓励家属、病友参与患者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指标:测定两组干预前、干预后2个月的超声心动图,测量每搏输出量(S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反映患者的心功能情况。②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6]评价两组干预前、干预后2个月的生活质量,量表包括3个领域和1个总的健康状况,3个领域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③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7]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7]评估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2个月的心理状态,其中HAMD为24项版本。分值越少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好。④心脏不良事件:观察并比较两组心力衰竭加重、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加重事件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100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100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老年冠心病常常伴随着呼吸功能障碍、身体水肿等症状,且由于高龄原因,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下降,因此对日常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患者住院频率的升高且恢复周期长也会消磨其意志,负性心理因素不仅会给部分患者带来躯体化症状,还会严重降低手术疗效,阻止疾病转归[8]。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旨在利用多维度全面性的优点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以此来改善护理效果[9]。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分析原因为:多维度协同护理过程中,带给患者一些正能量的激励,改善其不良情绪。同时,此护理方法是以协同护理为指导依据,综合患者多方面的护理需求,针对有效地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方法,凭借多维度的全面优越性,改善期护理效果、预后。此护理方法为患者、家属提供了多层次、协同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10]。有研究表明,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也有研究表明,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本研究在协同护理的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多维度针对性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也能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等情绪,社会支持程度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呈正相关。因此,护理人员除了给予针对有效的专业措施之外,还应使患者、家属认识到专业措施以外因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家属对患者多方面护理支持的意识。本研究中,鼓励家属、病友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专业干预与非专业措施干预的交相融合,提高了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增强其治疗信心和自我护理意识,缓解其负性情绪,从而改善生活质量。钱丹凤[11]研究表明,协同护理能够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本研究不仅使用协同护理理念,还重视多维度全面干预,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较好。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V、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1),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P<0.01),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恢复,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原因为: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中,指导其进行呼吸训练,有效改善患者心率,缓解呼吸症状[12]。此外,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常有呼吸困难、易疲惫的症状,运动积极性减弱,同时伴有运动会使病情症状加重的思维误区,导致其喜静而不愿动,造成患者肢体功能的退化,而产生恶性循环,因此在多维度护理过程中,在保障患者运动安全的前提下,指导患者适当运动,提高其运动意识,恢复心功能,并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13-14]。

综上所述,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恢复,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降低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多维度心功能心脏
空间角与距离的多维度解法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多维度市南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