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警示+SHEL分析法在预防精神病住院患者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2022-07-19 14:03秦建美吴晓琴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3期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家属

朱 妍,秦建美,吴晓琴

(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 江苏如皋226500)

由于精神病患者欠缺认知功能及行为自由能力,易引发意外情况例如误伤人、自杀、逃跑、跌倒等,且精神科意外事件贯穿整个疾病治疗中,不仅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威胁,还能直接引起医疗纠纷[1]。护理警示的应用主要是预防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因生理或心理等不确定因素而引发无法预测风险事件。对精神病患者以科学性的标识,将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2]。SHEL分析法是由日本最先提出的风险管理措施,该分析法主要包含4个方面,而护理人员通过不同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有效预防医疗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2020年4月1日~2021年5月1日,我们对收治的52例精神病住院患者实施护理警示+SHEL分析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104例精神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学会诊断标准[3]者;②无其他特殊病情者;③神志清楚,可简单听从指令者;④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在接受研究时出现死亡或转院者;②未完成数据统计或全部干预者;③患者或家属中途退出。依照1∶1形式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23~61(43.25±4.16)岁;病程2~9(5.81±2.03)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初中15例,高中及中专21例,大专及以上16例。观察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24~62(43.85±4.26)岁;病程3~9(5.99±2.67)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初中22例,高中及中专24例,大专及以上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确保病房内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通风,护理人员对躁动严重者给予约束带固定,避免患者发生磕碰等意外[4]。护理人员每天按时查房,对不同患者思想动态进行了解和记录,并给予安慰和鼓励,减轻负性情绪。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尽可能满足患者需要,与家属建立良好的联系,及时将患者病情汇报给家属,同时鼓励家属每个月探视,提高患者接受治疗配合度[5]。

1.2.2 观察组

1.2.2.1 护理警示标识 护理人员在每个病房组建1个安全管理小组,其成员包括该病房的责任护士、护士长及床位医生。在住院后,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述警示标识的重要性及目的,以此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及配合[6]。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拍照,并打印其照片粘贴在信息卡中,由精神科责任护士将硬纸板剪裁成大小一样的尺寸,按照精神科患者以往常见的意外事件为主,设计成不同颜色的卡片,每种颜色所对应的警示标识不同,标识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病床号、以往出现的不良事件、家属姓名、联系方式及温馨提示,如红色标识预防冲动,绿色标识预防外逃,黄色标识预防藏药,蓝色标识预防跌倒,黑色标识预防自残,粉色标识预防噎食[7]。将警示标识放置在患者床头背景墙上,作为护士每天查房的警示标准,同时随时评估患者住院安全性。同时按照患者病情更改或撤换警示标识并灵活应用,在护理人员交接班时清晰得知该患者具体情况[8]。

1.2.2.2 SHEL分析法 ①依照卫计委颁发的《不良事件管理办法》[9],分析患者出现不良事件。Ⅰ级:针对已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处理,但已经造成损伤;Ⅱ级:轻微损伤,生命体征未受到威胁且无明显改变,但需临床继续监测;Ⅲ级:中等伤害,生命体征已出现变化,需要临床进一步查看;Ⅳ级:重度伤害,生命受到威胁,需要采取紧急措施;Ⅴ级:部分功能丧失;Ⅵ级:死亡。②患者在出现不良事件后,由该病房责任护士全部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经过、处理方式、整顿措施,同时填写精神科不良事件登记表,并且上报给相关的护理负责部门。该部门需要每周对精神科出现的不良事件统一分级,查找超过Ⅱ级以上的伤害进行因素讨论,并依照最后分析结果确定具体护理完善方案,避免以后发生类似事件[10]。

1.3 评价指标 ①不良事件:比较两组护理后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暴力行为、跌倒、自杀、外逃。②精神状态:采用精神症状量表(BPR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精神状态,主要包括焦虑、概念紊乱、罪恶观念及情感障碍等共18个条目,每个条目为1~7分,评分18~126分,评分越高表示精神状态越差。③家属满意度:采用纽卡斯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家属满意度,0~1分表示不满意,2~3分表示一般满意,4~5分表示满意。Cronbach′s α>0.8,重测相关系数均>0.7。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护理前后BPR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BPR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家属NSN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NSN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精神科患者易受外界歧视或自身疾病症状支配,引发自杀、自残等行为而造成医疗纠纷事件,不仅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也会提高精神科护士职业风险[11]。增强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日常行为监护,可降低患者自杀、自残等行为是目前主要的护理措施。在精神科病房摆放鲜明醒目、规范式警示标识可起有效提醒效果,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同时能形成安全、有效的预警目的[12]。利用警示标识使患者清晰识别不良事件,并采取SHEL分析法对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制订合理化的预防对策,有效杜绝出现相同的医疗事件,提高精神科护理服务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BPR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与王凌玲等[13]结果一致,得知本文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常规护理模式能帮助患者在住院期间更加舒适,预防不良事件,但护理人员是被动服务,且对患者了解及认知不够深入,因此,预防患者不良事件很难达到理想效果[14]。在患者住院后,采用醒目警示标识,让患者及家属明确可能在住院期间会发生的不良事件,同时护理人员在每日查房时将警示作为提醒,使责任护士能够明确重点预防对象及处于高危患者等,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将患者伤害降低到最小化。此外,通过温馨提示促使护士与患者组建信任关系,护士能够认识患者情绪,尽可能过早采取有效预防对策,杜绝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出现的因素实施逐一分析排查,可以从根源处对科室预防系统进行完善,对所有护理人员定期强化培训,有助于尽快落实改进的护理方案,以此减少精神科不良事件发生。护理服务满意是对整个医院护理服务质量衡量的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家属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采取联合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家属对该精神科基础护理、不良事件评估级预防等满意度。

猜你喜欢
精神科住院家属
精神科护士再任职后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状况调查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