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ynch子宫缝合术+宫腔内水囊压迫在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①

2022-07-19 13:43马双玲毕晶晶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宫腔内水囊出血量

马双玲,杨 颖,毕晶晶

(新乡市中心医院产科,河南 新乡 453000)

产后出血为常见产科并发症,与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有关,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可继发失血性休克、血管弥漫性凝血等并发症,导致生育能力丧失,甚至可危及产妇生命[1]。而难治性产后出血(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iPPH)是指经持续子宫按压、宫缩剂等常规止血措施难以有效止血,需经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甚至子宫切除治疗的严重产后出血[2]。目前iPPH治疗方式较多,如宫腔填塞、子宫切除术、介入栓塞、子宫缝合术等,但各方式效果不一,仍有不足之处。本研究回顾性选取我院剖宫产术中iPPH患者76例,旨在探讨B-Lynch子宫缝合术+宫腔内水囊压迫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10~2020-08我院76例iPPH患者,其中接受宫腔内水囊压迫治疗的38例为单一组,采用宫腔内水囊压迫+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的38例为联合组。单一组14例经产妇,24例初产妇,孕周37~41周,平均(39.23±0.78)周,年龄23~38岁,平均(30.24±3.52)岁;联合组12例经产妇,26例初产妇,孕周36~42周,平均(38.96±1.34)周,年龄21~37岁,平均(29.43±3.64)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具有明确剖宫产指征,产后并发iPPH,符合《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3]标准;单胎妊娠,术前无语言障碍、精神障碍。(2)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合并子痫、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输卵管障碍性疾病、严重脏器病变、子宫下段撕裂伤造成产后出血。

1.3 方法

1.3.1 单一组:行宫腔内水囊压迫,子宫切口分割一半后,经子宫切口将一次性压迫双球囊置入子宫底部,末端置于阴道,牵出(阴道口)球囊末端管道;主囊中注入0.9%生理盐水50~100mL,缝合剩余子宫切口,综合宫缩情况、宫腔内容量,持续向球囊中注入0.9%生理盐水250~300mL,依照止血情况,取出(术后12~24h)水囊。

1.3.2 联合组:接受宫腔内水囊压迫+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水囊压迫方法同单一组;拖出子宫,采用可吸收线(1-0),距子宫左边缘3cm左右、子宫切口左下缘3cm左右位置进针,子宫左边缘4cm左右、切口上缘3cm左右位置出针,拖至宫底,宫角内侧4cm左右位置绕到后方,相对右侧的左侧上缘进针,下缘出针,打结(切口下缘),闭合子宫切口,查看子宫色泽、有无渗血及阴道有无出血,待生命体征稳定,闭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4h总出血量及止血时间、手术时间、恶露时间。(2)比较两组子宫切除、子宫复旧、产褥感染情况。(3)术后24h均接受超声检查,测定两组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S/D)、阻力指数(RI)。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联合组总出血量较单一组少,止血时间、手术时间、恶露时间较单一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2 预后情况

联合组子宫切除率0.00%、产褥感染率5.26%较单一组15.79%、23.68%低,子宫复旧率94.74%较单一组71.05%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预后情况[n=38,n(%)]

2.3 S/D、RI

术后24h联合组左子宫动脉、右子宫动脉S/D、RI值与单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S/D、RI比较

3 讨论

产后出血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近年来剖宫产分娩人数增加,产后出血率日渐上升。有数据表明,分娩孕妇中产后出血率约为2%~11%,而剖宫产术后出血风险高达19.8%[4]。因此针对剖宫产术中iPPH,临床需采取快速、高效的止血措施,以减少出血,改善预后。

子宫切除术是产后出血根治手段,虽可彻底止血,挽救产妇生命,但会给产妇心理、生理带来巨大伤害,且对有生育需求者难以适用[5]。因此寻求一种高效、迅速、安全的止血方法极为重要。本研究显示,联合组总出血量少于单一组,止血时间、手术时间及恶露时间短于单一组,子宫切除、产褥感染率低于单一组,子宫复旧率高于单一组(P<0.05),可见宫腔内水囊压迫+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iPPH能迅速止血,减少手术用时,降低出血量,改善预后。分析原因在于宫腔水囊压迫可形成宫腔内向宫腔外较大静水压,而注水球囊在压力作用下能直接作用于动脉口,减少子宫血流量,且其能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促进宫缩,继而起到止血效果[6]。B-Lynch子宫缝合术为新型产后出血控制方式,经纵向压迫,可促使子宫呈收缩状态,继而关闭血窦,实现止血目的;且由2条绑带同时压迫,可阻止局部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分支向中央的血流分布,故能达到快速止血效果[7]。有学者指出,水囊压迫+B-Lynch缝合术不仅能显著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保留子宫,且止血效果快、操作简便、预后良好[8]。因此应用B-Lynch子宫缝合术+宫腔内水囊压迫能迅速止血,减少出血量及手术用时,促进恢复,以改善预后。另外本研究发现,术后24h联合组子宫动脉S/D、RI值与单一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B-Lynch子宫缝合术+宫腔内水囊压迫对子宫血液循环无明显影响。

综上,剖宫产术中iPPH患者接受B-Lynch子宫缝合术+宫腔内水囊压迫有利于快速止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产褥感染、子宫切除风险,促进康复,且对子宫动脉血循环无显著影响。

猜你喜欢
宫腔内水囊出血量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宫腔内放置球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产妇的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在宫内残留物诊断鉴别中的临床应用
宫腔镜检查在宫腔内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Foley尿管低位水囊牵拉频率对足月妊娠宫颈成熟度的影响研究
低位双腔水囊引产在晚期妊娠的临床分析和总结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